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阳光--小学语文教学浅谈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月   作者:徐巧兰
[导读]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需要长期不断的进行学习。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语文学习会更加的深入,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也会迅速的扩大和提高。所以教师要把握住这一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再采用一成不变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也不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教师要努力打一个阳光课堂,让学生可以更好开心的学习。

徐巧兰   湖北省蕲春县第七实验小学  湖北  黄冈  436300
【摘要】语文知识博大精深,需要长期不断的进行学习。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语文学习会更加的深入,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也会迅速的扩大和提高。所以教师要把握住这一时期,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再采用一成不变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也不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教师要努力打一个阳光课堂,让学生可以更好开心的学习。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堂阳光;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5-116-01

        引言:
        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氛围大多枯燥无味,学生对课堂学习没有兴趣,加之语文知识较其他学科复杂繁多,更加考研学生的专注程度,这也就使得许多学生的课堂学校效果不理想,对学到的只是也无法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就要改变教学方式,努力打造一个阳光课堂,让学生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用环境来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
        语文教师若想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让教学课堂可以充满阳光,进而在语文课堂中进行高效性的教学,首先就需要全面掌握语文教学内容及具体的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注意要将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针对这一情境中涉及到的语文知识,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以此加深学生对涉及知识的理解程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静夜思》这篇课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内容的PPT,先利用PPT对学生进行一个课前引入以及提出几个引入问题,如: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是怎么样的等,让学生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的教学上。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静夜思的相关视频片段,一方面可以创设有关静夜思的情境,利用情境可以很好的带动学生的情绪,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思维也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1】。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课堂教学的气氛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与学生产生课堂互动,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教师在发起课堂互动时,要注意营造合适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营造课堂教学的气氛。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度,进而增加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到《开国大典》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一个相关的PPT,再为学生展示一些当时的情景图片,随机选择几名学生提问,对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紧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带着这些感受,去观看有关开国大典的相关视频。在视频播放完毕后,让学生互相进行交流,讨论自己现在的感受或心情是什么样的。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引导,如:当时的中国国情是什么,读完这篇文篇你有什么感受与,你心目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可以在良好气氛的烘托下,更好的对课文进行感知,另一方面,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
        三、增加师生互动,形成和谐友好课堂
        传统的教学课堂都是由教师主导的,教师拥有课堂绝对的领导权和指挥权。由于受到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会在课堂上持续地进行本节课内容的教学,缺乏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意识或行为。但适当的课堂互动不但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还会让学生感受到轻松和愉快的氛围,形成和谐友好的课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再采用不停讲解的方式,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教师在进行《我家的小狗》这节课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问学生们是否喜欢小狗,为什么会喜欢小狗,自己的家中是否有小狗,小狗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自己喜欢什么样子的小狗,。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先进行简短的交流,再通过举手的方式,随机选择几名学生进行回答。同时,教师还可以选择几名学生,让学生把自己心中喜欢的狗狗的样子画在黑板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小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小狗各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最后再进行课文的仔细讲解。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产生互动,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良好的课堂互动,有利于形成和谐友好的课堂氛围,让教学课堂充满阳光【3】。
        四、 利用微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大多采用教师不停讲,学生不停记的方式,这也就导致课堂学习氛围不佳,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但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弥补教师原先教学方式中存在的而不足。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进行提升课堂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进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在讲授这一节内容前,录制一个有关本节课的引入微课,在引入微课中,教师可以对本节内容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等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同时要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在正式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就可以对课文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其次,为了帮助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关问题,如:作者描述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子的,读完课文都可以得到那些信息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阅读。教师在微课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引导。提醒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以及仔细阅读课文来找寻问题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预习,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推行,小学课文教学的方式也要紧跟政策步伐不断进行改变和创新。教师要让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一种模式,一种理念。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有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其次,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情况以及充分研究教材内容的前提下,选择形式多样,合理的教学方式去进行教学。改变传统课堂枯燥无味的形象,努力将课堂充满阳光,让学生可以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最后,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变,以更贴合学生的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额师生关系,而且还有利于课堂的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海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阳光——小学语文快乐教学浅谈[J].课外语文,2019(12):17-18.
[2]李秀琴.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阳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2018(10):91.
[3]张景慧.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谈如何把素质教育落到语文教学实处[J].考试周刊,2009(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