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景观语境视角下的建筑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35期   作者:郭媛 郭子月 谷妍
[导读] 本文介绍当代景观的设计特点,如包括关注基础设施建设,
        郭媛、郭子月、谷妍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300000
        
        摘要:本文介绍当代景观的设计特点,如包括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生态结构的大尺度景观以及跨学科的开放性原则等。我们提出了建筑设计景观化视角下的当代建筑设计方法:一是加强景观系统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色彩协同参与景观设计过程,三是大尺度城市生态景观建筑群。建筑的景观设计是完善建筑形态的重要举措,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其中的景观语境就是比较重要的设计内容。景观语境对人的心理能产生影响,所以在和建筑景观设计相结合的同时,就要充分重视景观语境的科学应用,保障设计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景观语境;建筑设计
        
        
        一、前言
        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多元化的建筑设计造就了建筑景观独有的特征。与其他景观相比较,现代景观显得既严肃又有个性。因为在历史上继承欧美景观理论体系的缘故,现代景观具备了完善而严肃的学术特点。本文将探讨景观语境视角下的建筑设计问题。
        二、当代景观的设计特征
        1.关注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景观都市主义认为,基础设施是城市架构的基础,也是城市秩序的根本组织。值得一提的是,景观都市主义理解的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建筑、绿地、广场、公园等城市化景观,还涵盖道路、河流、湿地等郊区化景观;涵盖传统意义的工程性基础设施之上的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等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总之,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特征,使得当代景观设计的技术策略根据可操作性,更有的放矢。
        2.具有生态结构的大尺度景观
        当代景观设计更加提倡生态结构的大景观设计。如果说小尺度的景观设计是一种愉悦的物质环境,正如中国园林、日式枯山水以及英式庄园等依附于建筑的早期进人的景观,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是大尺度的景观生态结构。景观的生态结构用来组织城市,协调包括建筑在内的内部要素协调运作,最后才可能精准地把握进人尺度的小尺度景观。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教授、世界规划学会理事长、美国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世界生态学会理事CarlSteinitz指出,因为风险小并成果明显,早期的景观设计师一味保守地专注退归到小尺度设计。然而对人类、城市而言,大尺度的以生态为结构的景观设计是必然趋势,规划师、地理学家、生态学家、工程师等设计界对此观点也早已表示认同。因此,以生态为基本出发点,控制大环境的基础上逐一尺度级别地推进景观设计,是当代景观所倡导的设计方法,也是富有现实意义的设计逻辑。
        3.跨学科的开放性原则
        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当代景观具有生态性、文化性、美学性、关联性、动态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些特征决定了当代景观设计实践必然是一个由地理学、植物学、生物学、城市学、社会学、史学、美学、规划学、建筑学、物理学等多学科杂糅交叉的设计过程。事实上,很难用一个严谨的逻辑将多学科整合为一套操作方法,而只有在景观设计师面临一个具体的待设计的景观区域时,学科性的知识框架才会被问题所打破,开始实现景观统领诸多学科协同设计的情况。因此,当代景观的设计过程是开放性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它不拘泥于既有的维度或方法,是具有关联性、动态性、不确定性的大地表皮。
        三、建筑设计景观化视角下的当代建筑设计方法
        当代景观语境下的建筑成为景观的有机要素,建筑与广场、道路、滩地等协同构成具有生命力的大地表皮。这张大地表皮在既有城市的更新进程中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1.景观系统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水岸基础设施建设应系统化设想。West8设计了贯穿21公里的宽3米的慢跑道和宽6米的双向骑行道,沿着两条动线布置滨江的驿站。设计者考虑到未来行车前往东岸的城市人流,故而提出在五大节点增加12000个停车位。另外除文化、餐饮、游戏设施之外,还新增水上轮渡,提供享受两岸风貌的慢行空间。关注硬件设施、生态、交通、景观等之余,设计重点从人的生活方面组织滨江公共生活的场景,注重夜景的塑造,形成统一形象。同时考虑降低自然河岸段照明强度,避免光污染。
        2.色彩协同参与景观设计过程
        从方案设计到扩初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阶段,项目的每一个设计环节都得到各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以及设计人员的通力协作。项目涉及区域规划、交通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公共安全评估、节能绿建等前期设计环节和可行性研究;施工图阶段涉及项目落地存在的建筑设计景观化的技术措施及其创新,场地区域植物、照明、管线综合、排水等协同设计问题。建筑景观设计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在色彩的运用方面也比较多样,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和实际的设计内容相结合,注重色彩运用的正确和科学。冷暖色彩是通过人的视觉感受不同产生内心反映呈现的,冷色系主要是青蓝两色彩,对人的心理感受体现在冷静和理性,对建筑景观的深远感以及突破感能有效呈现,适合小结构的空间。暖色系主要是红黄蓝色彩搭配产生的,能够带给人斗志昂扬的感受,在主要建筑景观结构方面的应用比较多。色彩应用突出建筑形体。建筑景观的实际设计过程当中,对色彩的科学应用能够有效突出建筑的形体,结合不同色彩的关系来展现建筑景观的结构。结构主要表现载体就是建筑物边缘以及轮廓线,在对色彩的运用过程中就要从边缘以及轮廓线的部位开始,对景观设计的结构感加以突出,应用中要注重色彩的强弱配合,对建筑景观的内部部件以及局部位置在色彩对比的方法应用下进行突出,从而能够给人在结构感上清晰简约的感受,这对建筑景观的整体美感也能得到突出。色彩的应用对建筑景观的形体结构突出过程中,在各结构内容的无序排列形成视觉印象,能对建筑设计结构的节奏感加以突出。
        3.大尺度城市生态景观建筑群
        由于产业转型以及人们交往休闲的需求,滨江空间已转变成城市的休闲地。而离水景10公里之内,既有大量废弃的工业遗存、小型的湿地,也有一些会所建筑、轮渡、河道等断点。通过运用现有工业遗存、维护生态环境等设计手法连接现有设施,让人们可以方便顺畅地到达滨江空间,并穿行于此,让这里富于吸引力,是此次设计的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当中的建筑设计的应用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从而提高建筑景观的美感和结构感。在通过此次理论研究下,就能为实际的建筑景观设计提出相应参考依据,从而指导建筑设计的科学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慧希.基于地图术(Mapping)的景观建筑学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16.
        [2] 袁东阳.基于地域性的建筑外立面色彩表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3] 苏朝,浩崔洋.文化语境下桥梁建筑创作中力与美的统一与表达——以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机场大路跨饮马河大桥方案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9,37(11):53-56.
        [4] 范昭平.现代景观建筑设计理论教学探析——评《现代景观建筑设计》[J].新闻与写作,2018,(1):后插1.
        [5] 姚庆武.镇江新区银山公园景观建筑设计——新中式景观建筑设计的一次尝试[J].中国房地产业,2019,(1):225-227.
        [6] 徐宁,陈烨,陈洁萍等.过程导向的景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建筑学报,2018,(1):112-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