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地膜绿色栽培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6期   作者:杜林霞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杜林霞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农业农村局 054700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其中棉花制品在近些年来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所以大量开展棉花种植,推广和创新棉花种植技术,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创新和优化棉花种植技术,有利于促进棉花产量的提升,确保棉花品质,确保市场充分的供应和需求,在棉花种植过程中,采用棉花地膜绿色栽培技术,具有传统栽培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大大提升了棉花的生长质量,促进棉花产量的提升,本文针对棉花地膜绿色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棉花种植;地膜;栽培技术;分析

        引言: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转变,很多绿色先进的种植和栽培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棉花种植领域,在棉花的种植和栽培过程中,利用地膜绿色栽培技术,具有传统栽培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1],通过覆盖地膜,可以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同时具有保墒,提墒和稳定水分的作用,还可以对覆盖下的土壤理化性质有积极的影响,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进一步提升棉花的生长发育速度,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分析,据不完全统计,使用地膜覆盖技术的棉花产量要比普通种植模式的棉花产量高出40%左右[2],虽然投入相对较高,但是经济效益提升十分明显,值得大力应用和推广。在地膜绿色栽培技术应用过程中,要遵循绿色和环保理念,避免对种植区域以外或者本地土壤造成污染,坚持绿色发展观,不断加强技术的应用和创新[3],发挥地膜技术的最大价值。

1棉花地膜绿色栽培技术增产原理分析

1.1实现种植土壤保温效果
        通过覆盖地膜,可以有效的积蓄太阳能量,避免过多的水分蒸发,同时可以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减少土壤中热量的过度消耗,具有明显的保温效果,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实践研究表明,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着膜下土壤的温度,对地膜表面的土层温度也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地膜覆盖技术对土壤具有明显的保温和增温的效果,对棉花的生长发育提供充分的温度,最终实现增产的目标。
        
1.2延长棉花生长期
        通过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可以促使棉花吸收更多的光热资源,确保棉花植株移栽期提前,有效提升光合作用,使棉花叶片增长迅速,含有更多的叶绿素含量,对棉花的生长期实现了有效地延长,提升了对光合作用的利用率。

1.3改善土壤条件
        通过覆盖地膜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增高,有利于土壤内的微生物活动和分解充分发挥化肥的作用,地膜覆盖后的种植区域可以有效地避免雨水的冲刷,使土壤保持在疏松的状态,改善了土壤的物理形态,促使水分热量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最终实现棉花的增产和质量的提升。

2棉花地膜绿色栽培技术分析

2.1基础设施的配备
        棉花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前提是要建立健全的供水体系,有利于提高棉花抗病旱能力,确保在干旱期进行灌溉,洪涝期进行排水。在施肥环节,要尽量选择有机肥料的使用,通过运用种植经济绿肥,不断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同时要进行科学的选种,选择生存能力水平高,后期生长强势的品种进行种植,有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种子的选择上,要确保出苗率,尽量选择包衣种子,同时要创造良好的茬口条件,运用宽窄行的种植模式,做畦并确定畦宽。



2.2培育健壮棉花苗进行科学的移栽
        采用有效的育苗技术,比如双膜育苗技术和增温促进发育技术等等,育苗的关键在于提前培育,控制好时间,尽量提前播种时间,确保苗的健壮,为5月份的壮苗移栽工作做好准备。在移栽过程中,确保移栽工作质量,对种植土地进行精细化整理,去除土壤中的杂物,施足量基肥,在水源缺乏的种植区域,采用覆膜技术,具有保墒提墒的作用,有效的解决了缺水区域的墒情问题。整平田畦面是重要的工作环节,铺模工作也精细,在提墒和施肥工作结束后,贴地覆膜,膜两边压实,移栽过程中,要采用打洞的种植方式,并做好洞口封闭,按照合理的行间距进行打洞,避免跑墒的情况发生,对地膜表面的土壤进行清理,避免造成遮光影响。
        
2.3科学施肥
        地膜覆盖技术,会促使棉花开花结玲期延长,所以对肥料的需求量很高,在确保氮肥的足量以外,还需要适量的磷钾肥料,在种植前期轻施肥,生长中期早施肥,生长后期足量施肥,在施肥过程中,中后后期要根据棉花的具体生长情况进行肥量的调整,适当情况下进行根外追肥,确保生长后期不出现早衰的情况。
        
2.4整枝化调
        利用地膜覆盖技术的棉花种植,要进行整枝,同时要主动化调,对整个棉花 植株进行定型,控制好群体植株结构,有利于促进棉花增产。在化调次数上,大田一般是2-3此即可,适当的选用助力素,按照具体的植株生长情况,调节助力素的使用量。
        
2.5抗灾与病虫害防治
        当棉花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形成规模,地膜的保温作用和功能逐渐失去,需要进行揭膜,做好清沟理墒工作,在七月上旬,及时采摘,避免腐烂,病虫害防治工作,是确保棉花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建立准确的预报体系,及时对病虫害情况进行了解,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病虫害情况,适当的调节用药量,利用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棉花病虫害的综合治理,特别需要注意棉花玲虫,将虫害损失降到最低。
        
2.6地膜清理
        地膜绿色栽培技术要及时做好后期的地膜清理工作,避免地膜残留造成土壤污染,对棉花植株的秸秆要彻底的清理掉,防止污染环境,影响土壤净化能力的发挥。
        
3地膜绿色栽培技术的应用前景
        在棉花种植培育过程中,运用地膜绿色栽培技术,需要注意残膜的污染问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不断的进行新型地膜的研发和创新,运用新型材料制作农用地膜,减少对土壤的污染,提升土壤的自净能力,同时相关部门要建立地膜回收机制,提升农民地膜回收意识,相关部门建立和健全残膜污染法规,控制残膜的污染问题,技术人员应该加强地膜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研究,对棉花种植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建立完善的棉花栽培技术体系,合理使用地膜绿色栽培技术,调节棉花种植过程中的环境和温度因素的影响,发挥地膜覆盖技术的优势,最终实现棉花增产的目标。

结论:通过以上关于棉花地膜绿色栽培技术的分析,我们知道,加强地膜绿色栽培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对提升棉花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技术应用过程中,贯彻环保理念,对地膜的污染问题进行重视,采用技术手段创新地膜结构,同时要做好残膜的处理,推行地膜回收和再次利用,对我国棉花高产,实现绿色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海明,余筱南.棉花地膜覆盖栽培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江西棉花,2004,26(5):7-12.
[2]洪旗.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5):61-62.  
[3]韩爱华.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0,27(8):991,9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