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综合心理治疗的远期效果及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滕浩
[导读] 讨论综合心理治疗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的影响如何,将此作为参考依据。

        滕浩
        兰溪市中医院云山院区  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目的 讨论综合心理治疗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的影响如何,将此作为参考依据。方法 抽选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90例进院医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两组试验患者,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数字表法)。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实行综合心理治疗措施,比对与统计分析其试验数据。结果 给予治疗后,有关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关远期平均血压方面,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关焦虑、抑郁程度方面,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遵循如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选择综合心理治疗,其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远期降压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加适合被推广、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综合心理治疗;远期效果;焦虑;抑郁情绪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心身病症[1],国际上更多地寻求非药物综合治疗的方法[2],帮助患者缓解自身病情。所以此次研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措施,选用综合心理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90例进院医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两组试验患者,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数字表法)。45例为对照组试验病患,病患年龄:34岁-70岁,其均值:(55.28±4.61)岁,病患病程:1-2年,其均值:(1.54±2.09)年,男病患共26例,女病患共19例。
        45例为研究组试验病患,病患年龄:33岁-68岁,其均值:(55.37±4.51)岁,病患病程:1-3年,其均值:(2.06±2.17)年,男病患共25例,女病患共20例。
        关于研究组、对照组的以上组间数据比对发现:数据并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医疗人员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措施。指导患者服用氨酰心安片、复方降压片、降压灵等药物,并注意监测患者的近期、远期血压水平[3]。
        研究组:医疗人员在常规治疗之上,给予患者综合心理治疗。内容如下:①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措施。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临床医师及心理医师定期为其展开支持治疗,主动并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实施精神支持疗法,给予诱导、指导、解释、启发等措施进行相应的帮助,并根据患者的心理评估状态,对患者实施相应的预防性谈话及强化治疗,每个星期两次,每次治疗的时间可为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左右,并至少持续治疗两个月。②实施生物反馈治疗。在实施治疗前,应对患者的血压实施相应的测量,并应用SFK- I型电生物反馈仪,对患者进行声音信号反馈,同时对患者播放神经肌肉放松训练指导语[4-5],其治疗时间应为半个小时,在结束治疗之后,再次实施血压的测量。一个星期应治疗两次,持续治疗至少两个月,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其治疗方案。当两个月治疗结束后,确保患者能够基本掌握自我训练措施及自我调节措施,可实施放松训练语音的录制,以便于患者自己在家中进行治疗。③实施音乐疗法。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应用相应的音乐治疗仪,通过播放国内外治疗高血压乐曲,进一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稳定患者的血压,每次的治疗时间应为半个小时,注意需要持续治疗八次,随后可录音其音乐,以便于患者自己在家中进行治疗[6]。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经治疗后患者舒张压降低≥1. 3~ 2.5kPa达到标准值,或是舒张压降低仑2.6kPa未达到标准值,或是收缩压降低≥2. 6kPa、舒张压正常未达到标准值)、有效(经治疗后患者舒张压降低≥1.3~25kPa或收缩压降低26kPa,且未达到标准值)、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收缩压、舒张压,测量患者近期、远期的平均血压水平。
        1.3.3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及抑郁程度,分数越高则证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4数据处理
        数据计量值,通过X±S表示、t检验,应用百分比表示其计数资料、X2检验,通过SPSS22.0软件实施,统计学处理,依据P<0.05为准,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其统计学差异实施比较。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
        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93.33%)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治疗总有效率比对[例数(%)]
    
        2.2收缩压、舒张压
        数据表明,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远期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收缩压、舒张压对比(x±s,KPa)

        2.3焦虑评分、抑郁评分
        数据表明,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焦虑评分SAS、抑郁SDS评分对比(x±s,分)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作为较常见的一种病症[7],其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患者需要长时间服用降压药物,并同时注意日常饮食、生活规律等,以此稳定自身的血压水平,但是临床上的降压药物长期服用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同时。该病症不仅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同时由于长期治疗,患者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心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为缓解这种情况,需要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
        生物反馈治疗作为非药物治疗措施的一种[8],能够通过有效生物反馈训练,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血压,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其效果并不是永久的,患者处于情绪应激时,仍旧会致使血压上升,因此还需要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音乐治疗等措施[9],进一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稳定血压,在治疗后通过二次录制,患者即使在家中,也可以进行自我治疗,随时控制自己的心情,稳定自身的血压,其远期的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93.33%)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远期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得出,综合心理治疗措施对比常规治疗措施,优越性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梁华明.心理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饮食保健,2020,7(28):113.
        [2]刘建邵,唐小君,饶娟娟, 等.完形心理治疗对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2):1516-1519.?
        [3]兰胜才,马培泽,张晓玲, 等.三联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火亢盛型)的随机对照研究[J].华夏医学,2019,32(1):104-107.?
        [4]陈蔚然.心理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心理医生,2019,25(3):1.
        [5]崔林梅.抗焦虑抑郁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血压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6):2264-2266.?
        [6]戴遐旭.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19,3(7):12-13.
        [7]汪会容,蔡琴.硫酸镁静脉滴注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血压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6):858-862.?
        [8]刘雪霞.心理沟通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9,40(9):2130-2131.?
        [9]夏艳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及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