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英
身份证号:12010319800919****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建筑工程已经不仅是简单的施工项目,而是一个需要团队协作的工程项目,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因此,需要认真地对施工管理方法进行改革,确保施工管理方案可以符合现代化工程的实际需求。建筑企业只有努力改变自身的工作模式和施工管理手段,才可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关键词】:住宅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及对策
引言
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率,还有利于推进施工现场的系统化进程,调整施工现场各生产要素的关系,还可以提高施工生产效率及降低生产损耗,从而增加企业的收益。
1.住宅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安全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就会增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无法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影响到后期建筑的使用效果。在施工时影响安全管理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队伍之间缺少协调性、施工无序、施工难度过高或者缺乏安全防护措施等。目前,在住宅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中,对这些内容并没有进行完善和改进,导致安全管理制度无法对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管理。并且部分安全管理部门会针对不同住宅建筑施工项目使用同一套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考虑到住宅建筑施工项目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使得某些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滞后性。
1.2建筑工程存在质量隐患
质量隐患是影响建筑工程的关键问题之一,一旦发现质量隐患就会影响后期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对建筑企业的形象造成损害。这主要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部分人员借助自己职位之便选择低劣的施工材料,以此来谋取私利,或者没有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落实各项技术要求。影响材料质量的因素较多,如果材料的存储方式不正确,也会影响材料的使用效果,进而对住宅建筑的施工造成一定影响。技术管理是质量管理中较难的一个问题,这是因为施工时需要使用的技术类型较多,无法做到对每一种施工技术都进行精确化的管理。并且施工队伍属于交叉式施工,每一支施工队伍的人员素质都各不相同,并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技术管理难以落实。
1.3无法如期交付工程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业主方和建筑企业会签订相应的协议,要求建筑企业在一定的期间内完成施工并交付工程,如果没有及时交付工程延误施工进度,就会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施工进度主要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下雨或者下雪等天气不适宜进行施工,就会相应地增加施工时间。但是很多建筑企业都并没有重视施工进度管理,缺少完善的管理措施和方案,无法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安排。住宅建筑工程在建设按期完成后可以为人们提供期待已久的优良居住环境,但是如果无法如期交工会严重损害到住宅购买者的合法权益,对于各方而言均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2.住宅建筑施工管理对策
2.1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的力度
对不按照施工现场管理要求就进行施工的,必须严格执法并按照现场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惩。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建立定期的抽查制度,从而确保施工现场管理的制度得到彻底的执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1)驻地监督的控制,及时掌握施工进行阶段的各项变更过程,对质量隐患应及时预防,特别对工程隐蔽部位的施工,更要精心组织确保质量。如果发现工程质量事故的问题,应及时严肃处理并上报领导。(2)加强实验控制,建立工程所在地是以实验来判定材料的质量以及工程的质量品质,施工中每道工序的所用原材料的抗弯、抗拉、抗压等各种性能也都是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其是否符合要求的。(3)测量控制,施工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检查高程控制及施工放线的情况,并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实体允许出现的误差。在施工进行时,应及时检查工程体高程校核及几何尺寸等,如果发现有不符合规范的,应及时处理。(4)指令文件控制,监督单位应通过对各种书面材料的检查及时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明确施工单位的责任,并要求按期提交有关问题的整改解决方案,确保施工单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筑任务。
2.2加强施工中各方面管理
(1)加强对施工单位所申报的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查力度,并跟踪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展情况。
除对施工进度动态严格控制外,分管领导还应定期组织内部施工人员对施工的进度进行讨论,分析施工进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的提出解决方案并且落实执行解决方案的相关的责任人,保证工程项目的按期完成。若施工中受到恶劣天气影响导致施工工期出现延误的情况,为了防止其对整体的施工进度产生影响,管理人员可以采取赶工措施,并按照各个环节在大型住宅项目施工中的重要性,重新安排施工进度计划;(2)项目材料的费用的投入比例在整个工程的投入所占比例最重,大约为70%,因此材料的现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施工材料的现场管理包括材料的进场验收、材料的计划管理、材料的领发、材料的保管与储存等。要认真做好材料的台帐·凭证·账本管理工作,做到帐物清楚,帐帐清楚。每月定期对项目的材料进行盘点,增强对材料的管控,避免出现材料的“无故消失”,且也可以快速的找到相关的材料。
2.3施工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是一个动态的多工种作业的环境,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生产设施的临时性都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施工现场,应严格控制各种设备和材料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对于各种安全隐患一定要严查真管,做到该批评教育的绝不迁就,该经济处罚的绝不手软,坚决避免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要做好安全管理,还应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安全人员的责任,从而使施工的各方面有序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管理保证的体系,相互促进,互相协调,确保安全顺利地完成工程项目。
3.施工现场其他管理措施
3.1协调好各工种的关系
(1)编制管理制度,协调现场矛盾。工地现场的监管人员,要起到严格监督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涉及不同部门不同队伍或不同工种之间产生的问题和矛盾,有关责任人要加强沟通及时协调。要求各方面人员都要树立起一切以工程要保质保量保期限的顺利完成为第一的思想,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都要在明确责任的前提下,互谅互让和自查自纠,以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完成。(2) 建立快速处置机制,管理交叉施工。遵循“操作员对班组负责,班组对专业队伍负责,总承包、监理、设计对业主负责”的机制,实现化整为零,分工明确,避免无序管理;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先主体后附属”的机制,避免工序、流程倒置,管理混乱;先布置管径较大的管线,后布置管径较小的管线,遇管线交叉时,应小管避让大管。因小管所占空间位置较小,造价相对较低且易于安装。 通过建立上述处置机制,实现各专业、各工种、多工序的“和平共处”,使后序施工顺利实施。
3.2选择先进技术实施进度管理
(1)合理使用BIM技术。BIM技术属于可视化技术,能够将住宅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有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在施工之前实施有效的干预和处理。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也可以应用在安全管理以及质量管理方面,对于住宅建筑施工可以提供有效保障,未来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会逐渐扩大。(2)科学预测施工期间的天气。天气属于不可控因素,并且住宅建筑施工的周期较长,无法及时预测每天的天气变化。所以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施工季节的主要气候特点进行进度安排和计划设计,对可能发生的天气突发情况展开分析,制定出在该种天气变化下施工计划的调整方案,从而为施工单位提供进度延误的有效应对措施。
结语
住宅建筑施工管理是一个全面、细致并且复杂性的工作,围绕于整个施工过程,是一项需要长期贯彻始终的管理工作。综上所述,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施工生产进度及材料管理体系不合理、工程质量管理不严谨等问题。针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住宅建筑施工管理安全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完善生产材料的管理制度和加强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四大策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隐患,提高施工和住宅建筑的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建筑产品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定坤,王海豹.试论强化房建施工管理以促进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113-114.
[2]董小雪,汤军,刘远刚.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施工管理应用研究[J].建筑节能,2020,48(03):157-160+165.
[3]熊宇璟,胡敏.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管理问题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155.
[4]宋鹏翔.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的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3(07):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