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 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汪清涛
[导读] 高中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深度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基础上的理解性的学习,它强调学习者要有创新性地学习新知识,把它们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上进行有创新性的学习,从而帮助优化问题、解决问题。深度学习是不断的鼓励学生主动地探索、反思和创造。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第一中学  汪清涛   241000

摘要:高中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深度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基础上的理解性的学习,它强调学习者要有创新性地学习新知识,把它们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上进行有创新性的学习,从而帮助优化问题、解决问题。深度学习是不断的鼓励学生主动地探索、反思和创造。它很好的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关注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教师引导     培养能力
        随着新高考的慢慢推行,高考复习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逐渐取代了过去传统的被动式、灌输式学习方式。但是在不少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仅仅解决了比较容易理解、相对简单应用的一些题目,没有或很少涉及高难度和灵活的思维的训练,更谈不上深度学习。那么,深度学习具体应怎样去做呢?
        一、所谓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创新的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把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在众多思想中进行联系,并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并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我们可以把深度学习理解为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它强调学习者创新性地学习新思想和知识,在原来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应用中来,从而帮助我们发现、解决问题。深度学习的前提,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
        二、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简单对比:


  
      三、引导学习者将想法与以前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
        从我们教学的实践中证明:只有当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上,而且又深于旧知识时候,是人类最感兴趣、最有求知欲的时候。一个人在学习新知识以前可以以旧知识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教学工作,这样对于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深度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每学期刚开学时,学校老师、班主任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充分了解了一些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把对本学学期学习有非常大影响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强调,唤起学生的记忆,我们教师就可以在一些资料上找了一些对上学期知识回忆的有帮助的题目给他们做;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通常以以前学过的知识为引入,让学生感觉水到渠成,不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还提高学习效率。作为老师的我们,可以提倡下面的一些做法:
        (1)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就是指知识系统的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反思。深度学习就是提倡要把新学的知识纳入到原先学习的知识体系中去,使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孤立的、零散的,而是系统的、有体系的。而且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若课本上的知识差不多的话,可以相近的内容一并归纳。同时,对于重新学习的的知识系统要重新审视、甄别、检验,以便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2)问题再问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针对性的问题是思维的推进器。只有学生存在针对性的问题,才能谈得上课堂的深度学习。对于一堂课,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学习过程中有哪些困惑?课后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问题?这些都是针对性的问题,是学生想象力、求知欲、思维力的来源。     
        (3)创新学习   深度学习重视学以致用,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学以创新,懂得知识的迁移运用,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及现实问题。否则学习就只是简单的、机械的、肤浅的记忆、复制、强化的过程,仍属于浅层的学习。
        (4)发散思维 深度学习倡导多角度思考问题,就是让学生围绕开放性问题各抒己见、据理力争。学生的潜能被发掘,思维被激活,心智的火焰被点燃。思辨的过程中,重组思维、发散思维、臻美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交互呈现,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创造思维得到潜移默化的滋养。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引导是学生深度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摆正自身角色,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学习引向自主和谐、多元发展的境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