李静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碧园幼儿园 广东深圳 518100
摘要:深圳作为全国一线城市,面对贯彻落实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面对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些困惑。在政策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确立发展方向,出台普惠性支持政策;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经费投入,确保优先发展教育;盘活各方力量,改扩建公办园教育资源;聚焦教师学历、专业水平,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建立以“公益普惠”为主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民办园以特色化、个性化、高端服务的新型状态共存发展新格局;优化城市均衡发展资源布局,不断完善内涵发展的质量监管与指导体系。
关键词:学前教育 优质 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伴随着2021年的钟声,深圳市教育局在各区的奋斗下,确保了优先发展教育的地位,尤其是2020年深圳市公办园的建设,让我们共同见证了深圳教育的“高光时刻”,我相信,每一个关注学前教育的深圳市民,特别是处在学前教育一线的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深圳速度、深圳力度和温度”。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个人粗浅拙见。
一、园所整体面貌
优质的基底首先是优质的办园条件。我们要办一所、优一所。针对转型园具体情况,邀请一线专家,到园实地查,做整体规划、拿出改造思路、方案、合理布局,整体行动。以最短时间、最精准视角改出效果、改出亮点。
新建园从筹备初期一定要园长同期介入,以全新的视角结合设计师的理念,合理协调全园生态系统、体能系统、课程体系等多种系统融合布局的最优方案,结合后疫情时代最新教育理念,办园特色,让每一所新建园具有智能化、现代化、名园地标型建筑等方向迈进。
二、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教育界已普遍达成共识:就是“用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我个人觉得要从“培、选、育、用、留”五个方面下功夫。
培:我市引进多地高校联合办学,师范类院校结合本地师资需求可从根源自主培养一大批学前教育人才,做好后备力量的储备工作。保证师资力量的可持续发展。
选:“破五唯”做好教师队伍的进、退机制,提高园长的人事自主权,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录用。
育:对已入职的教师做好分类分层培养。(1)是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做好三到五年的中长期职业规划,给她们从职业小白-新秀-骨干教师的第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搭梯子。(2)是对有专业基础、专业能力、专业研判、执着于教科研精神的老师给予宽松的教研环境,支持、鼓励、耐心等待。帮他们建立从领域带头人-名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甚至是名家的发展路径建平台。(3)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给培,要开展具有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的实践经验分享、案例、样态课程、菜单式培养。(4)是坚持党建引领、强师德、铸师魂。强化教育方针的学习与理解,做好专题培训,加强职业信念。
用:赋予人的能力和职业化成长。园所管理层,尤其是一把手,要善于发现人才、会用人。 简单一句话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最大化地发挥作用。
(1)是坚持赋能管理模式,在未来你会发现所有的标准化、可量化、可考核的部分,其实都可以被机器人代替,唯一不能代替的就是人的创造力。所以每一个管理层要做好从管控到赋能的转变。核心就是怎么为每一个员工创造平台和机会,而不仅仅是给他一个岗位。
(2)是幼儿园活动项目化,以招投标模式进行方案讲演、对比、探讨 ,形成定案。谁出方案谁负责活动整体推进。打破以行政领导班子牵头的各级各类活动,形成以教职工擅长领域发挥内驱力去参与、去探讨、去实施、去反思总结。
留:(1)坚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依照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比较高的两个层分别是尊重需求(自我尊重、被他人尊重、信心、成就)和自我实现(价值观、创造力、责任感、示范带头作用、引领性)专业化发展之路让教师可以逐步实现以上两个层次的需求。获得职业成就感、幸福感。
(2)以爱为源,挖掘存在的价值、优待遇。我园“以爱为源、爱在碧园”绝不是一句口号,爱要无处不在,处处洋溢,要爱的理智,那么长期在爱的源泉滋养的灵魂会是什么样的呢?只能等时间给我们答案。我相信每个人在团队中都希望建立自己的存在感,存在感的背后就是存在的价值。
三、保教并重的课程建设
幼儿教育专家霍力岩有文章曾这样表述:“谁站在懵懂状态的孩子面前,谁就决定着孩子的"德行习惯""精神血脉"和"经历经验"。保教并重的课程构建值得我们终身探索,课程绝不仅仅是只有“教”,更要重视“保”的渗透与构建。
这里特别说一下关于课程信念。信念是指你对你认为的事实或者即将成为事实的事物的信心,是情绪和欲望的指引方向。所以在课程建设上要有一颗“静悄悄”生长的耐心。敲定方向、潜心探究、经过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但必然会走出一支朴素且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其实课程的核心是师幼共构、动态生成的过程沉淀。
四、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由此可见,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具体策略如下:
策略一:有效沟通达成理念一致。为了促进家园的沟通更加有效,首先就是要为家长们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因此,改进家长会的形式非常必要,一言堂的模式的家长会逐渐消失,目前大多采用家长座谈会、茶话会、家长沙龙、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尤其是后疫情时代,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零散的时间线上重点解决关注焦点、细节探讨等问题。
策略二:参与管理促进家园互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个班级都推选2至3名家长为家长委员,从办园条件提升、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到伙食、安全等各项工作全方位让家长参与、监督。同时,各大、小型活动邀请家长委员参与策划、组织。做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发挥父母这一重要教育资源的作用。
策略三:指导家长科学育儿,家园共成长。有效利用宣传媒介,定期在线上线下举办家长讲座,分享资深的教育专家育儿短视频,更新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为家长们及时指导教育误区,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五、改革评价机制
9月28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一出,各大报纸专门用了版面从不同维度进行了剖析、解读、引起了教育界的一片哗然。文件总体要求是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针对幼儿园这一学段的重点任务也进行了阐述,即重点评价幼儿园的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安全卫生、队伍建设、克服小学化倾向等情况。结合国家制定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幼儿园应以积极的状态学习理解市有关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文件,根据评估指标,梳理工作清单,逐条自查自纠,结合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办园方向,不断向好持续发展。
六、公民办并存的大格局。
优质发展不仅仅是公办园的事,民办园同样也要优质发展。公办园必将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在经费保证的情况下快速蜕变成一只雄鹰,给鹏城的百姓提供专业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优质学位。民办园应当做好园所定位,主动突破,提高个性化、特色化、多元化教育服务体系,让市民有更多地选择。民办园同样也是撑起学前教育的半边天。
公民办形成各自的风貌,领跑在深圳教育的两条平行线上,齐头并进,共创辉煌。这样的学前教育大餐难道“不香吗?”。
参考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总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