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
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 2330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实施,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凸显,为此,教师就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更新,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思考而不是将答案直接告知学生。高中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单调性,因此,很多学生都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智慧课堂的方式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活跃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探究中,这样课堂教学也会变得更加容易,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有效。
关键词:智慧课堂;语文教学;有效性
引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各个教学工作者对自身教学理念进行更新,积极构建智慧课堂,而且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智慧课堂奠定了技术基础,使得智慧课堂构建更加方便。但是对智慧课堂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虽然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智慧课堂具有的教学效用,但是如何利用智慧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依然是很多教师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一、构建语文智慧课堂的重要作用
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很多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思路开展教学,学生只需要跟随教师的思路接受教师的灌输即可,但这种教学方式和素质教育要求是不相符的,而且这种形式的教学并不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建智慧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灵活,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全面思考、用发展的想法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逐渐提升。基于此,就要对智慧课堂进行探究和实践,以便智慧课堂发挥出更大的功效。
二、利用智慧课堂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目标所采取的方法。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自身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教学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归纳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能受用。
例如,教导学生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时,很多教师都会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各种建筑图片或视频,并在学生观看时进行语言讲解,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为此,教师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观看无声录像,并让学生一边观看录像一边对录像中的建筑物特征进行讲述,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对比自己的讲述和文章内容有什么不同,然后选择一个学生扮演导游,其他学生扮演游客,由“导游”向“游客”介绍各种建筑特征。
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可以让教学充满趣味,还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对说明文的特点也能更好的掌握,教学有效性自然就会越来越好。
(二)对教师的业务素质进行提升
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让智慧课堂的构建更加容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难度也相应的有所降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素材,如果教师没有自身知识进行拓展,在应对学生提问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不知道怎样回答学生提出的新颖问题、给出的答案不是学生想要的、回答太过死板等等,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会造成时间的耗损,还会影响到教师的权威性。
例如,《荷塘月色》这篇文章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对月色下的荷塘景色进行了描述,但是有些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后却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作者明明是因为心情不好才出去散心的,为什么却有心情对荷塘景色进行赏析,还能用通感来对荷塘美景进行描述?作者当时的心情不应该是沉闷、昏暗吗?”这个问题的提出受到了很多学生的赞同。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心理历程进行分析,一开始作者的心情确实比较沉闷,从文章中的用词中就可以体现,之后作者又想到自己如此苦闷对于社会现状也不能起到什么作用,还不如放松心情,这种心情的转变在文章内容中也有体现,再到之后发现月色下的荷塘景色,在美景的影响下重新燃起希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其它角度了解了作者的心理历程,对文章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深刻。这也充分证明了,要实现建设智慧课堂的目的,教师就要对自身知识面进行拓展,可以利用网络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实,从而可以促使自身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能够利用智慧课堂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确保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建议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对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进行充分尊重,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规划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动手实践,逐渐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思考的习惯。高中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比较零散,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串联,并和学生一起对思维导图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填充,在填充过程中学生才是主要力量,教师只需要发挥组织和指导作用即可,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导图绘制,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掌握,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结语
总之,智慧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自身业务素质进行提升,并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如此以来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更加活络,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也会变得更加主动,课堂教学自然会朝着更有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猛.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34):71-72.
[2]范元旺.新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赜[J].成才之路,2020(33):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