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引领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月   作者:黄春洁
[导读]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整个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是指青少年发展和成长所应具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具体到每一个学科,又有所不同。就高中语文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有“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这一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适当优化教学策略,使课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黄春洁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实验中学  537700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整个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是指青少年发展和成长所应具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具体到每一个学科,又有所不同。就高中语文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有“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这一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适当优化教学策略,使课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5-089-01

        引言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体的提升,而且还能加强其在社会中的团结意识,为祖国的进一步发展积极的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增强其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共享意识,而且还能提高其鉴赏美的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极为重要。
        一、融合题材,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技能
        文章不同,对于学生的阅读技能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尤其是一些文化类、情感类的文章内容,自身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理论性,对于学生的影响程度较为有限,如何突出教学重点,还能加深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借助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知,增加学生的阅读技能,需要对阅读文章进行有效的审阅和筛选。针对文化类的、情感类的阅读文章,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必要的联想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这类题材建立一定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深化题材内容的相关知识的教学,将这些词汇、构架、核心宗旨进行重新梳理,让学生自行阐述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感受,进而实现对于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少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理解,是走马观花的学习效果,这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另一方面,对相关知识没有形成思维定势,没有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不懂的题材或者不好解读的内容,可以将相关知识构架,进行有效重组,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又可以提升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科普知识文章时,对于某些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学生可能无法掌握,通过原词重组的形式让学生深化对于这些词句的使用能力。类似的提高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句子扩展等。让学生用所要学习的表达技巧进行扩展,完成对知识的掌握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进而全面促进学生对于陌生文章的理解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对于陌生文章的畏惧心理,进而影响相关内容的理解。将题材的主干进行剖析,从而让学生应对自如应对陌生的文章体裁,逐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助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



        二、结合多种方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阅读中,一些文章是需要进行思考的,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进步,通过语文中的朗读阅读,交流和讨论,可以帮助同学们在学习中加深理解和感受,同时加强自己的分析能力,使其能够对一篇文章的脉络迅速了解,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快速掌握。
        例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大家能够对所学的文章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理解,弄清楚问题的实质,比如在教学作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抛出一个题目《热爱》,让大家根据这个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先让同学们了解清楚记叙文的概念是什么?剖析题中涵盖的信息都包括什么?题目当中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意思?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够让同学们很快掌握写作的要领明白要深入分析每一个要素,并且根据联想的要素进行写作,比如热爱,就是表现喜爱,基本的可以有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热爱旅行等等;老师可以引导同学们根据所学的课文找到相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参考,比如《热爱生命》中表达对生命的热爱,比如《我有一个梦想》中表达对梦想的热爱等等;让大家通过参考其他文章的写法任意写出属于自己的风格。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其写作中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三、培养学生语言构建能力和应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和应用能力。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知识主要用于对学生语言结构和知识框架构建能力的训练,老师在讲解语文课本知识的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与理解能力,在课堂中需要充分的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老师要给予其及时的引导,使其对所讲知识的内容进行自主的学生与思考,然后结合老师讲解的相关知识,对文章中的内涵思想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探索;其次,阅读文章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可以让学生对课外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大量的文章阅读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能力及思考能力,而且还能有效的锻炼学生对语言的组织结构能力;而文章写作有利于锻炼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由于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而写作又是需要建立在课本相关知识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和对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整改与美化,然后利用抒情、议论或者表述等写作方法将写作的内容描述出来,为此,老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进行着重的考察,然后根据个人的写作能力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此外,写作还可以考察一个学生对于不同主题的思考能力、语言知识体系以及构建文章结构的能力,因此,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语言构建能力和应用,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语文老师要注重将课本知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需要高中语文老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转变以往的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手段,着重的培养学生深挖高中语文素养中所蕴含的思想与内涵,随着学生文化水平及思维意识的提高,进而得以迅速的成长,以便迎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模式,为其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伍永兵.论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课外语文,2020(28):99-100.
[2]张琴兰.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J].新课程(下),2019(12):246.
[3]黄洁.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在新课程教学中体现探析[J].新课程(中学),2019(0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