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2月   作者:何小瑜
[导读]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利益相关者的识别是项目走向成功的基础。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按照城市湿地公园生命周期四个阶段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识别分析,并定义了政府方、建设方、项目运营方和社会公众四方核心利益相关者,为下一步开展项目策划和项目评价提供了依据。

南京扬子国资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何小瑜

摘要: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利益相关者的识别是项目走向成功的基础。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按照城市湿地公园生命周期四个阶段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识别分析,并定义了政府方、建设方、项目运营方和社会公众四方核心利益相关者,为下一步开展项目策划和项目评价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  利益相关者  利益诉求
        一、前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惠及数亿人。目前我国正在紧密构建国家级、省级和城市级三级体系的湿地公园。截止2018年,我国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已有57处,基本涵盖了主要的湿地类型,并以河流、湖泊和人工湿地为主。66.67%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地级市,而一、二线城市仍较少。因此未来城市湿地公园项目投资空间前景十分广阔。据中商研究院报告估计,每年全国用于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财政性投资规模大约2000亿元,且每年都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
        而研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有助于推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利益相关者是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指以此为研究对象的思想集合。。
        二、相关利益者识别
        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利益者从不同角度有不同划分方法,而且对于利益相关者定义需要进一步明确。
        城市湿地公园的利益相关识别可以从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阶段上尝试进行识别。本文认为可以将城市湿地公园项目阶段划分为项目策划阶段、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建设阶段和项目运营阶段四个部分,从而更好界定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公共项目运行流程。
        但就利益相关者的概念,目前学界并无统一规定。最为权威的属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所提出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主动参与到项目管理当中的个人或群体,或者受到项目结果影响、并能够影响项目成果的个人或群体。因此从这一概念出发,对于城市湿地公园利益相关者要求具备几个要素:
        (1)要求具有参与的主动行为或意愿的个人或组织。利益相关者无论自身或相关利益大小,必须能够自主采取行动直接或者间接来影响项目的推动或实施,表达出自身的利益诉求。
        (2)要求项目建设影响其利益。这种利益可能是负向收益,也可能是正向收益(也就是有的受损,有的受益)。
        (3)利益相关者诉求能够影响项目推进。利益相关者要求通过自身诉求或行动,使项目充分考虑其利益诉求。
        三、相关利益者诉求
        因此,按照上述阶段和概念界定来看,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有:
        (1)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城市湿地公园的主导者,涉及到项目前期策划、项目建设的各个审批环节或者作为项目监管者参与其中。



        (2)项目业主。在中国目前的投融资体制下,许多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都是委托当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项目业主进行代建的,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项目业主或建设方或投融资平台应当是政府职能的延伸。
        (3)项目施工方和服务中介。作为城市湿地公园的重要服务者,主要按照政府意志安排提供项目专业服务或施工服务。
        (4)项目运营维护方。在项目建设完成以后,交给政府指定的运营主体进行管理,负责公园的日常维护。
        (5)城市居民。主要是城市当地居民和受影响的拆迁户。城市居民会对湿地公园的建设进度、建设位置、建设规模、建设效果、生态科普教育有一定要求,特别是对于公园优惠政策、服务内容、环境改善、生态教育功能发挥等都有较大诉求。拆迁群众作为最直接的影响主体对于城市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也有较大话语权。
        (6)游客及环保组织。作为外部的主体,主要是对项目效果有一定诉求,包括景观改善,污染控制、生态环保教育等。
        (7)其他利益相关者。比如金融机构、咨询机构、上级管理部门、媒体等。基于各自的目标,都可能会对项目的建设形成一定作用和影响。
但上述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范围和利益关切并不相同,核心利益关切主要是政府方、建设方、运营方和社会公众。
        (1)政府方。主要包括了地方政府及相关政府部门。这四方当中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和决定性力量,
        (2)建设方。主要是指地方投融资平台。地方投融资平台企业一般代政府行使项目业主职责,承担项目资金来源、项目组织、项目管理职责,重点对于项目投融资、项目进度、计划、安全、质量进行管理。
        (3)运营方。城市湿地公园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要依靠政府的持续投入,也有依赖于专业的项目运营载体。运营载体通过自身在生态保护、公园维护、服务内容创新等方面的运营,能够持续创造和提升湿地公园价值,成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4)社会公众。包括了城市居民、周边居民和拆迁居民及游客。其利益诉求虽然各有侧重,但是对于公园的服务、价格、科普等都有一定要求,社会公众能够最大涵盖这种概念。
        四、总结
        城市湿地公园的利益相关者识别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推动项目进展的关键要素。只有准确识别项目相关利益方及诉求,方能更好根据各方意见形成项目策划方案、建设方案和运营方案,从而达到政府、社会、企业多方共赢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慧聪.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
[2]李凯、沈雯.政府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8(1):3-5.
[3]乔耀章.行政学中国化过程中的学科发展与绩效方法体系[J].上海行政学院报,2015(2):46-47.
[4]满莉.城市湿地公园PPP项目绩效评价理性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65-66.
[5]谢琳琳.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绩效机制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