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四川中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较以前更复杂,对建筑工程检测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甚至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开展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结构检测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本身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将会受到施工管理、供给技术以及施工材料等方面的影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本身就是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技术人员应该立足于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检测方法,合理应用质量检测技术,在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内涵
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是以主体工程为基本检测对象,借助现代化检测手段并依据相关质量标准,对建筑主体结构强度、刚度、应力等性能指标开展检测工作。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本质是监督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方法。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主要有2种检测形式,即常规检测与专项检测。其中,主体结构的常规检测包括主体结构裂S检测、腐蚀检测等,常规检测主要强调结构参数是否规范。主体结构的专项检测主要针对火灾、切Y、I落等意外情况出现以后的偏差部位进行检测。另外,从建筑主体结构检测过程看,检测的属性类别不同,检测对象也存在差异。从建筑类别来看,主体结构检测包含新建工程检测、既有建筑检测、抗震检测和震后检测等。只有充分保证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合理性,才能确保建筑安全、稳定、耐久。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法律法规、制度及技术标准不健全
在进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必须严格依据工程检测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及技术标准等。但从现阶段看,关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度及技术标准内容连续性不足,变动范围较大,不利于质量检测工程的开展和落实。
2.2质量监管不够重视
由于很多建筑企业对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不够重视,对于其中需要进行工程检测的内容并没有进行明确,导致监管人员也很难明确检测工作的重点,最终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增加检测工作的难度。
2.3现场检测创新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在开展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中,存在现场检测创新不足的情况,现场检测仍沿用传统的设备、技术和方法,导致检测质量不高。为提高检测质量和效果,需适当采用新设备、新技术。
2.4检测人员能力不足
当前有部分建筑企业的检测人员存在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并不理解主体检测工作的原理与意义,进而导致无法开展科学规范的检测工作。尽管有的建筑企业逐渐提升对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招聘了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检测工作,但是由于新招聘的检测人员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其在开展检测工作的时候缺乏专业性,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检测的措施
3.1明确质量检测工作要点
开展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之前,要进行质量检测方案的制定。在制定质量检测方案时,需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定进行,并充分结合建筑主体结构的具体情况,确保制定的质量检测方案科学、合理。
质量检测方案不仅要明确检测重点、工作次序、工作范围,还要明确具体的责任,有提升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检测人员严格开展检测工作。质量检测人员需要提高对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认清工作要点并把控检测方向。在检测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梁板钢筋保护层、梁柱混凝土强度的实地检测,也不能忽略钢筋间距、砂浆、板厚等方面的质量检测工作。对于检测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并监督整改工作,确保整改到位。
3.2重视施工准备阶段的检测
由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的内容比较繁杂,能够应用的检测方法也比较多,因此,技术人员应该立足于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对于施工准备阶段,技术人员不仅要检测主体的质量,同时还应该关注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以及施工原料的质量情况[1]。在正式施工之前,技术人员应该对施工项目的资质进行审查,进而明确施工企业的建设施工能力,保障施工建设的开展。除此之外,技术人员还应该对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机械进行检查,使得施工人员满足施工技术要求,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正常。最后,技术人员还应该重视施工现场检测工作,对地基环境以及风力条件进行检测,并根据具体的调查情况夯实施工场地,及时与施工企业进行沟通交流,明确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建筑主体架构的稳定性。
3.3采用先进设备和有效的检测方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层出不穷,提升了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检测单位要与时俱进,加大对新型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的引进,如楼板测厚仪、混凝土裂S检测仪等设备。在使用新型检测设备前,要做好设备的检查工作,查看设备是否存在校准问题,以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做好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于新型检测技术,要测试其合理性,审核通过后才能使用[2]。此外,还要根据新型检测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等,将其合理应用到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中,发挥新型检测技术的作用。
3.4重视施工阶段的检测
技术人员在建筑主体施工的过程中也应该合理开展质量检测工作,这样才能够掌握主体结构的重点,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进行质量评测,对施工标准以及施工材料进行重点检测,尤其应该关注建筑主体的下沉情况。在沉降的过程中,正常的沉降并不会影响建筑主体结构,但是如果发生沉降的位置存在一定差异,就会出现沉降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影响建筑的稳定性[3]。技术人员在此阶段进行建筑主体检测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建筑的水平部位与基准点,每天对参照点与基准点的夹角进行测量与记录,如果数值发生了变化,则及时停工进行处理。
3.5重视竣工阶段的检测
要想成功实现竣工,技术人员还应该从不同的方面开展质量检测工作,尤其是室内规划与外形结构。由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的主要结构为混凝土结构,因此经常会出现裂纹与空洞的问题,严重的时候会对整个建筑的强度产生影响,进而破坏建筑的承重能力。技术人员在对其进行检测的时候,可以采用观测法,对建筑结构进行测量[4]。当建筑外观观测不到裂缝的时候,技术人员应该使用机械设备对其进行再次检测,使用超声波设备探知构件的质量情况。要想提高建筑构件质量,技术人员应该立足于建筑工程主体建设的实际情况,科学完成验收工作,采取统一的标准进行验收管理,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通过有效落实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及交付使用后的安全问题。作为检测人员,要强化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解决对策,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不出现质量问题,进而推动建筑行业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东江,马士蕾.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检测的重要意义及常用方法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198.
[2]吴建亮.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J].居舍,2019(27):152.
[3]蔡宇.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55.
[4]杜玉华.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地产,2019(1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