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5期   作者:姚健 王雪
[导读]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技术应用和施工管理都会对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产生直接影响
        姚健 王雪
        32083119860320****  32083019891004****
        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技术应用和施工管理都会对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只有加强对各项工作的协调,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才能提高工程的社会效益。因此,施工单位应该积极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以此来切实保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科学管理;施工技术;现场施工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运用到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新型技术的支持为建筑工程施工及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效果的同时,可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开展。结合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的相关概述
        为了能够确保施工项目能够满足甲方与施工设计基础要求,建筑团队管理人员需要开展科学有效地施工管理,针对施工各项基础环节进行实际优化,进而提升建筑项目整体质量。为了能够达到上文阐述的建筑管理目的,施工团队管理原则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其一,根据施工特点,对现场施工工作进行细化,将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需要面对很多不同的建筑项目,每个建筑项目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建筑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建筑使用功能、目的有着很大区别,所以会产生不同施工要求,而施工人员每个人擅长的优势又不同,只有合理搭配施工小组,才能够保障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其二,保障经济效益最大化,经济利益最大化不只是只施工团队根本利益最大化,还需要考虑到投资甲方利益与后期建筑使用者利益,在多方位利益协调下保障施工工作顺利进展。一个施工项目往往会牵扯到许多经济利益,这些经济数额多则数百万、少则几十万,而建筑团队需要承担的任务是实现建筑效益最大化,将普通地皮建设成供人使用的高大建筑,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获得相应收益,但是建筑施工团队一定要确保施工环节符合国家相应要求,在质量、防火、抗震等项目上符合国家基础验收标准;在建筑细节上能够满足住户或建筑使用者舒适度、使用心理预期标准;在整体家住构造上与施工进度上满足甲方投资者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当下竞争激烈市场获得同行业竞争者的尊重。其三,加强新工艺、新技术、高科技设备的引用,俗话说“好马配好鞍”,这句话也同样使用施工团队管理,建筑施工人员只有在全新技术与设备帮助下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建筑质量效果提升,若缺乏先进知识指引,建筑团队人员意识提升只能变成闭门造车的窘境。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现场勘察技术
        在房屋建筑施工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现场勘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施工单位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化勘测技术,实现地形地势、水文地质等的有效勘测。例如利用GIS技术和GPS技术,能够对施工现场所处区域的抗压能力和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构建房屋建筑三维结构图(见图1),为后续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2.2工程地基加固技术
        地基的稳固性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高度,因此,工程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较为重要。在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地基加固技术通常会采用深层搅拌的方式,提升地基的稳固性,防止建筑工程施工及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沉降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情况时,可在地基中加入水泥、石灰等物质,再充分搅拌,可充分改善软土地基的稳固性,便于后续工程施工可有效开展。
        2.3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到梁、柱、板等构件。梁:在支座支撑的效果下,承受建筑物本身的横向力、剪力等外力;板:建筑地板、底板、楼板等;柱:以垂直方向结构为主,主要承受建筑工程垂直方向的力,构件的运用可充分提升建筑物本身的强度,满足各方面的施工需求。因此,构件的加工需要具备相应的强度,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构件生产制作过程中的应用,可提升构件强度,满足建筑工程本身的需求。

在利用构件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检测梁、板、柱等构件的质量,避免将劣质的产品应用到工程中。在对构件进行装配时,应严格按照相应的设计模板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应充分检查其稳定性、安全性,保证各方面安装参数的准确性。
        2.4基坑支护技术
        建筑工程的施工应以坚实、稳定的地基为基础,在应用地基加固技术后,需要对基坑进行合理防护,可保证施工环节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在建筑工程中利用基坑支护技术可提升建筑工程本身的质量。在应用基坑支护技术过程中,需要充分调查工程周围地基成分,计算支护过程的强度数据,再选择合理的支护方法,如人工挖孔桩、钢板桩、混凝土灌注桩等,以达到预期的支护效果。应设计、处理基坑支护结构,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3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相关策略
        3.1制定完善的施工预案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在施工前,做好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地保障工程建设施工可以顺利地实施。在施工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在建筑工程的要求下,把握建筑工程施工重点,并进入现场施工环境,对各方面施工因素进行全面的参考,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在施工前,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施工图纸,合理的安排建筑工程施工时间,并严格要求施工单位要控制好施工竣工时间,避免在发生建筑质量问题的同时,也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
        3.2加强施工环节的实时监督管理
        为了实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条理性,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造成过大的影响,保证建筑工程总体的质量。应不断提升施工管理人员技能水平、责任心,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实际作用。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建筑团队应构建符合要求的监管制度,并将其充分落实,不断强化现场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管理技能水平。
        3.3引进先进施工理念
        在绿色施工理念逐渐得到推广的过程中,建筑工程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应用绿色施工理念,尤其是在现场施工管理环节。在对绿色施工理念进行引进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的工作,确定绿色施工可融入工程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绿色施工理念的实际价值,为施工安全性、可靠性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4注重材料把控
        材料质量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影响巨大,现代建筑的主要材料以轻型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材料为主,这些材料能够极大的简化房屋建筑施工的流程,但是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如材料质量、类型、性质等都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需要得到施工人员的重视。在对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做好材料的验收工作,安排专人对材料进行管理,按时进行材料的发放,要求材料员在开会前后半小时都能够待在库房,不得擅自离开。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现有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为了进一步的了解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技术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讨,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提升工程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将不同的设计方案以及设计管理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做好整体性的管理实施工作,为后续的施工进度处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灿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河南建材,2019(06):195-196.
[2]季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及技术管理措施研究[J].居舍,2019(33):121.
[3]乔广强.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22.
[4]蒙敬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21.
[5]朱明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29.
[6]张岭如,剧孟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