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锋
上海摩恩商业保理有限公司 201306
摘 要:在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施工技术成熟、结构承载力高、材料易获取等特点,于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从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特点入手,结合浙江金华新建酒店工程建筑工程实践案例,总结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工艺流程与要点,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钢筋混凝土;模板;新建酒店工程
前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以钢筋和混凝土为主体,两者相辅相成,可提高建筑结构的抗压性能与抗拉性能,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延长建筑使用寿命。虽然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工艺相对成熟,但因建筑施工户外作业,工序繁多,易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麻面、蜂窝及路筋等质量问题,影响结构优势发挥。
1. 浙江金华新建酒店工程概况
某新建酒店建筑工程共12层,地上11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约80000㎡,建筑高度约45m,建筑设计为框架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作为墙、柱、梁、板等结构构件。
2. 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特点
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背景下,建筑结构表现出高层化、复杂化特点,加大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难度。就目前技术水平而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表现出如下特点:
2.1 工序数量多
在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流程复杂,施工工序数量多。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好测量放样、材料设备准备等工作;在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做好钢筋加工与安装、模板安装与拆除、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等工作;在施工后,施工单位应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工序繁多,施工要求高[1]。
2.2 交叉作业多
为保障建筑工程按期完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存在诸多交叉作业,如同时实施钢筋安装与模板安装施工;同时实施模板安装与脚手架搭设施工;同时实施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施工等,干湿作业交替,对施工现场各项要素的管控提出更高要求,极易引发质量通病与安全事故[2]。
2.3 控制要点多
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复杂繁多的施工流程,施工现场配置的工种多,存在诸多质量风险与安全风险,施工控制要点多,施工单位应规范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规范施工技术工艺,保障工程质量[3]。
3. 浙江金华新建酒店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工艺应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面临诸多风险,施工单位需加强对技术工艺的管控,按照规范流程与要求落实施工,方可保障结构质量。本文以浙江金华新建酒店工程为例,论述该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工艺要点,总结施工经验,以作推广。
3.1 模板施工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模板施工要点在于安装与拆卸两个环节:
3.1.1 模板安装
在模板安装中,施工单位首先进行脚手架的支设,便于模板的安装与参数控制。在该酒店工程中,施工单位根据结构特点,选择合适模板,按照规范流程安装。以柱构件为例,施工单位选用组合式定型钢模板,安装场地平整、测量方向、侧模支设、柱模支设、柱箍安装流程施工。在模板安装前,对模板进行清洗干燥处理,避免模板内部的杂物影响混凝土质量,并在模板内部涂刷一层脱模剂,便于后续拆模,防止混凝土结构在拆模时出现破损。对于相邻模板,施工人员应用两面胶封堵缝隙,提高模板的密封性,避免混凝土浇筑振捣时出现漏浆现象,降低混凝土质量。在模板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观测各项模板参数,如标高、高程等,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后,方进行下一道工序。
3.1.2 模板拆除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施工单位即可进行模板拆除施工。根据不同跨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拆模强度不同。例如,对于跨度低于2m的楼板构件,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2时,方可拆模;对于跨度在2-8m间的楼板构件,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3/4时,方可拆模。在新建酒店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按照与支模相反的顺序拆模,拆模后使用专业模板清洁剂清洗模板,消除其表层杂物,用清水冲洗后晾干,循环使用。
3.2 钢筋施工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钢筋施工要点在于加工与安装两个环节:
3.2.1 钢筋加工
在钢筋加工中,施工单位首先进行钢筋材料检查工作,观察钢筋的外观,剔除生锈、腐蚀钢筋,避免其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同时,施工单位在钢筋转移的各个环节,实施抽检工作,分别在钢筋出厂后、钢筋进场前实施,用于分析钢筋材料是否满足工程要求。在钢筋加工下料前,施工人员对表层存在油渍、漆渍的钢筋进行清洁,防止钢筋加工后粘连。对于弯曲钢筋,施工人员使用卷扬机实施调直处理,直到钢筋的冷拉力值满足要求。
3.2.2 钢筋安装
在钢筋安装中,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与图纸要求,配置各个区域的钢筋,严格控制钢筋间距。例如,受力钢筋间距误差控制在10mm内;箍筋和横向钢筋间距误差控制在20mm内。同时,在钢筋配置时,尽量减少钢筋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并使变钩朝上。在钢筋绑扎施工时,施工人员根据不同位置的钢筋要求,选择相应绑扎方式。例如,对于外围钢筋,绑扎其相交点;对于其他钢筋,选择相隔交错绑扎方式,如八字扣绑扎;对于两侧受力钢筋,选择梅花形绑扎方式,提高钢筋绑扎的稳定性,避免钢筋在后续施工中移动,影响结构质量。
3.3 混凝土施工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要点在于运输、浇筑和振捣、养护三个环节:
3.3.1 混凝土运输
在混凝土运输中,因该新建酒店的施工现场与混凝土拌合站存在一定距离,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进行混凝土运输路线规划,由专用车在最快捷、稳定路线下完成混凝土运输,规避混凝土泌水等质量通病。在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运输中,施工单位配置专用泵送管,并在运输前使用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砂浆润湿,使混凝土流畅运输,避免离析现象的出现。
3.3.2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在混凝土浇筑与振捣中,施工单位实施分层浇筑,边浇筑边振捣,振捣施工选用插入式振捣器,在振捣时避开预埋钢筋及模板,对于钢筋密集与靠近模板的位置,使用钢钎振捣。振捣时遵循快插慢拔原则,振捣器每次插入时间控制在20-30s,振捣间距控制在30-50cm,当混凝土液面保持稳定,不在下沉、不存在气泡,并出现泛浆现象时,完成振捣。待下层混凝土达到初凝期后,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
(2)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考虑到温度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施工单位根据环境温度,采取保温与降温措施,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在温度较低时,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配置电暖气,设置暖棚;在温度较高时,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水管,降低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另外,对于建筑的楼板结构,为增强结构强度,施工单位实施二次振捣,振捣时间选在初凝前的1-4h,振捣方法与要点与一次振捣相同。
3.3.3 混凝土养护
(1)在混凝土养护中,施工单位选择覆盖养护与洒水养护措施,养护时间超过2周。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的12h内实施养护,根据养护时的温度,选择塑料薄膜或土工布等材料覆盖混凝土结构,避免混凝土表层水分流失、热量散失过快,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2)施工单位安排专业养护人员观测混凝土典型结构温度,如芯部、表层等,结合混凝土温度变化调整养护措施,并定期洒水,确保覆盖物内部表层凝结水珠,实现保湿养护目的;(3)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可适当松开模板,持续洒水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拆模。对于建筑结构中的异型钢筋混凝土施工,施工单位选择养生液养护,定期喷涂于混凝土表面。
4.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具有工序数量多、交叉作业多、控制要点多等特点,施工注意要点较多。在实际施工中,建议施工单位规范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钢筋加工与安装施工;混凝土运输、浇筑、振捣与养护工作,保障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使建筑施工满足工程建设要求。
参考文献:
[1]袁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0(12):28-29.
[2]彭柱.试论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160+163.
[3]李剑飞.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居舍,2019(07):47.
撰写日期: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