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若希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北京市 100074
摘要:人力资源是关系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系统、科学地体现人才资历、发展轨迹、岗位贡献、职业潜力等因素,与个人职业发展、薪资待遇、生涯规划有直接关系,所以人事档案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结合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同时探讨如何提高管理工作成效,以此促进人事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人事档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涉及内容复杂,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重视程度不足、信息化水平较低、管理者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档案规制缺乏规范性等,这些问题会造成部分员工岗位调动中出现“空档”或“死档”现象,难以发挥人事档案的应用作用,影响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企业用人效率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因此,企业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必须积极转变管理理念,主动梳理其中存在的问题,依托科学管理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提高。
一、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企业发展要求,这就迫切需要人事管理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才能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当前,不少企业确实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设置了专门岗位和专业管理人员,但是,从管理实际来看,仍存在定位不清、目标不明、制度确实、成效低下等问题,再加之与之相关的监督监管、激励奖惩制度不够完善,造成人事档案管理流于形式,操作性不强,很难发挥人事档案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不利于人才引进、培养和流动,难以激发管理活力,这些问题必然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一)企业忽视人事档案管理
生产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所以,很多企业会把全部经历用于生产经营方面,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缺乏应用重视,这就会造成管理工作边缘化。而且人事档案划分细密,所涉及内容繁琐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整理、核对、归档。但是,企业在这方面尚未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无论是从管理设施还是管理质量来看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人事档案管理技术落后
从当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岗位设置来看,很多在岗人员并不是档案管理专业出身,多数管理者年龄较大,属于“退休前”人员,由于岗位专业性不足,造成管理方式陈旧,查档、提档等完全手工操作,不但效率低下,而且还会出现不少人工错误。在人事变动中难以及时跟进、整理、归档,进而导致档案混乱,出错率居高不下。其他很少为这些人员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这就造成人员素质提升缓慢,难以适应岗位发展要求。
(三)人事档案管理不够规范性
一些企业尚未针对人事管理制定专项管理制度,这就容易导致管理流程不规范,缺乏统一执行标准,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墨守成规,很难有创新突破。而且管理内容主要集中在档案保存方面,保密意识很强,但是却忽视了人事档案的应用价值。在档案内容方面也以个人简历、工作调动等内容为主,只有领导层可以调阅档案,档案服务企业发展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三、强化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举措
(一)强化档案管理意识
企业管理者要重视人事档案管理环节,建立与之相关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化管理提高工作成效。首先,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要压实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岗位监督机制,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将人事档案与员工职业发展、薪酬福利、岗位调动等相结合,这样才能形成全员重视人事档案管理的积极氛围。企业要加大人事档案管理支持力度,在人力物力方面予以支持,尤其是在硬件设施建设中有所改善,以此构建现代化人事档案管理基础。
在管理人员配置上要突出专业性和效率性,尽快做到人员安排对口,减少非专业人员上岗比例,面向高校、社会招聘优秀人才,具有人事档案管理经验者优先录用。企业要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通过培训、进修、观摩学习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以人才质量的提高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的提高。在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管理者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恪守职业道德,规范管理流程,这样才能形成从人员到设施的双重优化,促进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
(二)人事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在网络信息时代,企业认识档案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化,切实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依托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向数字化档案方向转变,这样有利于更精准的记录档案内容,改变纸质档案易出错、易损坏、体量大、难保管的弊端,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精准化、虚拟化、互联化特点。在认识档案管理中,数字技术丰富了档案存储形式,通过硬盘、软体、光碟等电子设备,只需要极小的物理空间就能够存储海量信息,具有节约场地的特点。在档案信息存储形式上,改变了以往文本存储的单一模式,除文字记录外,还可以采取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记录,极大丰富了人事档案存储内容。而且数字管理能够实现档案信息的重复拷贝、虚拟调阅,应用价值更高,同时存储成本、精准度、完整性也较之以往大幅提高。由此可见,数字化认识档案管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对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实现人事档案动态管理
企业和人才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所以人事档案管理也要突出动态化特点,一旦人事信息出现变动,就要及时在人事档案内容中有所体现,这样才能突出档案管理的时效性。工作人员要做到人事档案的更新、调整、补充等工作,如果员工出现岗位调动,则需要在原始文档中有所体现。企业要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人才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管理作用。
(四)做好信息入档和修复工作
在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中,涉及信息收集、校对、归档、存储等多个环节,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及时更新档案信息,尤其是在纸质档案向数字化档案过渡的特殊时期,要精心梳理档案内容,对人事经历进行核查,保证准确无误后再进行电子档案输入。对于破损严重、信息不全、存在歧义的人事档案要多方核对,与当事人和相关单位沟通,切实做到精准、规范、科学,提高人事档案整体管理质量。
结语
人事档案是记载企业人才培养、发展、流动、应用的重要载体,关系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每一步,而且具有法律效力,这就需要企业进一步加强人事管理工作,强化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管理,突出动态化、实效化、科学化管理特色,同时还要保障人事档案及时归档,做好档案修复,以科学高效的管理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尹云飞.加强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实践思考[J].中国产经,2021(01):171-172.
[2]干泉.企业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J].办公室业务,2020(24):166-167.
[3]黄静.规范化管理企业人事档案[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10):172-174.
作者简介:姚若希(1991-12-01),女,汉族,籍贯:四川省绵阳市,当前职务:人事主管,当前职称:工程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