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治国
济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疃里镇人民政府 山东济宁 272415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带来的经济收益占一定的比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与健全,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效率。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农村的大量劳动力流失,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水平。基于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当前农业体制的变革,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应用的重要性,并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培育,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经济发展;?作用
1新型经营主体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1能够全面促进农业经济规模的扩张
就目前的形势分析新型经营主体能够全面促进弄个也经济规模的扩张。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专业大户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其经营模式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提高农业经济规模的扩张效率。同时,大多数家庭是农业发展中的主力,农业发展的规模性越来越强,并且营业额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
1.2农业经济经营模式日益丰富
新型经营主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经济经营模式的多样性。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对新型农业主体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根据实际发展的情况对经济经营模式进行全新的变革,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同时,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体系开始使用“农业企业+农户+农业合作社”的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降低了用户面临风险的可能性。
1.3加快了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
新型经营主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从长远的角度看,新型经营主体能够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进而实现农村利益联结的目标,有效提高了农村农业发展的速度,扩大了农业发展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服务组织的建立,并保证农业的发展朝着专业化的角度发展。此外,农村农业经营模式的扩大,实现了农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化,有效拓宽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对其进行了合理的改革,有效推动了我国农业规模化的发展,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2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土地问题分析
现阶段,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土地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农村地区在进行土地流转时表现出比较突出的随意性,很多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识程度不足,没有认识到土地流转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对土地出租时,农户的合同意识不足,以口头协议的方式将土地进行出租或者转让,导致农户的经济利益受到影响。同时农村地区每户家庭拥有的土地有限,因此,土地流转的规模相对较小,不利于土地的集中管理与经营,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集中化发展,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此外,农村地区在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土地流转的程序存在很大的问题,流转程序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很多农户认为关系比较近,在进行土地流转时往往采用口头协议的方式,一旦出现问题,没有相关的法依据,增加了农户之间的矛盾。
2.2资金问题分析
近年来,农村地区土地承包租赁的租金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基于这种现状,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金问题必然严重影响新型经营主体的建立。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农户没有制定合理的资金筹措方式,导致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多种不同的问题,不利于经营模式的扩大。新型农业资金筹措难度的增加也会影响新型工业主体资金筹措的难度,导致农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相比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的情况,我国银行针对农业发展贷款的门槛相对较高,并且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标准供农户参考,导致贷款无法顺利进行。此外,我国针对农业设立的保险项目比较少,农业保险的涵盖范围比较窄,不能保障农户的大部分经济利益,从而导致资金问题进一步增加,不利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利用。
2.3管理问题分析
新型经营主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问题还表现在管理中。第一、农村经济体制发展建立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并没有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明确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认定标准以及规范,从而导致农业经营的规模以及数量无法得到合理的统计,严重影响农村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建立。有些农户虽然认识到了土地规模与数量确认的重要性,但是内有具体的标准可以参考,无法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具体作用。第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的过程中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但是,分析扶持政策发现政策中存在很多的盲区,不利于新型经营主体应用水平的提高。同时,农户具体情况的不同政府应该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而不是统一扶持的标准以及方式。
3农业经济发展中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对策分析
3.1强化对相关机制的完善
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强化相关机制的完善。结合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等,相关单位必须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与教育工作,保证经营主体能够明确自己的义务,从而构件出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同时,相关机制建立时,管理人员应该发挥自身的管理与监督力度,保证市场体系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以及有序性。此外,就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土地流转制度进行完善,并对土地流转框架进行合理的优化,做好土地使用权的变更,保证农户的切身利益。
3.2强化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制定扶持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视,并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启动转向扶持资金。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对扶持政策进行合理的调整,发挥扶持政策的真正使用效果,提高扶持的质量。同时,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正确引导农户,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认识,有效的对产业链进行延伸。
3.3强化监督和引导
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必须强化监督与引导的重要性。根据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督与引导策略,并保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识到经济发展新模式应用的重要意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并构建出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机制,有效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农业发展目标的不合理问题以及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此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降低财务管理中面临的问题,确保企业的运营不出现任何问题。维护好市场的正常秩序,保证农产品的交易正常进行。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应用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户的收入,保护农户的合法权益不受影响,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孔祥智,楼栋,何安华.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必要性、模式选择和对策建议[J].教学与研究,2019,34(01):139-146.
[2]?高圣平.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农地产权结构的法律逻辑[J].法学研究,2018,36(04):176-191.
[3]王睿,周应恒.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扶持研究[J].经济问题,2019,22(03):95-103.
[4]陈淑玲,侯代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农村地区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9,12(07):130-132.
[5]刘婷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困境与金融支农改革路径[J].农村经济,2018,24(03):173-177.
[6]鲁钊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福利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3(06):14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