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弈游戏中如何提高大班幼儿抗挫折能力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叶英
[导读]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包办和溺爱,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弱。棋类游戏是幼儿与客体交互的主要动作,能够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同时促进幼儿抗挫折能力、延迟满足与合作等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各种棋类游戏对于幼儿心理及社会功能会产生积极影响,应明确棋类游戏对幼儿人格、智力、自我控制、合作能力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机制,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开展循序渐进的棋类游戏教育.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塘型塘幼儿园  叶英  312000

摘要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包办和溺爱,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弱。棋类游戏是幼儿与客体交互的主要动作,能够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同时促进幼儿抗挫折能力、延迟满足与合作等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各种棋类游戏对于幼儿心理及社会功能会产生积极影响,应明确棋类游戏对幼儿人格、智力、自我控制、合作能力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机制,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开展循序渐进的棋类游戏教育.
关键词   棋弈游戏   抗挫折能力   兴趣
        椐专家介绍,5—6岁是孩子学习下棋的较好阶段,这时其理解力显著提高。这时教他下棋,还可以更多地进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下棋可能锻炼孩子的判断能力,在对局中判断先走哪个再走哪个,哪一方占优,自己这一方有没有危险等等,都需要一定的判断力。下棋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曾经用过的招术,再用,他能看得出,这便是一种记忆。对于多为独生子女受到娇生惯养的现代孩子来说,它能做到的还有一种独到的功能就是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能拥有一份输的起的精神,提高孩子面对困境的挫折力。
        一、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本园5—6岁幼儿抗挫折能力的素质情况。
        家长问卷调查汇总表如下:(参与问卷调查的为 95 人)


        调查显示中,抗挫心理素质差的占被调查幼儿的百分之五十三点六,占据一半多,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在家庭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已成为普遍现象,不少家庭把孩子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孩子的一切要求都不加考虑地予以满足,孩子遇到一点点小困难,家长们毫不犹豫的予以帮助,甚至不惜包办代替。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往往缺乏独立性,缺乏同伴间的交往能力,缺乏应有的挫折承受力,以自我为中心。基于这个结果,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首先要破除幼儿学习的依赖性,要让幼儿在各种学习活动中亲自感受到困难,并为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创设良好的棋弈环境,让幼儿对棋弈游戏产生兴趣。
        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刺激较为敏感,幼儿园经过精心设计,在大班开设了棋弈特色区,并根据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设计出不同花样的棋子和棋谱,让棋弈游戏变得生动有趣。在三楼大厅创设“香林棋社”,提供各种品种的棋:五子棋、跳棋、围棋、国际象、飞行棋等,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已有水平与兴趣选择不同的棋进行对弈。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深深的爱上棋弈游戏。
        三、优化教师教育行为萌发幼儿活动兴趣。
        将棋弈活动与幼儿园基础课程内容相整合,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提高。在我们的棋弈活动中,教师在设计与实施活动方案时,必须有目的地把棋弈活动与我们平时的教育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我们应认真分析了各年龄段幼儿五大领域教育要求和棋弈活动目标后,有的放矢地在棋弈活动中渗透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尊重幼儿的兴趣、愿望,使幼儿得到最大的自由和快乐。
        四、在棋弈游戏中设置受挫环境,提高幼儿抗挫折能力。
        为了提高幼儿的挫折承受能力,共同培养幼儿良好抗挫力的形成,在幼儿园棋弈游戏的组织中,我们采用多元组织形式,设置受挫环境。即利用幼儿园、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多元并举,拓展各种形式的棋弈游戏组织形式。
        首先是集体学习。大班每周开展棋弈特色课,利用特色课让幼儿集中系统地学习棋弈游戏技能,掌握正确的棋弈游戏规则。在这类游戏组织形式中,不仅注重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更注重幼儿在游戏中棋弈技能的习得。
        其次是分组对弈。在组对弈游戏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然的选择游戏对象。当孩子在与同伴进行棋弈游戏遇挫时,表现沮伤时,师要随机引导幼儿自己开动脑筋,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当然,当幼儿选择游戏对象要求过高时,师要做些适当的引导,委婉的告诉幼儿,让幼儿选择游戏对象要适合自己的棋弈水平,避免使幼儿产生畏惧情绪,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再次是家庭活动。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们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幼儿抗挫折心理能力,我们加强了与家长们的联系,向他们积极宣传“挫折教育”的必要性,交流讨论如何通过棋弈游戏提高幼儿抗挫折的心理能力。在家庭中,家长主动向幼儿发出邀请,或鼓励幼儿向家长发出邀请进行棋弈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要求家长在幼儿面对难题或遇到输棋失败而出现情绪波动时,家长不要故意输棋或急急忙忙地包办代替,更不要埋怨和奚落幼儿,而是留在幼儿身边给幼儿一种安全感,同时鼓励幼儿积极尝试,寻找战胜困难的途径和方法,让幼儿尝到通过努力争取后成功的喜悦。
        五、鼓励保护,坚定幼儿抗挫折的信念。
        在研究实施中,我们一直提倡“鼓励教育”。幼儿只有不断得到鼓励,才能在困难面前淡化和改变受挫折意识,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在棋弈游戏中,我们不难看到有些幼儿因为对手较强,赢棋机会很小,失去信心,有些甚至不愿继续游戏。此时,教师应多给幼儿鼓励、加油,并抓住同伴的良好行为,利用榜样力量去鼓励幼儿抗御挫折,战胜困难,让幼儿在心理上产生“我真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