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宝 王文静
身份证号码:37011219800206**** 身份证号码:23102719810521****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基于此,相关设计人员便应该做到不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强化自身审美水平,以便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城市道路,促进城市经济稳定发展。
关键词:城市交通;道路设计;技术要求
道路交通是现代化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发展不断进步,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各个城市中均加大了城市建设道路。基于目前城市机动车数量也在逐年上升,部分城市交通设施供应不能够达到交通的需求,因此为了可以更好的将交通问题解决,多数城市均实施城市交通规划与布局,以便可以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的压力。鉴于此,本文对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及技术关键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特点
1.1规划性
交通调查过程中需要提前向道路交通两侧的单位和服务商家说明展开调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要对调查工作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对商家和单位进行一定的说明,获得最大的理解,在不影响单位工作和商家经营的情况下做好数据统计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优化的调查防范,根据一些客观实际的问题进行调研访问或者设立专项访问工作,具有针对性的调查走访,保证调查走访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并做好走访记录,对于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负责的单位要落实到责任制,才能保证调研过程数据的准确性。
1.2 复杂性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多个专业,需要在多个专业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够促使相应设计环节的完善性得到满足,此过程中,各专业之间既有相互的关联,又有自身不同的特点所在,因此,城市道路设计复杂性的特点,得以显现出来,只有想办法予以此些专业实现有机性地结合后,促使复杂变简单,促使此些专业的优势都得以发挥出来后,设计环节才能够得以顺利性地开展。
1.3 系统性
城市道路规划的特点体现在系统性这一特征之上,主要是在设计规划的前后期阶段都有不同的可行性报告需要完成,同时还需要业主以及一些单位部门的配合与研讨,最后达成一致的意见才可以通过。道路规划从招标到竣工以及验收,都需要设计部门和质监部门的共同参与,整个道路规划的过程和施工过程要在政府交管部门的合理掌控之中,进而可以达到预期的计划目标。
2 探讨城市道路交通布局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道路布局与规划缺乏长远建设理念
我国部分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布局与规划设计时,仅是做到了解决现存的问题,而未能对城市道路交通长远发展进行忽考虑。譬如,在目前实施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时,仅是对如今车辆中最大载荷作为路面承重载荷的主要标准,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车辆载荷逐渐增加,城市道路便承受不住过大的载荷,进而便会使得城市道路路面出现过早损坏的情况。另外,基于受到资金问题的影响,在实施城市道路建设时,相关配套的管网未能达到实际要求,从而导致城市道路相关功能不完整,若是在雨水较为充足的季节时,城市道路中排水系统未达到相关标准,便会使得道路排水困难,对正常城市道路交通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且长期积水也会使得道路结构受到损害,最终便会降低道路使用寿命。
2.2 道路布局与规划不合理
由于机动车一直都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布局重点考虑的对象,而近些年来随着机动车数越来越多,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现象依然较为严重,同时交通资源占用的也逐渐增多。而若是想要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资源的使用率,在前期道路整体网络布局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城市道路设计理念较多,但是多数设计理念均对城市道路需求与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未能起到重视,进而导致了城市道路整体布局不合理,以及对城市道路实际发展需求难以满足。
3 城市道路设计技术要点分析
3.1 道路设计优先次序
与乡镇地区相比,城市人口密度高,外来流动人口多,行车活动应看做是城市道路设计的关键,必须保证通行安全。作为公共活动空间,城市道路设计包含了更多的因素,为了改变传统的以汽车交通为中心的道路设计理念,综合考虑行人、公共交通、汽车等多种需求,结合各等级道路服务对象的差异,按照道路设计优先顺序,即按照“行人-公共交通-自行车-机动车”的顺序设计城市道路,从而更好地向多交通模式转变,实现城市交通充分融合,推进城市建设。
3.2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平面设计是最重要的内容,设计者必须彻底理解平面路线设计要求,才能确保设计的合理性。您还必须考虑相交纵断面是否影响道路平面设计,从而考虑路线设计和周围环境以及曲面之间的调整关系。在曲线设计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缓和的、半径大的曲线,而不要选择靠背曲线。对于高填方线段,通常可以选取直线设计,有时也可以选取平滑曲线设计。对于道路平面设计,请考虑道路状态和周围建筑性质,以确保符合设计标准。
3.3完善城市道路中相关设施
在平面定线设计中重视城市道路偏角设计是一种重要设计方法,若是在城市道路布局与规划设计时,时间较为充裕,偏角设计影响便相对较小,特别是针对工程难度较大的道路,便一定要将偏角设计好,以便可以保证城市道路整体的工程质量,但是此种道路设计方式对于高等级道路并不适用。道路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需要尽最大程度避免小纵坡的情况出现,同时需要合理的将道路排水系统进行设计,以便可以确保道路排水系统的实用性,降低积水对于道路的破坏。此外,相关设计人员还需要对城市道路超高与加宽等方面加以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将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3.4 附属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目前,部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设计阶段中,过于注重对各条主干路、支路与人行道路的设计,而忽视了对道路两侧各类附属设施的设计。简单来讲,则是主支道路与各处附属设施之间的衔接程度不足,不但没有为过往车辆与行人提供全面性、人性化交通服务(存在一定交通安全隐患),也没有实现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各项功能模块的有效应用。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设计阶段中,设计者要根据不同城市区域的实际交通情况、周边区域建筑的功能属性、不同时间节点下的具体交通需求,以针对性优化附属设施设计方案,最大程度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主支路、人行道路以及各处附属设施之间的关联系数。
4 结束语
在传统的道路设计概念中,社会现状限制了对道路概念的想象,交通工具比现在单一,汽车数量只有少数。但是在现阶段的交通状况下,交通工具逐渐普及到城市,每天巨大的交通给传统的道路带来了负担。追踪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理念及技术重点已成为我们的基本建设理念。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环节,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此过程中,需要各设计人员,能够以设计的原则为前提,切实性地根据道路的实际状况,进而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后,才能够依靠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为推动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曹辉.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城市交通工程设计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20,6(03):144-145.
[2]付晓朋.城市道路交通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2):279-280.
[3]颜艳霞.城市中道路交通和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分析[J].大众标准化,2019(14):45-46.
[4]夏炎.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8):167.
[5]杨俊新.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及技术关键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