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药冷库建设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期   作者:陈杰文
[导读] 随着冷链医药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
        陈杰文
        云南白药集团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500

        摘要:随着冷链医药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医药冷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冷库建设及硬件配套的完善就变得更为重要。冷库建设不仅要满足医药行业相关规范的要求,还需考虑库房温区的划分、制冷机组供电方式的稳定性、冷库整体的保温性能等重要指标。同时,还要解决冷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如地面不耐用、消防水系统结露漏水、照明易损坏等问题,来提升冷库的可用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医药物流;冷库建设;物联网技术
        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冷库始建于2009年,冷库容积约3000m3,于2011年投入使用。为满足公司不断增长的冷链业务的发展,对现有冷库进行扩容升级改造。冷库改造项目于2020年12月完成并投入使用。改造完成后公司冷库容积近7000m3,冷库温区覆盖2-8℃、0-5℃、0-4℃、-15~-25℃等范围。
        新冷库不仅满足了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引入了智能化的管理手段及物联网技术。冷库改造项目不仅很好的解决了传统冷库运营中存在的一些难点痛点,而且引入了现代化的技术,融合了大数据管理等一些先进的理念。依靠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能更好的保障冷库的安全、稳定、高效。目前我公司在用冷库存在的问题及改造项目中采用的优化工艺:
        1、冷库地面开裂且不耐磨。
        冷库地面由于温差原因,易出现开裂的情况,特别是新老地面的结合处。耐磨层开裂后,导致地面到处坑坑洼洼不平整。因为冷库的特殊性,地面修复工作难以开展。
        本次改造耐磨地面施工采用了新的工艺,而且重点关注了地面的保温、防潮工艺。新旧地面搭接处不仅增加保温处理、植筋工艺,还进行了切缝处理。冷库投入使用至今,地面性能远远优于旧工艺下浇筑的耐磨地面。
        地面构造做法如下(从上到下):
        A、200厚钢筋混凝土层,其中包含了195厚的钢筋混凝土和5厚的混凝土同时添加金刚砂和固化剂,其中钢筋混凝土层为12*200钢筋双层双向做法。
        B、PE防水隔汽层(0.1mm基本不占用高度)。
        C、冷藏库2-8℃地坪保温材用挤塑夹心板(XPS)B1级,50mm*2二层拼缝链接铺设.(挤塑夹心板总厚度100mm)。考虑冷冻库温度较低,建议冷冻库-10—-25℃地坪保温材用挤塑夹心板(XPS)B1级,50mm*3三层拼缝链接铺设.(挤塑夹心板总厚度150mm)。
        D、PE防水隔汽层。


        E、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F、1.5厚高分子防水卷材,四周上泛500
        G、100厚C15混凝土垫层
        H、夯实素土
        2、冷库机组供电单一且设备无备用机组,应急时间不充足。
        原冷库只采用了一路市电加发电机的供电方式,市电停电后需要尽快用发电机供电。且设备故障后无备用机组,只能对该冷库内货品进行移库应急处理。
        冷库改造项目中,每个库房内都配备了独立的主/备机,且主/备机采用独立的双市电加发电机的供电方式。当主机的市电停工后,还能保证备机能正常运行。当备机市电停供后,主机亦能正常运行。
        3、其它优化改进。
        消防喷淋系统采用了预作用系统:冷库中的喷淋系统管道中充注的是压缩空气,这样就解决了喷淋漏水及结冰的问题。焊接件更换不易:电磁阀等易损件焊接处采用螺纹连接,易于更换。库区照明设施全部采用欧司朗品牌的冷库专用LED照明设备,不仅照度能满足使用要求而且照明设施安全稳定。
        现代化的企业离不开现代化管理,更离不开现代化的技术。本次冷库改造中也融入了一些现代化的技术与当下比较热门的物联网与大数据的概念。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与理念来指导我们更好、更高效的开展工作。
        1、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硬件设备的可视化管理。
    设备控制系统是基于西门子S7-1500PLC开发的,配合西门子的Wincc组态软件实现了可视化管理,在管理系统上能显示相关硬件的实时参数与实时状态。包括制冷空调设备内/外机:压缩机、风机、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池阀等器件的状态参数;温湿度探头的实时数据;硬件设备运行或故障等等。通过与硬件检测仪的通信读取其相关参数、状态,来确认库区内是否存在制冷剂泄漏的情况。接下来还会在管理系统中接入“智能楼宇系统”来实现冷库区照明的实时监测与控制,实现提升门、升降平台等设备的实时状态监测与远程控制。接入“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冷库区的安防可视化。通过物联网技术打通冷库这个小世界的一切事物,来实现冷库的万物互联及可视化管理。
        2、移动端远程监测、控制,异常情况短信预警与电话报警。
    基于物联网技术,我们搭建了物联网平台下的移动端设施设备的远程监测与控制。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冷库设施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测及远程控制。通过预先设置的预警与报警规则,报警系统可以根据故障类型自主选择短信或电话报警来告知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通过报警信息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设备的实时情况,及时处理设备异常。依靠物联网技术不仅降低了成本与风险,还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应急能力。
        3、采集归档硬件的能源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后服务于日常管理。
        能耗管理系统采集归档设备的能耗数据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能够指导我们做好节能减排工作,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通过对能耗数据的分析及实时能耗状态的监测,可以推测设备的运行情况。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还可以为后续的改造提供诸如设备选型、冷量匹配、能耗管理等技术支持。
        本次冷库改造项目,不仅解决了冷库在以往使用中一直存在的一些痛点。而且,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项目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10.人民出版社.2010
[2]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陈杰文(1988-02),男,汉族,籍贯:云南大理,当前职务:设备工程师,当前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现代化医药物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