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幼苗期的抚育技术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期   作者:吕开山
[导读] 本文根据落叶松的生物学特性,阐述了种苗特性,
        吕开山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有限公司四屯林场  150932
        摘 要:本文根据落叶松的生物学特性,阐述了种苗特性,幼苗生长过程,培育丰产壮苗的技术要点,为培育出优质落叶松壮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落叶松;种苗特性;育苗技术
        1.地块改良
        育苗地块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壤肥沃疏松通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大豆茬口的休闲地为宜。在低洼地块育苗,播后发芽迟缓、出苗不齐。出土后色泽不正、发锈、子叶色浅,种壳不愿脱落,子叶不宜伸长,抗逆性弱,易发生立枯病,出生叶少且生长慢,侧根少,初期生长迟缓需要改土。地块改良在秋季进行,施入细河沙、草炭。每年秋季深翻达30厘米,秋做床,上足腐熟的农家肥5吨/亩左右。使土壤疏松不板结。调节土壤 肥力和通透性。选地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地,中性或微酸性为宜。可连作或在针叶树茬上播种、移植。低洼地或黏土地不适于红皮云杉育苗。地选好后于秋末深翻(25cm)一次,第二年4月下旬再耙一次。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5000g。4月下旬做床,床面高出步道20cm,床面土细碎平整,无积水坑。
        2.播种
        适时播种是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适宜的播种期:春季当土壤5cm深处的地温稳定在10℃左右时播种;根据当年生苗喜群生,死亡率较大的特点,可条状宽幅密播;每平方米播种5行,播种幅15cm,幅边间距5cm。播种前一天如床面干燥,要浇透底水。一般用播种框播种,用过筛子的腐殖土覆土,覆土厚0. 5cm,随覆土随镇压,然后覆盖苇帘,保持床面湿润。播种后4~6d开始出苗,出苗1/3~1/2时,可把粗4~5cm的小杆顺放在床的两边,把苇帘子架起来,幼苗出齐后于傍晚或雨后把苇帘子撤掉。
3.幼苗的特性
        幼苗出土萌发,同态发育。种子萌发出土较整齐,蹲苗期短,速生期长,高生长出现在夏至前后。苗木质量的高低和苗高生长量的大小,取决于速生生长期内,土壤的水肥条件和管理的集约程度。当年生的壮苗有多条侧枝,做为衡量苗木品质指标和分级的依据。(1)生长初期。从4月上、中旬的撤防寒物开始到5月中、下旬芽全展开,开始长出新茎轴的时期,约30~40d。这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撤防寒物、打药、灌溉、预防晚霜害。(2)速生期。从5月下旬苗木开始长出新茎轴生长速度下降,形成顶芽时期。2-0年生苗, 1-2年生苗和2-2年生苗8月中、下旬形成顶芽,水、肥条件差的苗床,有提早形成顶的现象发生: 1-1年生苗和2-1年苗, 7月下旬形成顶牙。(3)苗木硬化期。从形成顶芽开始到10月上旬苗木茎轴、茎和根系生长停止;进入休眠时期。这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苗木木质化,做好越冬管护,提高保苗率。
        4.各个时期苗木的物候与管理
        出苗期是从播种到种苗出土并脱去种皮为止,包括种子开裂、生根、抬头、甩叶等过程。刚出土的小苗幼茎为果红色,逐渐变为绿色,一般历时10天以上。幼苗期是从初生叶出现到第一层次生叶形成为止,一般历时20天以上,若出苗后遇到长期低温会拖长幼苗期,甚至会形成早期休眠现象。此期的生长特点是,地上器官生长慢,根系生长快,从侧根出现到长出多条侧根,根系的密集分布逐渐向深和四周扩展,继而促进地上部的生长由慢而逐渐加快,直至进入速生期。

此期幼苗虽已进入自养阶段,但苗小幼嫩,根系分布浅,制造营养和吸收养料的器官少,是苗木生长过程中抗病能力最弱的阶段,又处在气候条件多变的时期,幼苗的损伤率最高,故又称为保苗期,是决定苗木单产的关键时期。在育苗措施上,要注意防止低温冷害,高温灼伤和病害等自然灾害。速生期是指当气温和地温稳定在20℃以上时或苗木长出第二层次生叶时开始,一直延续到苗木高生长停止,是最长的一个物候期。该期是提高苗木质量的关键阶段,苗木对水分、养分、光照的需求日益增大,育苗措施重点是水肥管理和除草工作。生长后期是指从苗木高停止生长到根系生长结束为止,历时20天左右。此时气温开始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苗捎开始打旋,形成了顶芽,继而叶子变黄脱落,生长期结束。主要的育苗措施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控制土壤水份,加速苗木的木质化。
        5.浇水措施
        用固定管道式机械喷灌。出苗期一般20天左右,要少浇、勤浇。当苗木长出第二轮真叶时进入速生期,此时气温逐渐升高,蒸发量加大,浇水量也需加大,适宜早晚浇,浇透。这个时期要仔细观察苗木生长和土壤含水量情况。若苗木老叶深绿,新梢叶鲜艳并呈毛笔尖状向上显示生长旺盛。若新梢倾斜,颜色不鲜艳则说明气温高,光照强,未能及时灌水的象征,要大量灌水,一次灌透,才能恢复苗木的正常生长。若苗梢由倾斜而散开,呈平头状,表明较长时间内水份不足,继续缺水,则会在苗梢由叶间的苗茎尖端,逐渐形成顶芽。先呈绿色,逐渐变为黄褐色出现夏休眠。此时要采取连续灌水与追施氮肥的综合措施,强迫其恢复生长,否则会影响苗木质量。若土壤温度超过30 ℃以上则需及时浇降温水防日灼伤。生长后期要少浇、停浇 。促进根系发育和苗木木质化。
        6.除草措施
        落叶松是生长期长而生长势弱的植物,而杂草是生长期短而生长势强的植物不及时除草,苗木的生长必然受到欺压降低质量。在播种后及时用24.5%的果尔100-120ml/亩,45ml/亩药液量进行土壤封闭。苗木拔节后,本着杂草“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人工除草4-6次,确保苗木生长空间水、肥、光的充分利用。追肥措施:为提高苗木质量,可进行适时适量的追肥。经常细致地观察苗木生态现象为追施某种肥料的依据。
        7.病虫害防治措施
        虫害主要是地老虎和蛴螬。播前用甲拌磷5公斤/亩施入土中,播后若仍发现有虫活动则用敌百虫拌毒饵诱杀。速生期内发现蛴螬活动可派有经验的工人人工捕捉,是根治的方法之一。幼苗期病害主要是立枯病。以预防为主,播前用五氯硝基苯+代森锌7-10克/平方米拌细土进行严格的土壤消毒,苗期要7-10天喷一次灭菌药剂,常用的有多菌灵、敌克松、近年来菌毒速杀的效果不错。若发现病情,马上清理病苗儿拣出销毁并在局部用1%硫酸铜10kg/10平发米浇灌,15-20min后清洗苗木,以防病害的继续发生蔓延。
        8参考文献:
        [1]. 房田甜,李涛,吴玲,紧抓幼林抚育 确保植绿成荫[N].中国绿色时报. 2010.
        [2]李振平.浅谈幼林的抚育管理[A] 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 2002.
        9作者简介:吕开山:  男 出生于1986年6月21日,本科学历;工作单位: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有限公司四屯林场; 职务:营林技术员 ;邮政编码150932,职称:林学工程师 。主要研究营林生产和科研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