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华
广西藤县象棋镇罗文小学 543308
摘要: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实现学以致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智力和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实践精神,有效沉淀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素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培养
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人文指导,深度挖掘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多读书、勤思考,使学生了解更多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积累一定的经验,为此,需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一)人文素养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广,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工作,通过素质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素养的培养是社会发现的需求,能够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的均衡发展,对社会的长久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基础上的素质教育要求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全面发展,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小学生阶段的心理状况要求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自我意识尚未形成,在这个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鲜事物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但随之叛逆心理逐渐增强。在这个阶段的学生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对相关事物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着自己独有的态度。因此,在学生心理状况发育的重要阶段,需要通过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全面发展,如果这个阶段放任学生,不进行素质教育的引导,那么学生容易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因此,小学生的心理状况要求教师进行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
(三)人格在物质社会中的扭曲更加要求人文素养
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的不断完善的发展,使得生活品质逐渐提高,人们对于物质有着更高的追求和欲望,导致大部分人在社会中不断追求生活的富足,导致人文素质培养的弱化,促使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基础的教育只能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让学生通过自身能动性自主探究,但是,这种教育方式无法确保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大部分学生缺乏自我意识的认知,因此需要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和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拓展教学资源,合理化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能够使学生实现交际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获得更多交往技巧,实际上语文教学是一种思想教育,对于学生品德修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求教师充分拓展教学资源,使学生正确认知教材内容的人文素养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素养,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的人文素养资源,课本内容不仅反映作者的人生经历,还暗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倾向,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人文指导,深度挖掘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多读书、勤思考,使学生了解更多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积累一定的经验,为此,需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引导学生思考关于人文素养的问题,在阅读课本内容过程中主动发现教学资源的人文性。
(二)融入课外实践,有效强化学生的精神素养
课外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学生的精神素养,对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和价值有着一定影响。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实现学以致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智力和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实践精神,有效沉淀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素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进行《小英雄雨来》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奉献精神,使学生的品质更加顽强,为此教师可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认知更加全面,促进学生精神素养的发展,教师可以设计关于《小英雄雨来》的话剧,将学生划分为小组,开展小组话剧编排,使学生对雨来奉献精神的认知更加全面。
(三)注重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塑造优秀品质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重要的成长时期,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对于相关品质的发展处于模仿状态,为了保证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为此,教师需要发挥榜样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需要教师有着专业的教育能力,还需要教师通过自身行为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此,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约束自身行为,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学校需要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将教师的人文素养与评定考核体系相联系,进行系统化的体系评价教师的人文素养,约束教师的品质。另外,教师还需要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积累更多教学经验,在教学的空闲时间可以多读书提高自身文化品质,通过自身的行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实现良好的人文素养培养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就目前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培养情况来看,存在一定问题,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为了保证学生的长久稳定发展,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洪梅.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2):120-121.
[2]尹春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8(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