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茂胜
身份证号码:37063219700109****
摘要:我国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为之瞩目,在经济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力量,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建筑企业为了谋求长远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从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入手,积极寻求创新与改革的方法,以便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最终的质量符合相关要求,达到建筑企业既定的管理工作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支持,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理论及实践均比我国成熟,虽然建筑行业在我国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可有关管理理论依旧明显滞后。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不仅出现了多种建筑分类,而且朝着精细化分工方向发展。基于这一客观形势,很多建筑企业逐渐意识到管理建筑工程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也相继加深对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研究。
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工作开展的作用分析
1.1 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近些年来,建筑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整个建筑行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很多新兴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式,以便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合理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针对十分复杂的建筑市场环境变化的情况,能够增强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风险得以下降,帮助施工企业获取到更多的经济收益。
1.2 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程度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工作十分关键,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程度,对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有益。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够使建筑企业有关管理人员获得更多管理思想方面的知识,并且熟练运用相关的管理技能,充分发挥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的良好作用,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
1.3 提高对建筑企业相关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率
建筑企业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工作的过程中,要求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引入全新的管理理念,以便编制出合理的管理机制,提高对相关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借助此项举措,能够保证建筑企业相关资源获得科学分配,真正落实不同工作岗位的职责。
2 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2.1 管理水平偏低
现下,我国部分建筑企业中的管理层管理理念过于僵化,有关观念依旧沿袭传统观念,应用低效滞后的管理技术,导致企业管理能力偏低。一般建筑工程具有管理复杂、工序繁多以及规模大的特征。若是单纯凭借人员管理是无法及时找出潜在的管理风险的,极易引发有关风险事故。虽然大部分建筑企业拥有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是能应用于建筑工程的相对较少,而且也没有充分结合建筑项目,在发布与通知信息时大多数采取口头与文件式,严重降低了管理效率。
2.2 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
出于切实提升工程管理效率,确保工程管理质量,则应对现行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由此才能顺应建筑行业发展势潮,较好地满足企业管理与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需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企业所建立的管理体制仍不完善,部分建筑企业未能重视管理体制建设工作,而是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在生产中,即可以明显提生产水平,但依旧没有提高企业管理能力。还有部分企业存在部门人员随意配置以及成本负荷过重等问题,以随意裁剪人员降低人力成本投入。
2.3 忽视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
很多建筑企业十分重视企业施工管理,将大量的人力资源与资金投入在生产模式创新上,可往往忽视最关键的管理模式创新。例如建筑工程在选拔一线施工人员时,未能做到科学的系统化管理,导致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无法满足企业与工程管理需求,不仅会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而且不利于企业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此外,企业在生产中配给大部分资源,忽视在创新工程管理模式上的投入,也直接导致管理模式滞后,管理能力偏低。
3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策略
3.1 做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创新工作
作为建筑企业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做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创新工作可谓十分关键。借助此项管理举措,对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控的质量和安全非常有利,有助于凸显出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的有利优势。具体来说:注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准备时期的管控创新工作。处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准备时期,需要结合施工合同中所设置的既定目标,科学编制具体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案。其中无论是施工的位置、时间,还是施工现场环境等均为考虑的主要因素。在科学设计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要求有关施工人员做好图纸技术交底工作,细化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规定,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作得以有序进行。强化针对施工材料的管控工作。采购施工材料的过程当中,需要符合相关规定,保证供应商资质证书是完整、符合要求的,进行购买的建筑材料应该具有相关出厂合格证与使用说明书等文件。针对那些特殊的建筑材料来说,例如,在精度方面要求很高的水泥、钢筋等材料,其进场以前应该做好抽样检测工作,只有那些经过检测合格的材料,才能允许运用到施工过程当中。
3.2 加大建筑工程技术创新的力度
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依靠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有序开展,以便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效果,使得施工的质量满足相关的要求,从中得到更多的经济利润。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属于其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有助于建筑工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对比其他的行业来说,建筑行业一直以来给人技术较低的行业印象,因为参与工程施工建设的人员在管理思想、文化学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再加上建筑企业相关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干扰,导致大部分的建筑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并不到位。所以,建筑工程企业应该重视施工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通过构建科学的技术管控制度,定期组织有关工程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有关人员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的水平;同时参考建筑施工企业具体的状况,加快新兴施工技术、材料以及设备的研发速度,并加以有效推广和应用,逐步打造出核心产品,有利于达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工作既定的目标。
3.3 注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创新
一般来说,建筑企业负责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部门是财务部,不过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进行经济成本管控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相关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管理,而且还要求工程项目施工部门与参与到其中,注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创新。一方面,建筑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做好工程经济成本的核算工作,及时明确盈利点,同时结合建筑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完成对建筑企业项目支出情况的有效管理任务;另一方面,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部人员需要强化工程施工当中的经济成本管控工作,规避出现并不必要的浪费现象,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达到有效控制工程经济成本的目的。针对建筑企业不同部门进行申报的材料信息,要求工程项目经理签字之后,才能得到相应的资金,规避产生越过项目经理由财务部领取资金的情况出现。建筑企业进行工程成本管控的时候,需要有关财务部和施工项目部之间的有效结合,以便帮助建筑企业获取到更多的经济收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建筑工程建设开发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管理,其水平与效率直接关乎着企业所得的经济效益与工程项目质量。但受限于各方面因素,致使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不足与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行业发展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路径的简要分析,旨在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云飞,方发齐,邱俊,张慧.中建三局二公司作业行为安全管理模式创新[J].企业管理,2021(01):92-93.
[2]赵奇,郭运宏,杨玉珍,陈丽培,罗青.蔗糖浸种缓解玉米幼苗铜胁迫及其生理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J].核农学报,2021,35(03):753-759.
[3]周莉.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J].中国设备工程,2021(02):222-224.
[4]马文娟.建筑工程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四川水泥,2021(02):168-169.
[5]马聪,侯建宏,姚晓娟,仇春婷.科研院所改革优化用房管理模式与措施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