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梦颖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高安市供电分公司 江西 高安 330800
摘要: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主要由自动化配电以及自动化电力调度、自动化发电控制组成。在不一样的环境条件下,人们关于电力资源的使用要求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应当对电力资源分流控制,确保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的优势以及电力系统施工中的常见技术,分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讨论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的有关改进对策,希望能够对有关实践工作有一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不足之处;解决对策;
1.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的优势
1.1智能化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范围,这也推动了电力行业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电力系统的施工实践活动有着比较严格的标准和完善的流程。通过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让电力系统实现更好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不但能够指挥和操作不一样的终端设备,而且也能够以比较快的速度对已经完成的项目开展分析活动,从而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进行评估。
1.2仿真性
互联网技术跟自动化技术的有机结合,能够让电力工程的有关信息和数据被更好的采集、收集和应用。以往的技术管理通常都需要人工作业方式实施,不但工作效率不高,而且也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而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够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而且还能最大化的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以及失误的情况。
1.3动态监控
我国的电力工程在其发展的时候,以往的电力监控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小,而且也会引发一些其他的管理方面的问题。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但能够动态监控系统运行,而且也可以合理的判断发出的指令以及有关的决策。当然,还可以对具体的工作情况进行查看,让有关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发展和处理,进而让损失能够保持在最小的幅度。
2.电力系统施工中的常见技术
2.1基础施工
在电力基础的施工前期准备阶段中,首先应当对有关的图纸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防止发生图纸跟工程建设具体情况不匹配度的现象。当然,对于有关的不足之处和不合理的地方,应当及时进行协调解决。基础施工流程的主要顺序是先开展基坑开挖,然后再绑扎钢筋,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拆模以及回填。在实践活动中,应当重点关注混凝土浇筑。当然,也应当测试混凝土的强度,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能够满足有关的标准和要求。在施工之前,也应当留取试件。对于易性以及坍落度都要进行测定。一定不能把性能不达标的混凝土用于施工实践活动。在支设模板的时候,重点是对立柱的模板的支设,可以通过柱箍让其更加稳定。
2.2杆塔施工
会对杆塔的强度带来影响的主要有杆塔的结构特征以及杆塔的材料。杆塔具备防雷的功能。所以,为确保其抗压强度充分,在选择杆塔的时候,应当保证其安全性和经济性,让后续的维护工作能够顺利实施。比如,预应力混凝土立杆应当选择在平地。在施工的过程中,从杆塔的根部开始挖,也应当对开挖的深度进行合理的把握。对工程建设现场的地理条件以及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在坡度比较大的情况下,应当采取适宜的措施进行应对。完成施工作业之后,也应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防止发生不良的隐患和风险。
2.3架线施工
在输电施工活动中,架线是重要的环节。当前常常会采用开展张力放线法开展挂线和紧线操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要点需要重点关注:在放线作业中缠绕导线的时候,应当让外层的缠绕方向以及导线的方向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也需要合理的把握和控制圈数以及绑扎的方向,然后以具体情况为依据,确定放线张力。在牵引的时候遵循先快后慢的准则,让线路的异常情况得到更好的观察。在开展牵引施工之前,。应当打开张力机,停止运行后,调整尾绳以及尾线的张力,防止牵引线跟导线发生比较大的波动情况;二是在开展紧线作业的时候,首先应当对弧度值进行调整,让弧度值比设计标准值低一点。然后再将弧度值逐步扩大。在导线稳定之后,工作人员再检测弧度值,让其能够在标准的范围之内。
3.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3.1技术水平比较低
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需要更加先进的工艺和技术的支持。我国因为地域比较广阔,各地区的电力工程发展水平也有一些差别。在那些欠发达的地区,随着用电实际需要的逐步提升,应用的自动化技术并不能够让经济发展的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这也会让电能的输送和生产面临着挑战或者没办法达到正常的参数,表现出供需不均衡的情况。另外,我国的自动化技术水平依然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3.2设备性能差、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时候,倘若没有及时更新升级硬件设施设备,就会让系统的使用性能受到一些影响,而且不利于自动化施工。自动化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以电力设备为基础,而各种电力设施设备的功能和价值也会有所差异。倘若没有做好维修或者保养工作,也会让工程的运行受到一些影响,进而让其可靠性降低。对于硬件设备性能不好的情况,需要及时引进一些更加先进的设备,进而让设施设备的运转能够更好地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
3.3人员素质不足
电力系统比较强的专业性,而且跟智能化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所以对有关工作人员也比较高的素质要求。通常来说,有关工作人员不但要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应当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高度的责任意识。然而在实践活动中,有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并不理想。因此,电力企业应当树立更加正确的人才观,通过适当的引进和培养,促进有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
4.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施工的改进措施
4.1定期养护、维修设备
电力系统的管理,其建设阶段跟运行阶段都是比较重要的。对于设备老化的情况,应当定期开展维护操作,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在更加安全的状态下运行。对于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关于专业维修工作人员少、线路老化以及设备老旧等现象,有关行政部门需要发挥出积极的引导作用,跟电力企业积极协商和沟通,委派一些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推动设备有更好的维护工作质量。
4.2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电力系统的运维以及管理、建设都需要人的参与和支持。为促进自动化施工技术实现更好的落实,高素质人才的支持是特别重要的保证。随着人们的用电要求的提升,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促进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是适当的对准入门槛进行提高。对已有的工作人员采取聘任的工作方式,选择那些理论知识更加扎实以及实践经验更加丰富的人员充实到工作队伍中;二是通过对一些技能竞赛或者进修的方式进行应用,让有关工作人员能够得到更好的培训和训练,从而推进工作的实际要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和落实;三是应当对有关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进,特别是奖惩机制以及考核机制,让个人素质以及工作态度都能跟薪资待遇进行结合,从而推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提升。
4.3大力推广新型技术
新兴技术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低压无功补偿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确保设备在更加安全的状态下进行运转,防止发生异常情况而引发的运行成本的增加。二是自动化调度技术,该技术是将电力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融合的产物。三是设备故障检测技术,通过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的识别和监控电力生产设备,然后有机结合有关的生产技术,让生产过程能够得到全面的管理和控制。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给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都有特别重要的关系和影响。因此,应当定期对有关的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让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能够实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毅刚.浅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9(14):190-191.
[2]李凯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3):111-112.
[3]殷海霞.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自动化应用,2019(1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