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何敏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何敏
[导读] 近年来新课改的推进使得教育部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本文就结合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具体措施展开了分析。

何敏    重庆市潼南实验中学校  402660
【摘要】近年来新课改的推进使得教育部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本文就结合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具体措施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12-01

        引言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还应当关注对学生思维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一、在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意义
        数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关注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把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变得简单。不仅如此,在高中数学教学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学科并从中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1]。
        二、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方法守旧,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都会采取讲授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学生知识单纯地接受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深入地思考,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另外,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老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也没有将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串联起来学生很难形成清晰的数学框架,如此一来学生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数学思维[2]。
        (二)教师没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在学习时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教师很少会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很多教师的观念中练习要比思考重要的多,学生在学习时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识,机械式地做数学练习,并没有过多地思考教师讲解的数学知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独立做联系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这也正验证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都没有得到提升。



        三、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课本教材,教学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材是教学活动展开的基础,课本上的知识是相关人员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特点指定的、符合学生认规律的,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之前首先应当对课本教材畸形详细地研究,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种资源加以利用,这样才可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展开的有效性[3]。另外,教师在教学时也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数学课上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点时提出合适的问题,并且不直接给出答案,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留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发挥,给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不仅如此,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可以逐步建立起自信心,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样学生才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会通过这个过程得到锻炼。
        (二)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情景教学
        数学学科和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具体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魅力。例如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遇到的生活物品的分配,劳动报酬的结算,单位货币的换算等都需要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并将学生代入到其中,让学生学会为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讲解“平面”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自行车的稳定性了什么原理,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行车的骨架呈现什么形状,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思考三角形的稳定性,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入不共线三点确定一个平面这一原理。或者在讲解排列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设定一个照相馆照相的情境让学生思考5个人站在一排拍照可以有几种排列方式[4]。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并且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当发现学生有进步时教师也应当及时地表扬学生,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创新性思维。例如在学习数学教材中的公式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一步一步展开推理,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式的含义并在实际应用中学会利用公式解决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意对高中生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经验和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俊.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00(011):P.185-185.
[2]谢加爱[1],黄静[1].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06):P.125-125.
[3]张显义.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000(076):88-89.[4]王坤.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析[J].东西南北:教育,2019(20):0230-0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