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11119880318XXXX
摘要: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和社会大众日常用电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换言之,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向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及工作提供稳定的能源支持。与此同时,电力系统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内容,其正常运行离不开强化建设力度的支持,即采取持续不间断的建设措施能大幅度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维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不仅需要做好相应的维护维修工作,还需要在出现问题后保持运行的有效性,为后期电力抢修赢得更多时间。而电气工程技术的应用就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本文就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气工程技术;电力系统;运行;应用
1电气工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特点
1.1应用范围广泛
在现在的电气行业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大多数电力企业都十分重视其应用管理,有效提升了整体电气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让电力技术为企业带来了更加优质的生产运行技术工具。对于应用范围方面,不止在于系统上,自动化技术更在于实际硬件操作上使用。伴随着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增加,也要求着该技术能够带来更好的应用成效。
1.2依托于电子技术发展
电子技术的发展是自动化发展的根基,一定的电子技术支撑才能为电气自动化带来理论支持和应用指导。电子技术需要不断升级优化才能带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促进才能为电力系统运行带来更先进的运行技术和效益,满足当下电力发展需求。因此对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企业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扶持,降低技术发展滞后性,带来更新颖的技术优化改造。
2电气工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产要求和生活要求用电都在极速增加,想要满足越来越高的电力供给需求,电力企业必须加快电力系统建设的电气自动化发展。将电气自动化发展作为电力系统优化的重点,推动改革传统的电力建设系统,让电力发展更加满足时代潮流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需要。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大力推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升级,让自动化普及在电力应用中,自动化控制每个系统环节,同时在应用中提高专业操作人员培养,为电力运行带来可持续发展。我国电力系统服务范围广泛,需要加强自动化技术优化升级适应智能时代发展,实现电力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1]。
3电气工程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3.1仿真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运行前期需要开展模拟性操作,侧重于检验电力系统是否与运行条件及技术标准相吻合,而以往传统模拟操作方式的理念相对滞后且模拟流程较为复杂,极大程度上影响检验环节的精确性及精准性,以至产生检验结果偏差的问题。若电力系统运行期间灵活运用仿真技术手段,能填补传统检验方式的缺陷及不足,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作用,即形成TCP/IP协议,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传递数据信息,确保供电单位准确无误接收所传递的各种信息数据,甚至短时间内可核对多项数据指标,便于及时发现并改进不准确不达标的指标,消除影响系统运行安全性的风险因素。
3.2集成技术的应用
以往的电力系统管理模式肩负着分开管理电力分配及维护安全等工作职责,存在引发极个别环节间衔接问题的可能性,反而极大程度上降低总体工作效率。由此可见,电力系统各个部门及各项环节可大力推行统一化管理模式,能大幅度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及服务能力。同时,与其他类型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相比,集成技术手段融合多门学科知识及理论要点,而将其与电力系统运行环节相结合,不但能充分发挥多种技术手段的应用优势,还能大幅度提升电力管理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有助于及时发现系统的运行故障,突出运行模式一体化的特点,对于保证供电质量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2]。
3.3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优化程序运行方式,利用计算机手段满足智能化分析及数据信息要求,模拟人脑操作及反应以实现智能化运行目标的技术手段,换言之,计算机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主体内容。电力系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能充分发挥其技术应用优势,依托计算机技术妥善处理各种数据信息,进一步提升系统运行水平及设备自动化水平,真正意义上做到智能化、自动化及机械化控制并操作电力系统[3]。同时,电力系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能满足自动化检查系统故障的要求,以此为基础真实反馈系统的故障信息,大大提高故障维修的工作效率。
3.4监控技术的应用
监控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主体内容,往往被视为保证电力系统运行有效性及稳定性的有力举措,真正意义上做到实时全过程监控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及故障,便于检修及维护电力系统,大大降低故障发生风险,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及质量。同时,监控技术全面应用先以电力系统所设置的预先处理方案为参考依据,再以此为基础予以替换及维修,一旦发生停电故障也不易出现停电问题,对于保证社会大众用电稳定性及安全性具有显著价值作用。此外,电力系统运行期间运用监控技术手段能凭借自动化监测系统控制电力系统,大大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3.5电网技术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电网指电力系统中由各种电压输配电线路及变电组成的总体统称。由于我国电力应用的深度及广度越来越强,无法脱离持续优化升级电网设备的支持,再加上我国地理环境特点相对特殊复杂,大大增加电网设置的难度,甚至电网内部协调方面问题也亟待解决。例如,地区不同所设置的输电功率也不尽相同,包括240V、120V配电网络及13kV、14kV配电网络,一旦忽略实地采样环节或沿用以往人力模式则会大大增加其宏观电网的规划难度[4],反而消耗大量投入的成本,而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手段,能充分发挥智能化技术手段的作用,大大提高电网设计及管理的合理性及科学性。
3.6 PLC技术的应用
PLC技术对于当下的电力运行系统而言是十分先进的技术之一。它能够将自动化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达到与信息计算机的联合,可实现通过计算机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远程编辑和控制,精细程度高同时出错率也极限降低。在庞大的电力系统管理中,可为运行带来合理协调作用,大幅降低电力网络运行的安全风险概率,在运行效率信息管理中增加数据的分析记录。通过PLC技术进行信息网络链接,对电力数据进行精细的逻辑推算,加强电力系统运行的逻辑性和可调控性。PLC技术还能够在计算机中对电力运行进行程序编写,并加以排演,让运行中消耗的电气资源控制减低。PLC技术为电力带来的运行稳定极为重要,可以利用其强大的控制效益带来更加简便的工作程序和更安全的环境。
总而言之,电气工程技术是当代各个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想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迎合时代需求,电力企业必须对内部电力系统的各项机制流程进行高效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改造,完善电力自动化操作,让企业发展有更雄厚的技术支持,通过自动化创新电力系统工作运行,提高电输送质量,让企业在智能时代中拥有更完美的电气运行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盖鹏飞.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及其节能设计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02):165.
[2]陈洪轩.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1):79.
[3]王汶汶,乔亚楠,胡智超.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内燃机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8(19):229-230.
[4]袁婉莹,王腾.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