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企业面试追踪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期   作者:陈峰
[导读] 本文通过对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应聘时遇到的问题及反馈做了简要分析,

        陈峰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53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应聘时遇到的问题及反馈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应对办法,以期能为未来的教学提供更多的指引,并最终为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做出保障,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英语专业        就业        竞争力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饱和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知识复合化的需求,导致部分院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找工作进入就业市场时遇到了一定的挑战。而这在对毕业生本人造成压力的同时也对相关院校和专业带来了危机感。而就业问题则是时刻令各专业都保持清醒的悬挂于头顶的利剑,势必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各方做出共同的努力才能有效的应对,而这都有赖于用人单位的反馈,才能使得家校师生在应对就业大考时能处于有利地位。
二 调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调查了五家外贸导向企业及国有企业,所有企业都有涉外业务并且也愿意接收英语专业毕业生并提供进一步的培训。在从企业和30位英语专业求职者获取相关反馈后发现应聘毕业生主要存在以下情况。首先是优点。(1)学生的理解能力特别是英语的听力理解都十分优秀,能够准确理解面试官的指令和问题。这表明学生在该方面的学业能力的培养做的很成功,也是四年来教学工作成果的有效呈现;例如即使考官语速较快,出现大量连读或使用非正式词汇时学生也都能准确捕捉信息做出回应。(2)学生对面试心理方面都做了较好的准备,在行走坐姿和面部表情方面都很自然到位,证明了学生和学校都作了相应的准备和培训,学生对基本的礼仪和待人接物都基本符合行业规范要求,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学校开展该方面培训甚至课程的必要性,而在这一方面也可以结合学生组织和社团来合作产生合力。
另外一方面是发现的问题。(1)学生在阅读企业准备的英语材料文献时遇到困难,特别是除了耗时过长之外,对一些专业词汇出现了较大的理解偏差。这可能是阅读技巧和方式存在着问题,但更多的是相关专业技术词汇的学习掌握还不过关,或者学习效率较为低下,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2)在写应用文和常用公文时仍有犯一些基础的错误,例如格式中称呼语和结尾部分位置以及信函中正式用语的使用等方面,这都需要进一步重视并夯实。(3)口语表达在用不熟悉的词汇,会进一步暴露口头表达能力差的缺陷。这种情况在略显紧张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而过多的重复表明了应聘者自己缺乏把握或自信,更是给面试官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最终拉低了整体的面试分数。(4)在进行笔译检测时,在限时的情况下应聘者仍有很多不符合中文或英文表达习惯的表达法,有时候也直接反映了应聘学生的语言功底的不足。这在公司企业日益强调培训自己的翻译人才的大背景下无疑不是个好消息,但也证明了翻译训练的必要性。


三 应对策略
        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发挥教学双方两个主体的作用来共同来分析和解决,忽略任何一方面都会使得效果大打折扣,实际操作中,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首先,关于学生表现出来的优点要善于总结利用,发挥其正向增益效果,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进行多向沟通,并总结出一些经典案例作为未来的参考。比如关于听力理解方面的一些有价值的实战经验和学习经验应加以总结和赞许,并向其他年级学生介绍提供借鉴参考。而关于面试培训方面,则应结合面试实战反馈,结合职业规划课程对学生进行培训,此外,也应努力邀请校友中在企业负责人事招聘或其他相关岗位的人士来参与到培训课中来,通过模拟招聘等形式来提高学生面试竞争能力。第二,总的来说,要强调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提醒即将参加面试的学生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特别是应聘单位的各项信息和各岗位的情况和要求,这包含了中文和英文相关信息的攫取,这是很关键的一环,但很多同学可能因为适逢要做论文设计和要参加多个公司岗位的面试而做得不足。这需要从平时教学活动中就强调准备的重要性,并要树立典型,强调有准备和无准备之间在最终效果方面的明显差异。另外也要在平时教学时多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把知识内化,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第三,对于阅读和翻译方面出现的问题,除了增强阅读技巧和翻译技巧的强化训练之外。还应加强各行业文献的精读细研,有些有困难的同学或者在学习一些有困难的文本时,可选取一些双语学习材料来逐步分阶段进行。在平时教学工作中要做到覆盖面广,从各重点领域选取经典学习材料,在内容,词汇和专业背景知识几方面同时下手,争取把材料吃透。第四,在写作方面,首先是要强调企业常见应用文的模板化写作的训练,以做到心中有底,甚至可以争取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例如可以先以经典范文的研习和分析开始,然后在多次模拟训练后达到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的任务之目标。最后,在很多英语专业毕业生感到头疼的英语口语表达方面,亦要在长期和短期方面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努力。当然最重要的是从低年级开始就师生一起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听说能力提高的学习氛围和机制,毕竟该方面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比如可以在年级或班级建立个人和学习小组的学习竞赛机制,还有结合其他的有效地第二课堂模式,如外语社会实践,戏剧比赛,影视创作等,在运用多种语言学习手机端和电脑端程序,以及老师的有效参与和监管下,相信能稳打稳扎地获得进步;如果临近毕业找工作在各种模拟练习和测试时仍发觉口语能力有明显不足的话,则需做短期的强化,有的放矢,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获取英语类知识渠道的增多,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外语教学想达到好的效果,除了打好基础,突出特色和专业性外,还需要根据就业市场中买方市场的需求对人才培养做相应的细化调整,才能使各方努力达成增效,并能使利益各方获益。
参考文献:
1.程晓棠. 任务型语言教学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胡琴.   英语专业阅读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
3.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4. 熊学亮. 语言学新解  [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5. 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