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室内多元空间设计的布局及功能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35期   作者:焦龙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也变得更加复杂的。
        焦龙
        身份证号:32108119891207****,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也变得更加复杂的。这种情况也给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有必要在后续具体设计活动中引起充分的重视,使得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活动可以更好契合现代需求。本文先阐述了博物馆室内多元空间设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功能转变,同时还分析了博物馆室内空间的设计布局,并结合博物馆室内多元空间设计的经验,探索了多元空间设计的具体内容,最后还探讨了博物馆室内多元空间设计的保障策略。
        关键词:博物馆;室内空间;空间设计;空间布局
        
        博物馆能够集中传播各类文化,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我国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已经开始充分关注传统文化的发展,使得博物馆的功能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变得更加重要。这也给我国博物馆室内空间的设计带来了较多困难,需要设计者充分关注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的细化内容。在具体进行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应该能够结合当今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功能要素的变化,认真考量各个功能分区内容。下面也主要立足于这一点,谈一谈博物馆室内多元空间设计的具体布局和功能实现。
        一、博物馆室内多元空间设计的功能转变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室内多元空间设计中的空间功能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以前的时候,博物馆空间功能主要为收藏、保存、建档、展示等内容,主要将需要收藏的物品集中起来,并进行收藏物品的分类储存,在博物馆内部空间中展现出来。这种功能方式实际是比较初级的,只能发挥博物馆的基础功能,给各个收藏物品提供展览环境。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室内空间功能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从以前的基础性功能转变为历史精神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同时也开始融入到各个地区文化传承发展的战略体系中。这种空间功能变化也给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带来较为显著转变。对于设计师来说,应该立足于博物馆在新时代背景下空间功能发生的变化,实现内部空间布局设计的调整。特别是在空间多元化设计方面,设计师应该立足于博物馆空间功能变迁,避免出现空间设计同质化的情况,使得空间设计可以更好凸显当地的文化特点与历史精神。这样以后,博物馆空间功能就可以在多元空间设计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博物馆室内多元空间设计的布局分析
        结合当前博物馆室内多元空间设计活动来看,博物馆的室内空间设计布局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这里也进行综合的阐述与分析。
        (一)开放区域的空间布局设计
        这部分空间主要是指博物馆的开放区域,具体是由门厅、陈列室、展览厅、休息室、餐厅等区域组成,属于博物馆的展览区和服务分区。在这之中,门厅是参观者的集散枢纽,主要引导各个参观者进行区域观览,同时代表着参观者对于博物馆的第一印象。因此这个区域的设计应该具有较强的特色,能够在参观者进入到博物馆以后对于博物馆有较好的了解,同时也被博物馆的特色所吸引。陈列室和展览厅则是博物馆摆放陈列品的重要场所,在具体进行内部空间设计的时候,应该结合现代博物馆特色以及展品的实际特点,进行专项设计。特别是对于那些教育意义比较显著的展品,还应该配合设计演讲厅等空间场所,能够强化展品的展示效果。如果博物馆功能定位于现代特色,那么就会设计休息室、餐厅等空间场所。在设计这类场所的时候,应该跟博物馆的主体公共空间适当隔离,最终使得博物馆开放区域空间布局变得更加和谐。
        (二)半开放区域的空间布局设计
        这部分空间区域主要分为库前区和藏品区两个部分。其中前者的空间区域大小应该根据博物馆自身规模情况来确定,是博物馆的必备区域。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博物馆来说,主要可以分为消毒室、编目室、清理室、登陆室等。

而规模较小的博物馆则会适当合并这些场所,使得内部空间变得更加紧凑。后者则是藏品的分类保管,主要分为陶瓷库、书画库等场所,同时按照藏品的珍稀程度也可以分为珍藏库、一般库等。在这部分空间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博物馆内部藏品的设计情况,按照藏品的性质和不同藏品的保管需求,最终实现多元化空间设计,使得不同空间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三)技术分区的空间布局设计
        这部分空间区域主要是根据博物馆自身性质所决定的,通常都是那些社会科学博物馆为主的现代自然科技博物馆才会设计的。这类博物馆的规模比较大,同时也具有较为显著的政治意义,比如进行文物保护、文物性质实验、文物修复等。这类分区事实上已经脱离了传统博物馆的范畴,同时在内部空间设计方面也比较简单。特别是对于那些省级级别以下或者资金比较欠缺的博物馆来说,仅仅设计了装裱室、修复室等空间。
        (四)办公区域的空间布局设计
        这部分空间区域主要分为行政区域和研究办公区域。其中前者主要是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办公室、会议室等区域,可以支撑博物馆办公活动的正常开展,而后者则是研究图书资源的资料室,以及研究博物馆物品资源的档案室。在进行这类空间设计的时候,需要设计者能够结合博物馆内部功能需求,做好分区空间的详细设计。
        三、博物馆室内多元空间设计的具体内容
        结合多元空间设计的相关理念,博物馆内部空间设计也应该针对各个分区进行专项设计。这里也结合实际设计案例进行综合陈述。第一,门厅与服务区设计。门厅区域是博物馆的牌面,具体可以通过融入博物馆藏品的特色文化要素,形成一些特色文化图案,提高博物馆的文化内涵,使得参展者可以第一时间被吸引。浙江嘉兴海盐历史博物馆门口就使用了壁雕的方式进行历史文化还原,使得参展者可以较好感悟历史的厚重底蕴。第二,博物馆陈列区设计。在陈列区设计方面,浙江嘉兴海盐历史博物馆非常重视内部藏品的摆设位置,同时还结合不同藏品进行了区域环境设计,并且部分藏品区域还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提高了藏品的观看体验。第三,其他区域设计。浙江嘉兴海盐历史博物馆在其他区域设计方面,也投入了较多精力,并做好了藏品的保护工作,同时也使得空间设计工作变得更加合理。
        四、博物馆室内多元空间设计的保障措施
        博物馆室内多元空间设计活动是比较繁琐的,同时也涉及了多个方面的内容,这里也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探索与分析。第一,博物馆设计人员应该在开展设计活动之前,对博物馆进行充分的信息调研活动,明确博物馆项目的设计细节内容,从而实现博物馆项目设计信息的汇总,给后续进行博物馆内部空间设计活动提供较为充足的信息支撑。第二,博物馆设计活动也应该提前做好内部多元空间的详细划分,明确内部空间的详细内容,同时还要实现不同空间的衔接设计。在具体划分内部多元空间的时候,设计者也应给跟博物馆项目业主方进行密切沟通,同时还要注意整理业主方对于内部空间要素的需求情况,保证博物馆内部空间设计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合来看,博物馆室内多元空间设计活动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博物馆的功能需求,做好内部空间的多元化设计。在具体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设计人员先对博物馆内部分区进行全面的调研与分析,做好内部空间功能分区的详细设计,同时还要做好不同功能分区的连接设计。为了切实提高博物馆室内多元空间设计的布局水平,设计师还应该在平时的时候积极搜集国内外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的真实案例,同时还要通过这些案例来吸取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的经验,最终使得室内空间设计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姚璐,张俊谷. 场所精神视角下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研究[J]. 四川建材,2019,45(06):35-36.
[2]王莉. 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探究[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19):132-133.
[3]叶昱. 博物馆空间的叙事性设计应用——以韩国历史博物馆为例[J]. 理论观察,2016(07):138-139.
[4]黄小雨. 基于知觉现象学下的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8):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