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 徐世锋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徐世锋
[导读]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保障性安居工程总量呈现大幅上升趋势。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保障性安居工程总量呈现大幅上升趋势。与此同时,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也逐渐增多。房建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是混凝土。同时,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严重影响房屋质量和生活安全。如何减少住宅建筑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已成为建筑界新的关注焦点,也是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房建工程中的后浇带施工现状进行分析,探究了其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以便为房建工程的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导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国内住宅建设的主体结构,其结构对钢材有着严格的要求。它应达到规定的强度,具有持久的安全性,并确保更稳定的住房建设。在具体的房屋建筑工程中,进行后浇带施工,必须合理控制地下室顶板和建筑外墙的实际质量。这些将对房屋的整体建筑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如果后浇带施工不能有效进行,将对工程产生不良影响。作为施工人员,要控制好后浇带的施工细节,消除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1 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作用
        1.1减少温度收缩
        由于混凝土本身的物理特性,在施工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一旦温度降低,就会导致混凝土收缩。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膨胀。建筑工程不能永远保持一定的温度。后浇带能有效地减小这种影响,将混凝土变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在施工中设置后浇带可以给混凝土提供自由收缩空间。采用直弯法可以大大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提高自身结构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为防止混凝土内部结构变化造成薄弱部位,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可在较低温度下完成,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促进了住宅建筑工程的发展。
        1.2防止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由于一些建筑结构和基础设计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两种不同的应力状态。不同的力会相互挤压,导致裂纹等问题。后浇带技术可以有效地将这一问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将两种受力状态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空间,并使这两种受力在这一部分施工后相互作用,借助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将这两部分有效地连接起来。应注意的是,在后浇带地施工中,应从整体主体结构出发,主楼承受过大的荷载,尽量减小附加压力,采用横梁基础,沉降差不太大,有利于后浇带技术的实施。而工作人员也要准确测量整个过程的密度,防止因遗漏环节造成误差,从而不能有效完成房屋建设工程。
        2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2.1 合理地设置后浇带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合理设置后浇带是十分必要的。在结构截面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混凝土结构的截面规格外,还应设置合理的节点形式。在浇筑过程中,后浇带应避开剪力墙位置。建议在梁板反弯处设置后浇带,有利于发挥后浇带的作用。另外,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科学设计后浇带间距,确保后浇带间距符合标准要求。
        2.2施工材料的选择
        后浇带浇筑前,现场施工人员应将浇筑面杂物彻底清理干净,并对浇筑段两侧洒水湿润,以增强混凝土材料的稳定性,避免收缩裂缝。为提高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可根据工程需要掺入一定量的膨胀剂或减水剂。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必须严格控制振捣过程,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问题。为满足钢筋连续性的要求,可采用快易收口网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作业。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提高操作精度,有助于保证混凝土的浇筑位置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最后要注意后期混凝土的养护,确保各环节的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要求。
        2.3 科学合理地设置配筋
        钢筋混凝土的设置对整个住宅建设工程的安全可靠起着重要的作用。设置钢筋时,要根据工程规模、造价、地质环境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钢筋的规格型号。房建工程结构的受力非常复杂,结构中的应力主要取决于钢筋。

根据房屋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科学选择钢筋的规格,注意选用优质钢材,提高钢材的完整性,减少焊接和切割的工作量,也有利于使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可靠。还要做好钢筋的养护和管理工作,防止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损伤和腐蚀。
        2.4模板支撑施工
        模板支撑是后浇带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提高后浇带质量,施工人员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在实际工程中,主体结构浇筑作业完成后,即可进行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因此,施工人员在实施浇筑作业时,应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禁止在不利条件下施工,以免影响施工质量。浇筑时应保证浇筑的连续性。在裙楼结构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撑体系能够支撑上部结构的质量,保证模板支撑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房建工程中后浇带施工工艺
        3.1 支设模板工艺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要分析施工工艺,特别是施工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就是模板的施工工艺。混凝土浇筑水平应按框图进行详细划分,同时设置相应的模板。后浇带的施工应严格按照各工序和立模工序的要求进行,防止施工技术参数临时变更造成立模质量问题。
        3.2垂直施工缝浇筑施工技术
        首先要注意的是,拌制混凝土时,在初凝状态前,应利用水产生的压力对混凝土进行冲洗,然后清除混凝土上的杂物和浮泥,使骨料外露,然后用铁丝网清除骨料中的杂质。然后用混凝土判断是否达到初凝状态标准,一般用手压混凝土,然后看是否能在上面留下清晰的指纹。或用高压水枪冲洗粗糙的后浇带,然后用模板垂直浇筑施工缝。另外,拆模后应注意,对施工产生的接缝面,可采用人工凿毛的方法进行后处理。
        3.3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一般来说,地下室施工前,应根据相关设计方案进行浇筑厚度的施工,而厚度的把握也是一个重要参数。例如,一旦浇筑厚度过厚,可能导致钢网膜侧压力增大,造成施工模板向外凸出,增加建筑形状的不规则性,也会导致结构残余应力增大。其次,在钢筋网膜与混凝土的振捣和浇筑施工中,应采用特殊的分层浇筑方式,有效地保证钢丝模板与振捣器之间的适当距离,防止搅拌过程中水泥浆的过度泄漏,增加不必要的原材料浪费。三是要保证浇筑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工程质量。如在进行垂直施工缝工程时,可采用钢钻进行振捣,以增加应力,保证密实度。
        3.4 地下室底板对后浇带施工的保护
        首先在建筑墙体连接处或两端设置临时防水墙,在后浇带施工前进行。同时,防水墙的高度不应低于底板的高度。另外,为减少楼板积水对后浇带施工可能产生的影响,可在墙外加防水砂浆。一般的做法是用防水砂浆在墙体两侧50cm处做一道高7cm、宽5cm的挡水带。后浇带施工完毕后,可用铁皮或模板封顶。对于一些临时防护装置如栏杆,应进行合理的维护,防止施工中产生的水污染钢筋和混凝土浇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住宅建筑工程的关键应用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住宅建筑裂缝的产生。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要注意后浇带的施工,以提高施工效果,保证居住安全。在后浇带施工中,要充分准备,积极做好后期养护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房屋建筑美观。
        参考文献:
        [1]吴世庆.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0(13):4-5.
        [2]张盼.探析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0(15):1-2.
        [3]许继凤.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19,26(7):159-160.
        [4]王天萌,赫靓.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工艺与应用分析[J].建筑与预算,2019,0(9):89-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