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振超
32088219930927****
摘要: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全面进步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高效率、低成本、生态环保等优势,是建筑工程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技术支撑之一。但是,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构件生产、装配施工等环节存在一些质量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并进行逐步改进。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历程中,我国建筑业采取的基本是现场施工的方式,直到上世纪50年代,预制装配式建筑才开始在我国得到应用。相比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不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在设计的水准、技术水平等等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其中存在的问题甚至有可能增大事故发生的概率,造成的不仅仅是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并且不利于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以便减少事故的发生,应当制定出相关的预防措施,促进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1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技术概述
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技术主要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在专业工厂中生产制造建筑各个构件,再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进行连接、装配成完整建筑的工程技术。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方式有较大的差别,展现出以下4个特点:一是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满足更多不同造型的建筑建造需求,尤其是一些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在建筑造型丰富性方面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二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构件制造环节可以进行标准化、自动化生产,而现场的装配也有更高的标准化、系统性优势,加之整个生产施工流程模块化,可以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建造效率。三是装配式建筑的系统化生产施工,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具有较高的生态环保价值[1]。四是装配式建筑可以更大程度上节省工程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是一种高性价比、高效益的工程技术。总体来讲,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技术在保证施工质量、进度、效率、安全性及环保性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是值得重点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先进工程技术。
2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风险管理
2.1装配式建筑质量
目前,对传统建筑项目的质量主要在于建筑产品是否能够满足人们使用与居住的要求,但装配式建筑不但需要关注对建筑产品使用和居住的要求,还要重点关心对其生产的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质量。当前,关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质量风险主要体现在建筑产品的品质性能、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品质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实用性。建筑实物结构稳定可靠,完善基础设施,可以满足适用性的建筑即被定义为建筑产品质量。生产过程质量指在装配式建筑制作时,确保人员安全、项目进度、环境影响范围等要求。
2.2质量风险的形成
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所以依据工程通常的分析分级,将装配式建分为三部分,即施工准备阶段、现场施工阶段及施工结束阶段。准备阶段主要风险包含了构配件产品信息完整度、构件产品质量是否合格等;施工中主要是人员的操作不当引起的风险;具体技术交底不到位,临时支撑不牢靠等;施工后指的是验收阶段,如连接交点的检验;检查隐蔽项目质量等。
3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
3.1材料工艺问题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材料的质量要求较高,而部分生产厂家对工程材料的选择、现场管理存在漏洞,导致用于制造构件的材料质量无法达到要求。从工艺角度来讲,没有采用可靠的制造工艺,导致构件出现质量问题。例如,在构件制造的混凝土浇筑环节,模板松动、浇筑振捣不均匀都会导致构件质量受到影响;现场工艺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浇筑构件时,各类杂质混入材料,严重影响生产质量。
另外,装配式建筑构件制造环节,需要在构件上预留一些孔洞、钢筋,用作后续装配及水电水工,但是由于现场质量管控不到位,导致预留位置相对设计图纸存在偏差,给后续的装配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3.2吊装工序问题
在装配式建筑的装配施工环节,不同构件的装配顺序、流程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一些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对设计图纸研究不到位,导致装配顺序存在问题,影响装配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十分重要的构件吊装环节,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处理好现场吊装设备、人员之间的关系,没有做好工作安排和现场协调,因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现场测量放线存在偏差、吊装高度及位置不符合要求、临时支护不到位等,这会直接影响装配质量,同时会产生一些安全问题。
4提高装配式建筑生产和建筑质量的措施
4.1建立可靠的预制构件生产和制造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业,有效地提高了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不断建立和完善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和建造系统,并建立完整的信息收集系统,使用该系统对零件生产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编制出钢直径和灌浆条件之间的距离清单,有关填充程度和组件尺寸的详细信息,然后,使用激光扫描仪等收集各种数据,并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和交换。其次,有必要根据标准和规范进一步完善控制体系,建立BIM模型,并通过将收集到的信息与模型进行比较,加强生产和施工的质量控制,并应不断改进管理和统计系统,以提高通信和远程通信能力。
4.2保障临时支撑体系到位
在施工吊装的过程中,应当具有合格的临时支撑体系。假如在吊装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临时支撑,预制构件的吊装过程就会存在相应的风险,或许会造成人员受伤,预制构件受到损坏,应当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对应的整改措施。在具体施工环节中,预制构件的类型较多,应当结合预制构件的类型,来选取相吻合的临时支撑。举例来说,针对预制墙、柱,在对其实施吊装前,应当利用钢管斜撑的方式,对其稳定性进行维护,斜撑和地面之间的夹角应当合理,通常为45度到60度,在构件高度2/3以上的位置,选取最合适的上支撑点,假如构件的规格较大,容易出现外滑的情况下,应当考虑将一个短斜撑增加到构件的下部。
4.3高空作业阶段完善外围防护措施
在高空作业的过程中,应当对外围防护措施进行完善。在缺乏外围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就会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立即采取可行的措施进行整改。以便尽可能降低出现事故的概率,能够利用防坠安全平网和安全母索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防御高坠事故的发生。针对临边防护,也要采取一定措施,安全设施禁止乱动,一旦出现防护设施被破坏,应当立即进行维修,保证防护设施的正常使用。可以考虑在预制混凝土梁上的预埋挂点上,来悬挂安全平网,避免出现梁上操作人员出现意外坠落,起到一定的拦截保护效果,全方位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开展,将会大大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稳固性和耐久性,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质量、延长建筑寿命,更有助于保障施工人员人身财产安全。在实践工作当中,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应该转换观念,重视安全管理问题,并从各个施工环节当中提取安全管理要点,有的放矢的制定安全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殷哲.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J].居舍,2019(32):171+193.
[2]葛瑞新.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的分析[J].地产,2019(21):72.
[3]王昂.我国装配式建筑常见问题及发展建议[J].建筑设计管理,2019,36(10):46-50.
[4]程月霞.装配式建筑项目质量管理应用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9.
[5]朱淳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10):94-95.
[6]刘鸿禧.谈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防范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