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装饰装修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5期   作者:汤国艳
[导读] 在完成土建工程时,有序落实装饰装修工作,有助于保障建筑空间居住体验,
        汤国艳
        32088119800602****
        摘要:在完成土建工程时,有序落实装饰装修工作,有助于保障建筑空间居住体验,拓展建筑工程居住功能,提升室内环境整体视觉美观性。在此项工程开展施工建设期间,通常采取样板间施工形式,以期校对初期设计方案、作业工艺的可行性。在样板间施工建设期间,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有效解决,提升施工流程的有效性,继而开展规模性施工建设,获取较为可观的施工成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关键技术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老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升,此时人们对于健康方面的需求越来越浓烈,因而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地采取绿色施工技术。通常来说,传统的装饰装修材料会产出大规模的能耗。在确保当下开发商费用不变的前提条件下,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全面地考量环境污染问题,在装饰过程中积极采取绿色环保材料、清洁能源等等,从而促进我国建筑领域可持续性地进行发展,升级传统的生产模式,减少其对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力地促成建筑行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发展。基于此,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建筑工程装饰装修施工的关键技术展开详尽地阐述,希望能够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1建筑工程装饰装修施工的关键技术
        1.1外墙抹灰
        在外墙抹灰施工前期,科学开展基层处理工作,采取水湿润措施,预留孔洞位置,在钢丝网完成铺设时,粉刷底层抹灰,完成抹灰时实施养护措施。在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水泥砂浆材料配比的标准性,以此提升抹灰施工品质,使其达成施工建设的标准。如若外墙抹灰区域存在裂缝,应采取填充措施,填充物质包括水泥砂浆、环氧树脂等,减少墙体裂缝问题,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排查能力,促使工程具备视觉美观性、功能防渗性。
        1.2吊顶施工技术
        在吊顶施工中为常用的两种方式为悬吊式和直接式。在进行建筑吊顶施工前首先需要测量室内标高与管道标高,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对吊顶高度进行分析,确定吊顶标高后,做好标记。对于吊顶起拱设计,需要将其控制在1%至3%之内,对于跨度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的实际跨度作为标准,除此之外,还需要准确测量龙骨吊杆长度,并且需要确保吊杆的稳固性,确保平整度,以免造成后期的吊顶施工发生弯曲情况。整体面层吊顶单边距离如果大于12cm则需要添加伸缩缝。
        1.3水泥砂浆施工技术
        砂石材料以中砂、粗砂等规格为主,水泥以硅酸盐规格为首选,加强水泥掺入占比控制。在开展水泥砂浆面层施工项目时,应系统性完成初凝水泥压实程序,使其处于有效的压实处理状态。加强水泥材料水泥、石灰用量控制,在水泥终凝前期,保障面层施工建设处于完工状态。水泥砂浆面层的施工建设标准为:作业面平整性,减少凸凹现象,加强面层防裂处理。
        1.4墙壁贴砖
        建筑墙壁贴砖装饰需要遵循由上向下顺序进行,做好分层工作,在实际的贴砖工程中需要按照首先墙面砖,再阴角,再压顶,再底座阴角顺序进行。在贴砖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基面层平整度,在进行贴砖工作前需要做好除垢工作,并将平整度较差的部分进行整修,满足贴砖标准后方可进行贴砖工作。在建筑墙面贴砖工程前需要注意,需要对贴砖墙面的长度进行测量,根据实际情况挑选为美观、整齐地贴砖方式,同时需要分析室内标准水平,确保墙面的美观性、平整性得到保障。
        1.5地面施工技术
        在地面砖施工建设期间,应保障地面清洁性,加强脏物处理。地砖应采取湿润处理措施,铺设地砖时预留孔洞区域。砖体铺设应保持顺序,减少切割次数,提升地面整体铺设的美观性,增强地面施工的视觉连贯性。地砖铺设期间,通常使用素水泥浆建材,提升地砖缝隙处理效果,保障地砖在地面表层的平稳性,加强连接位置的平整性。

由于地砖之间存在细小的颜色差异问题,在地砖选择时,应提醒业主颜色选择的自然性,减少颜色浮夸、过渡生硬等问题发生。
2建筑工程装饰装修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培养
        为了保障建筑装修装饰施工过程的规范化和高水准,加强对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一大管理措施。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自身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影响着建筑装修装饰工程的施工质量,如果掌握的技术先进且符合时代的潮流,则会对建筑装修装饰企业创造无限的价值。因此,培养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有利于促进建筑领域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相关水平。
        2.2加强施工技术的规范工作
        针对建筑装修中的质量通病来说,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规范工作,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从根本上保障施工质量。首先,就抹灰、贴砖中的质量通病来说,在工艺开始之前,需要对墙体进行仔细的清扫工作,并且使墙体保持一定的湿润程度,按照要求进行分层施工,根据现场的气候以及工程特点,对砂浆的配制和搅拌进行相应的设计,包括它的含水量等,而且在抹灰的过程中一定要将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覆盖上的均匀性,在完成工艺后还可以对墙面的平整度进行观察,避免细节问题的出现。另外,对于防水工艺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有关人员可以注意卷材与基层之间的黏结力,同时符合尺寸等方面的要求,多次进行缝隙填补工作,避免雨水的侵蚀。
        2.3加强施工材料的科学筛选以及精细把关
        在施工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科学且规范化的设计方案以及设计图纸等,充分研判施工材料的不同型号、规格以及等级等,从源头上来提升建筑材料的整体使用成效,有效防范材料不匹配带来的质量问题。同时,在施工材料入场前,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抽检以及精细化的监测工作。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要拒绝入场。此外,在施工材料的存放过程中,要结合不同材料的性能以及使用周期等来进行有效存放,保障存放环境的适宜性,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磕碰现象以及腐蚀问题。
        2.4做好装修施工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在一项装修工程开始之前,施工企业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对建筑物做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后针对建筑物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设计出装修图纸,提前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做好人员规划,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
        2.5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通过管理制度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对于建筑装饰施工项目,因为其施工量较大,各个环节或同时进行,或相互衔接,为确保装饰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需要企业对于各个装饰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将整个施工项目划分成多个小项目,对每个小项目进行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装饰工程能够有序、顺利开展,将管理工作渗透于装饰施工全过程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及时的发展,避免因中间环节存在质量问题而出现大规模返工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装饰装修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的造价成本高、工程量大、与工程的整体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关人员应该认识到装修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同时对造成质量通病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技术管理,完善现场监管制度,从多个层面上保障装饰装修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星宇,楚朝麟.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18(24):38.
[2]陈佩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BIM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6):53-54.
[3]曹译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绿色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08):128-129.
[4]王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绿色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152.
[5]张云蛟.浅谈建筑工程装饰装修施工的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32):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