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平
宁县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201
【摘要】目的:分析四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原因。方法:本文筛选近三年期间我医院接收的80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作为观察1组研究病例,将观察1组患者存在术后骨不连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选取近三年期间我医院接收的80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患者作为观察2组,根据观察组分析结果对观察2组患者采取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将最终干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最终分析结果显示,导致观察1组患者出现术后骨不连原因的因素主要包括骨折严重程度、术后管理不当、患者因素、手术切口感染、内固定植入、螺钉松动、药物因素以及功能锻炼不合理等;根据以上分析结果观察2组通过加强术后管理力度干预后,患者术后依从性和临床管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术后骨不连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值较为明显,经计算已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及时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骨不连发生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术后骨不连发生几率,确保患者的骨折康复效果。
【关键词】四肢骨折;内固定术;骨不连原因
四肢骨折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骨折后患者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疼痛症状,而且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畸形和伤侧肢体功能障碍,便会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因此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创伤性四肢骨折主要采取手术治疗,通过治疗恢复患者的骨折部位。但临床治疗中发现,由于骨折后会产生剧烈疼痛,加之手术产生的创伤性,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进而会激活患者体内炎症因子,从而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而其中骨不连便是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康复时间,进而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会使患者最终骨折愈合效果受到影响[1]。所以如何提升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减少术后骨不连发生已成为目前相关专家重点讨论的话题。为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发生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参考数据,详情在下文中阐述。
1所有材料与方法
1.1所有材料
本文观察1组近三年期间我医院接收的80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观察组患者选取近三年期间我医院接收的80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患者,观察1组8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45例、35例,年龄均值在(46.5±2.2)岁。观察2组男女人数各有44例和36例,年龄平均值为(47.0±2.3)岁,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值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通过诊断确诊为四肢骨折患者;(2)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3)纳入的患者无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4)无精神疾病者。(5)患者的语言及智力功能正常,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对本次研究内容进行了解,自愿签署本次研究执行书。
排除标准:(1)存在语言以及智力功能障碍的患者。(2)患有精神疾病患者。(3)伴有恶性肿瘤患者。(4)存在心脑血管疾病、肝肾脏器疾病较重的患者。(5)依从性较差患者。
1.2方法
骨不连原因分析:①骨折严重程度:发生骨折后,多数患者除了骨骼损伤外,同时还会存在严重的四周软组织和肌肉损伤,并且还会存在严重的骨折移位情况。而此类情况的存在会导致患者出现患肢血肿,进而会影响新生血管形成速度,延长患者软骨内骨化恢复以及骨折愈合效果。②术后管理质量:护理人员的护理综合能力不足、缺乏责任意识、沟通能力不足、安全防护意识以及护理前未能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从而导致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最终会增加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几率。③患者因素:患者机体免疫能力较差、存在过度焦虑情绪及缺乏对医学知识的认知度,加之术后疼痛等因素,因此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同时多数骨折患者年龄过大,身体会存在营养不良以及骨骼钙化受限等情况,进而也会增加术后骨不连发生几率。④内固定植入物选择:四肢骨折患者手术过程中,由于内固定植入物材料选择不严谨,当使用劣质材料后极易发生断裂、松动以及生锈等现象,从而会增加术后骨不连发生几率;⑤药物因素:由于患者骨折后服用非甾体药物以及抗凝药物较多,因此会影响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⑥功能锻炼不合理:患者由于骨折后,肢体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术后需要良好的康复训练,才能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尽早恢复。 但若康复锻炼时间以及方式选择不佳,会增加患者内固定物松动和螺钉松动情况,骨折愈合效果。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给予观察2组综合护理干预,①加强医护人员的岗位培训,通过定期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岗位综合能力以及责任意识;使护士能够正确认识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详细了解掌握法律法规、技术规范、防护方法以及与患者的沟通技巧。风险评估:及时掌握患者的年龄、骨折严重程度、心理状态存在的危险因素,并结合临床经验制定出针对性的管理计划。②加强患者认知教育:详细讲解手术相关知识、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和积极配合的重要性,提升患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并要给予患者语言支持及鼓励安慰,缓解患者过度焦虑恐慌情绪。③加强手术安全管理:要合理控制治疗期间患者非甾体药物以及抗凝药物使用量;并要对内固定植入物的材料进行严格筛选,避免使用伪劣质量内固定植入物材料;术后每日要对患者定期进行体位调整,在调整体位时要采取轻柔动作,并要做好患者的卫生管理以及肢体按摩,确保患者肢体血液循环;避免感染发生;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饮食管理,确保患者饮食营养均衡,避免营养不良现象发生,而影响术后骨折愈合效果;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做到无菌操作,做好患者切口卫生管理;并要加强病房卫生环境护理,尽量减少探视人员,避免发生切口感染。④康复指导:术后根据患者骨折部位以及身体恢复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康复计划,训练强度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而定,并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至床下训练[2]。
1.3观察标准
通过调查问卷评估对比两组术后管理质量(认知教育、安全管理、卫生管理、饮食管理、康复训练管理)及患者依从性,每项指标分数值为10分,高分表示指标越好;记录比较护理中发生的院内感染、吸入性以及损伤性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为本文数据分析统计软件,(±s)和t检验/n(%)和x2检验为此次计量和计数资料描述方法,当两者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时为P<0.05。
2结果
2.1调查结果分析详情
最终调查结果显示,观察1组80例患者中术后存在的骨不连原因为严重骨折及组织损伤、术后管理不当、患者因素以及手术切口感染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内固定植入材料、药物因素以及功能锻炼不合理,见下表1。
表1观察1组患者骨不连原因情况(n=80,%)

2.2干预效果如下
观察2组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术后管理后,其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均得到明显提升,且发生的术后骨不连以及其他并发症均较少,指标数据结果同观察1组相比占有明显优势(P<0.05),见下表2。
表1两组各项指标对比详情[n=80,s、%]

3、讨论
四肢骨折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该病主要是由于间接或者直接暴力所致,骨折后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肿胀、疼痛、皮下淤血以及畸形等,因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患侧上肢活动能力。当前临床针对此类骨折主要采取手术固定治疗,通过治疗将骨折端进行复位固定处理[3]。而由于骨折后所产生的创伤性、手术创伤性、术后管理质量以及患者个人因素等,导致患者术后常会出现骨不连以及相关并发症,因此会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所以应加强对四肢骨折患者患者术后发生骨不连的原因分析,通过及时分析掌握患者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使临床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术后骨不连发生几率[4]。为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骨不连的原因,最终结果显示,导致四肢骨折患者术后骨不连主要因素为严重骨折及组织损伤、术后管理不当、患者因素以及手术切口感染,其次为内固定植入材料、药物因素以及功能锻炼不合理;而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岗位培训、患者认知教育、手术安全管理以及康复训练指导等多方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后的观察2组临床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均得到显著提升,患者最终发生的并发症同观察1组相比明显降低。
以上结果表明,加强对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手术管理力度,及时掌握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手术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尽早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减少患者术后骨不连发生几率以及提高患者手术康复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齐昵男.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畸形愈合及骨不连的临床原因探讨骨折的临床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8,27(3):136-137.
[2]蔡观统.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相关因素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4):92. [3]冯阳,黄尔丹,王延嗣, 等.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 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12):82-84.
[4]陈寅钦,王山林,黄德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畸形愈合、骨不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6):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