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宇
身份证号:23122219900627****
摘要:近些年,建筑行业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趋向于采用装配式的建筑工程施工。目前,我们通常提到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是指在施工中要用到的各种建筑材料及相关组成部分由工厂来进行生产,在最后的工程施工中将这些零散的部件进行组装和装配。这样的建筑施工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多样化,也提高了个体建筑施工的便捷性。而BIM技术也是在近些年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逐渐被应用到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工程,大大提高了工程装配施工的整体效率,除此之外,还达到了建筑施工装配阶段的绿色环保的要求,促进了装配式建筑工程阶段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合理优化,提高了整体施工水平。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应用;
引言
BIM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在不断优化创新的背景下,BIM技术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其中在建筑行业中也不例外。BIM技术落实把仿真模型以及仿真建筑物相互联系,在实现依据仿真模型来传递数据,开展及时的核对检测以及更新,从而建立更加准确的模型,落实对各环节的信息整理对比,最终给技术工作人员提供具有直观化、便捷的信息平台。BIM技术的核心是参数化建模,实现在记录建筑施工图和结构设计以及工厂的制造等内容,落实把其所表达的信息转变成为信息化和数字化,能够直观看出各构件所存在的关联,当前BIM技术在国内外逐渐发展成熟,并且更多的施工单位也正在广泛采用BIM技术。
1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概述
装配式建筑在设计建筑阶段已经对建筑的结构构件进行选择预制,并且规定了结构构件的装配工艺,最终在个体建筑施工阶段进行构件的组装来进行装配施工。通过装配式的施工方式,提高了整体建筑的施工效率。实现装配式施工,最主要的是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开始之前就对需要装配的构件设计完毕,这就要求设计者能够把握整体的建筑设计,避免在后期组装装配时产生不匹配不适用的情况。构件由工厂进行生产,其成本远低于传统的整体结构的生产,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合理利用。除了成本的减少之外,运输和施工难度也有所降低。建筑施工所需配件都较庞大,且不方便运输,但是运输结构构件显然要比传统的配件更容易操作。而且通常运至建筑施工场所后再开始进行组装,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降低了实际操作的复杂性。可以说装配式建筑工程满足了当今任何行业都在要求的高效性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
2BIM技术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以作为建筑物生命周期过程中可靠的共享资源,发挥其在可视化、工程分析、碰撞检查、造价分析、工期管控等多方面用途的作用,归根到底,BIM技术就是一种产出、应用和管理建筑物信息的手段,BIM是将建筑实体信息化、数据化的集成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为不同专业提供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交互,达到融合各方共同协作,高效完成项目的作用。
3BIM技术应用价值和优势
3.1落实提升资源利用率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和优势主要体现在显著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装配式建筑的方案策划环节以及设计环节是整个项目的准备阶段,方案策划以及设计环节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决定着工程的经济性、适用性以及整体质量。所以在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中,应当注重控制成本,提升各种资源的利用率,而BIM技术则将会促进工程成本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传统的常规设计手段来说,虽然也会涉及到装配技术以及造价控制等关键内容。但是不可否认,由于依然存在技术和成本控制不专业、不合理的现象,导致装配式建筑规划设计工作未能达到理想效果。
但是在采用BIM技术后会落实优化完善传统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显著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经济性以及可行性,还会模拟设计方案,再进一步把市场材料价格、工作人员费用等输入在BIM系统当中,通过这种手段来达到专业的工程造价控制,在本质上降低整体成本,这对显著提升工程的成本管理效率以及整体项目的经济效益有着深远影响.
3.2设计单位的优势
装配式建筑最重要的是要在建造施工前就交出合理的设计方案。BIM技术是建立在模型的基础之上的,目前的技术已经能够运用数字化三维模型来对实物进行模拟。除了提供建筑设计方案之外,BIM技术还能够模拟各种不同的场景,以此来达到设计方案的高度科学性和合理性。BIM技术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矛盾结构,而且用技术手段进行数据的处理能够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要求来完成,能够满足多方对建筑的需求,还能够提高预制装配结构的实际可操作性。
4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
4.1预制构件生产阶段
装配式建筑中采用的预制构件是由专业生产厂家根据深化设计图纸进行生产的。现阶段,鉴于构件图纸是以二维图纸的形式提交的,在预制构件生产前,会由模具设计单位借助BIM软件,根据二维图纸设计构件模具,生产模具,最后交由构件生产厂家进行生产,此过程虽然也有使用BIM软件进行设计,但是涉及的专业单一且并未实现模型数据的交互、传递,最后会造成模具设计和实际构件有误差。通过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使用BIM软件,装配式建筑设计单位直接接收IFC格式的BIM模型数据,然后进行预制构件深化设计,BIM软件可以将预制构件的尺寸、配筋、预埋件、水电等信息均表达出来,然后完善后的构件模型也是通过IFC数据的形式直接传输给工厂生产系统,借助BIM软件自动生成构件的下料单,包括构件尺寸、数量等信息,工人可以借助移动设备实时查看、核对预制构件信息,真正实现BIM模型数据的交互,更有助于实现建筑工业化生产甚至个性化定制。综上可知,预制构件通过采用BIM数据的传输方式,可以大大减少人工误差,提高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和工作效率。
4.2工程施工的应用
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BIM技术的信息整理和保存,直观地把握整体工程施工情况,合理调配工程施工技术设备,统筹制定整体工程施工的规划,也能够通过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下一阶段的施工计划。装配式建筑工程比传统工程的工序更加复杂,开发商选择在施工管理中应用BIM技术,能够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高要求高标准,同时能够避免施工中混乱情况的发生,保证施工能够合理有序地进行。除此之外,运用BIM技术能够准确检测每个施工点的施工情况,在紧急状况来临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并且第一时间就给出科学合理的应急方案,有效地控制工程施工中的各项风险。
结束语
在装配式建筑中对BIM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可以有效表达其施工内容,避免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点,同时通过三维模拟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整个施工内容,满足装配式建筑标准层施工高效作业的要求。所以,在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BIM技术的重视,同时还要增强其科学应用方面的控制意识,并应用BIM技术顺利完成装配式建筑建设的目标,防止产生更大的建设风险。
参考文献
[1]孙鹏.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J].长江技术经济,2021,5(S1):31-33.
[2]王洪生.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1(02):63-64.
[3]张韩,梁勇,刘磊,戴锦阳.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3(01):86-93.
[4]倪树新.装配式建筑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7):23.
[5]陈伟,张守相.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