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慧航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22 广西易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重中之重,决定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建设的总体方向。对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土地开发等作出规划和安排,从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利用的高效化管理,为城市建设提供充足的用地保障,实现城市土地供给的平衡。现阶段在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土地利用规划的落实造成一定的影响,阻碍了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土地管理;利用规划;具体作用;优化对策
1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
1.1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土地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城市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属于保障性的管理范畴,第一,从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城市土地管理对土地资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手段,以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第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强调的是公平和效益,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好基础保障工作,通过土地资源合理的分配,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创建了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环境;第三,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因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而束缚城市经济的发展,应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入手,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建设规划用地,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不以损害城市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城市的建设。
1.2控制城市建设成本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通过控制土地供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并且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减少城市公共设施重复性建设的问题,以及合理规划城市交通道路、公共绿地、城市公园等的建设,合理布局城市空间,实现城市土地的集中管理,使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科学、合理、最大化利用,保证城市土地管理的科学性,通过合理的土地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公共设施建设,从而形成城市建设成本的有效控制,并保证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
1.3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将城市土地集中在一起,并合理地进行分配,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化管理,将城市经济发展的各个要素进行集中布置,合理规划,实现城市产业的聚集发展。我国部分城市存在人多地少的问题,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将城市土地资源集中起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使分配的土地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土地资源浪费,实现城市土地的合理分配、科学利用,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土地管理中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不足
2.1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不够明确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具有多目标性,包含了城市人口控制、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污染治理、城市发展规模等,以及城市经济建设目标,包含了居民住宅、商业区、道路交通等,土地利用规划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需要实现多种土地利用目标和规划目标。这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利用规划工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合理规划利用城市土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第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公共设施配置;第三,科学利用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实现城市建设的土地供给平衡;第四,城市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需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为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从各项规划目标中,可以发现目标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如公共资源配置存在着公平和效益之间的冲突,尤其是在用地指标分配过程中,城市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有所差异,如果使用同样的分配模式,则很难保证公平和效益之间的平衡。
2.2土地利用率有待提升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无法得到保障,且造成了较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首先,在目前的城镇化建设发展中,普遍存在大量的闲置土地,尤其是一些新区建设对土地资源造成的浪费较为明显,导致城镇扩张的速度大于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显然不符合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因此需要及时应对,降低土地资源的浪费。其次,部分地区存在较严重的农村空心化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但是在城市户口制度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农民工都依旧保留着自身拥有的耕地资源,以此作为年老后的生活保障,这就使得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的房屋建设数量与日俱增,最终造成了较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
2.3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
我国土地监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较为滞后。“互联网+”旨在推进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国各行各业的现代化发展和建设,但在土地资源信息管理方面,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较慢,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土地规划和利用的效率也相对较低。
3优化对策
3.1编制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需要从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入手,将其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的依据。土地利用规划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和超前性,在编制前期,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建议,调查研究城市的发展方向,契合城市发展的实际,对城市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的规划,协调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编制规划要体现出为城市建设服务的作用,对城市各个功能区进行明确的区分,对建设用地、环境保护用地进行明确,实现城市产业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化区的集约化管理,从而保证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用性。
3.2重视耕地保护及可持续利用
耕地保护是土地规划利用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保证耕地面积的合理性,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使我国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在以往的土地资源规划过程中,部分地区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不足,未能保证相关政策的严格执行,这就需要坚持底线原则,坚决处理破坏耕地资源的行为,将优质耕地列入到重点保护范围,使优质耕地的地位得到有效提升。对于一般的农田土地资源,必须要经过省级部门的批准之后才能对其进行合理使用,以此保证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学习其他地区的优秀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使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更加平衡。通过对耕地的规模进行控制,可以保证土地资源供给的合理性,促进城镇化建设的规范化发展。对于耕地资源的配置,需要充分把握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土地资源的质量、数量及用途进行科学分配。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而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有待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尽量放缓脚步,按照土地规划流程来开展工作,避免出现城市盲目扩张的情况,使土地规划利用的合理性得以提升。
3.3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土地的规划和利用
在土地资源信息管理工作中提升土地规划利用的效率,首先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土地资源的规划和利用。在实际操作中,规划人员必须结合当地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并联合相关产业,将土地规划与利用进行有效衔接与融合,充分考虑城市建设、生态保护和人文环境的发展建设,并有效兼顾土地资源的维护和平衡,进而确保土地资源规划的科学性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进一步促进本地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地规划时要考虑的全面些,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土地就行开发利用,提倡节约用地,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另外,土地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要维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综合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瑞琳.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分析[J].城市建筑,2019,16(36):29-31.
[2]姚利青.土地利用规划实施问题及对策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24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