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幼儿自主性的培养 徐莉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徐莉
[导读] 当前,在新课改这一背景之下,幼儿教育越发受到各界重视。因为幼儿年龄较小,学前教育非常重视课程的游戏化,特别是区域游戏,即在课程方面规定幼儿能够活动的具体范围,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促使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一同提高,让学前教育具有时代特点,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陕西西安星光幼儿园    徐莉     710043

摘要:当前,在新课改这一背景之下,幼儿教育越发受到各界重视。因为幼儿年龄较小,学前教育非常重视课程的游戏化,特别是区域游戏,即在课程方面规定幼儿能够活动的具体范围,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促使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一同提高,让学前教育具有时代特点,促使幼儿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旨在对通过幼儿园当中区域游戏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的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自主性
        前言:其实,学前教育乃是人们接受系统教育的开始,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的开端。在幼儿园当中,教师需把幼儿真实情况当作依据,运用一些科学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自主学习。课堂之上,教师需运用合理科学的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为其后续学习奠定一个坚实基础。而对区域游戏加以运用,有助于在游戏当中激发幼儿潜能,促使其动手能力不断提高。为此,对通过幼儿园当中区域游戏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的策略展开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游戏化这一背景之下幼儿园当中区域活动具有的特点
        其实,区域就是教师在课堂之上,把幼儿真实情况当作依据,对教学环境进行合理安排,促使幼儿在一种特定场景之下对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充分发挥,和其他同伴积极配合,逐渐形成的合作意识,可以促使幼儿健康成长。而且,因为区域活动的空间十分有限,在此过程之中,教师可以直接看到幼儿表现,可以根据幼儿状态为其提供相应游戏,幼儿也可对自身感兴趣的一些游戏素材加以自主选择,进而在区域游戏当中掌握一些新的知识。
        (一)把游戏和启蒙教育进行统一
        实际上,区域活动就是教师为特定课程安排设定的,让幼儿可以在趣味游戏当中感受快乐,进而让课程顺利、有效开展。通过区域游戏能够改变过去的课程环节,促使幼儿对学习快乐加以体会。因为幼儿年龄较小,无法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教师需尽量强化区域空间具有的吸引力,设计趣味性的游戏环节。例如,教师可把天花板设计成长颈鹿、大象这些动物纸板,便于幼儿触摸,进而对新事物具有的名称以及外貌特点加以掌握。
        (二)重点关注幼儿的认知规律
        在幼儿园当中,对区域活动加以设置主要是让幼儿直观感受游戏环节,教师需对幼儿具有的特殊性加以考虑,尽量对教学任务进行集中设置,如对天空中的云朵进行讲解之时,教师可准备形状不同的卷积云和层状云的模型,之后让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云朵,说出这些云朵的类型。教师在每节课可以对三类云朵进行描述,这样可以让幼儿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刻记忆,促使幼儿对学习乐趣进行体会。
        (三)强化各个区域间的互通和联系
        对教学方案加以设计之时,教师需科学划分教学区域,确保教学区域具有整体性,保证区域当中的各个部分全都具备不同功能,进而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强化其合作意识。


例如,讲解蔬菜如何制作这一内容之时,教师可划分出洗菜、备菜、做菜与出菜这些区域,幼儿可以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在此期间,幼儿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困难,如果没有菜了该怎么办?在出菜之时,如果意外滑倒,客人急着催菜,要怎么办?以上游戏对生活当中的真实场景进行了模拟,可以促使幼儿适应生活,对生存方法加以了解。
        二、通过幼儿园当中区域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的策略
        (一)在活动当中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
        因为幼儿缺少自律能力,区域活动当中一些材料的数量非常有限,有些材料难以吸引幼儿注意力,所以多数幼儿无法在操作设备期间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为此,教师需对幼儿情绪加以时刻关注,确保区域活动能够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当中进行。例如,进行“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之时,通常指派一名幼儿来扮演老鹰,然而一些幼儿有可能对于自己并未优先充当老鹰表示不满,进而在活动期间出现一些破坏行为。此时,教师需让幼儿认识到换位思考具有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确保活动能够持续下去。游戏当中,教师需发挥出穿针引线的作用,对活动气氛进行活跃,确保游戏可以有效运行[1]。
        (二)创设特色化的评价机制
        学前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开端,在幼儿园当中,教师需帮助幼儿学会明辨是非,在区域游戏当中教给幼儿做人以及做事道理。所以,教师需创设特色化的评价机制,要让幼儿认识到哪些行为有助于自身成长。如今,多数教师并未认识到区域游戏能够对幼儿成长以及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很多教师只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常常忽视其他幼儿。但对于某些幼儿进行过多表扬极易让其出现骄纵心理。为此,教师需顾及所有幼儿心理,运用积极评价机制,进而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三)活跃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兴趣
        对区域游戏进行设置不能仅有教师决定,还需对幼儿兴趣爱好加以考虑。一个好的游戏可以快速吸引幼儿注意力,有效激发幼儿兴趣,进而促使幼儿全身心的参与到游戏之中。为此,教师需注重提高游戏质量,设置趣味性的活动场景,有效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例如,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歌唱比赛,如果让幼儿独自演唱比较困难,此时教师可让幼儿进行合唱,这样可以取得较好效果[3]。教师可把幼儿兴趣当作依据,设置不同的活动方案,促使幼儿发挥出自身潜能,引导其自主学习,进而有效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结论:综上可知,在课程游戏化这个背景之下,幼儿园当中的区域活动能够把游戏和启蒙教育进行统一,重点关注幼儿的认知规律,并且强化各个区域间的互通和联系。为此,教师需对区域游戏加以重视,积极在区域活动当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创设特色化的评价机制,活跃活动氛围,激发幼儿兴趣,为幼儿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给幼儿提供广阔范围,进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芊吟.着眼于兴趣,渗透于过程——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条件[J].华夏教师,2019(12):11-12.
[2]许璐.区域游戏我做主——以课程游戏化为抓手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叙事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12):126.
[3]李学侠.“课程游戏化”视域下的幼儿园户外区域游戏构建[J].好家长,2017(70):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