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的管理难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何万山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农村事业的发展,以便尽快建成小康社会。
        阿勒泰市农村自来水供水管理站  新疆阿勒泰市  836599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农村事业的发展,以便尽快建成小康社会。当然,想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要保证农村自来水工程的运行和管理,只有保证自来水正常使用才能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但是一些企业将工厂建在农村偏远山区,污水随意排放,使得当地水质遭到严重破坏,增加了职能部门的管理难度,所以,想要提升村民用水就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使其可以更好的为村民服务。基于此,本文就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的管理难题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管理难题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还是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水资源的供给方面,差距更加明显。在城市供水系统建设过程中会进行水资源净化,这也使得水资源的供给品质得到了保证。但是,对于很多农村地区来说,其发展程度远远不及城市,再加上人口居住较为松散,很难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净化以及集中供给,这也就导致了农村地区会经常出现自来水工程运行管理难题。因此,为了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农村地区水资源供给问题,应该根据现阶段农村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农村自来水运行管理。
        2 概述
        农村水利工程是一项大型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供水安全。随着农村居民生活需求和品位的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自来水,必须全面加强自来水工程的运行管理[1]。在农村自来水工程的运行管理中,还存在着多重特征。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充分凸显了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村自来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所谓艰巨性,主要是指其运行管理覆盖面广,不仅包括分布广泛的管网,还包括水质安全。所谓长期,主要是指在运行管理过程中,要时刻保证管网的安全可靠,同时,要充分保障农村居民的自来水安全。在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只有充分认识到管理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才能从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保证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才能提高运行管理的整体效益。
        3 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的管理难题
        (1)管理体系问题。对于农村自来水工程来说,要想保证建设施工的综合质量,应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对其进行支持。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大一部分施工团队并没有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建设施工管理制度,这也使得施工管理工作的展开经常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也直接导致了责任分配不够明确的情况出现,从而严重影响了管理效率。此外,还有一部分工程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较差,对自身的责任以及义务不够明确,导致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展开流于形式。(2)水质问题。水资源的选择在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中非常重要,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初期就要选择合适的水资源,以保证水资源的质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导致企业污水到处排放,而生活在农村的村民环保意识不强,使得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在建设自来水工程时要注意水源的水质[2]。
        4 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的管理策略
        4.1 明确产权归属
        在优化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要着力加强产权明晰。首先,如果项目跨越多个农村和政府机构,应将项目产权归属于当地水利机构,加强对供水单位市场信息管理的有效委托。其次,根据建设资金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如果项目是群众自发提出的,在这种情况下,产权应该属于群众,他们可以自己选择经营单位。第三个层次主要体现在资金来源上。整个项目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个人,政府补助较少的资金则由个人管理。明确产权归属后,要加强对项目特点的分析,进一步优化责任义务体系,划分经营责任,确保项目正常经营和稳定发展。


        4.2 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在提升农村自来水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的过程中,构建科学而合理的工程管理制度,对安全自来水工程运行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及时的发现在农村自来水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以往工作经验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分析,结合我国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对自来水工程管理工作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3]。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环节来说,要加强人力、物力投入力度,利用先进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保证信息收集的准确性,为后续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其次在进行工程管理制度完善的过程中,使工程管理制度是具有动态化特征,从而保证工作人员对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完善和调整。加强对工作人员日常的考核力度,开展相关的培训,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性的调整,推动农村自来水工程的稳定发展。
        4.3 强化水质保证
        针对农村自来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水质检测能力弱和建设标准低的特点,遵循合理布局、统筹资源和全面覆盖的原则,按照水质检测评价、水源保护和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三同时”制度,分期分级提升自来水安全工程水质保障能力,建立从“源头→水厂→用户”的水质检测监测保障体系和水质保障执法环境建设,切实保障农村自来水安全工程供水水质,同时建立完善的农村自来水安全数据库及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供水安全。农村自来水安全工程供水水质检测和水质保障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包括水源水质保障、水质检测保障、执法保障等内容。水源地水质保障采取多部门联动分责管理机制;水质检测采取工程运营单位自检、与现有机构共建检测和委托专业机构检测等方式;供水水质的法律保障,主要依靠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行政执法,协同其他部门联动执法,从法律的层面保障供水水质。除此之外,为了使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水质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还需要加强水处理技术的提高。比如可以在水中投入混凝剂,对水中的漂浮物进行有效的吸附及处理,形成较大的颗粒,方便工作人员对水质进行清洁。
        4.4 加强水费管理
        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水费收取与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将水费管理工作做好,并顺从时代发展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水利工程整体运行管理效果[4]。目前,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实践中,水费仍存在较大问题,不仅影响水利工程整体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影响到水利工程的长远效益。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应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农村用水动态管理机制,并采用变频恒压技术、智能动态检测技术等,既能节约一定的工程造价,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过运输造成的失水。在水费征收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程度,创新采取多元化的支付方式。比如在水费征收过程中,可以借鉴预付费的方式,通过IC充值,引导农村居民科学用水。当然,对于相对欠发达地区,在按电表人工收费的过程中,如果居民拒绝缴纳水费,就应该停止供水。
        5 结束语
        农村自来水工程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工程,也是农村脱贫的一个重要指标。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会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保证农村地区的用水安全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举措,当地政府部门以及水资源供应厂家应该意识到自身肩上的重要责任,保证人们的用水安全。因此,要对农村自来水工程设计方案与组织进行持续完善,保证农村用水安全与水质质量。
        参考文献:
        [1]莫顺山.互助县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科技,2010,(9).
        [2]刘忠全,李同战,王刚德.破解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管理四大难题[J].现代农业,2010(11):73.
        [3]邓志钧.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4):25-26.
        [4]陈芳洪.浅谈农村自来水工程运行管理的要点[J].湖南水利水电,20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