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日语会话课程线上教学模式初探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期   作者:冯莹莹
[导读] 日语会话课程属于高校日语教学中的专业基础课,而学生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充分体现出高校日语教学的效果
        冯莹莹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日语会话课程属于高校日语教学中的专业基础课,而学生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充分体现出高校日语教学的效果。本文通过对于日语会话线上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为今后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日语会话;线上教学;高校教学

        日语会话课程属于高校日语教学中的专业基础课,而会话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是对日语学习者综合水平进行判定的一个重要指标[1]。在近年的高校日语教学中,学生的日语应试水平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口语水平还存在不足。如何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口语能力,让他们摆脱“哑巴”日语,是从事日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要思考的一项课题。近年,我国新媒体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各种线上课程资源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丰富。如果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来讲授日语会话,同时利用多种新媒体手段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目前日语会话教学中的问题
        1.缺乏相应语言环境:大学日语会话课程主要训练的是学生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教师的教学重点应从传授单纯的语言知识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2]。日语会话的特点是依赖于由会话对象的性别、年龄、阶层以及与说话人的关系等要素构成的语境,如果缺乏上述要素则实际会话过程就不可能成立。然而,目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把各种社会场景都悉数搬到教室里,所以也导致了学生对语境的理解出现偏差,从而无法准确把握不同语境中的口语表达特点。可见,仅依靠单纯的课堂教学手段很难在日语会话教学中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式及考核形式单一:就目前的高校日语教学模式而言,大多数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3]。很多老师在会话课中花费大量时间讲解单词、语法等,而采取的教学模式也基本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此时,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听讲的位置,并未真正参与到会话实践中来。有些高校的日语会话课程甚至还在使用“黑板+粉笔”的传统授课模式,根本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制约了学习效果,教师仅根据一次考试结果很难及时有效的解决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很难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内容做出合理规划。
        3.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教学内容就是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的内容与目标,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目前,一些从事日语教学的教师未能在授课过程中充分把握教学内容,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程特点对教学内容做出进一步的改善和调整,只是以一种僵化的方式对书本内容进行讲解,没能根据实际教学需求积极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课程所教授内容较偏重理论性,缺乏对日语口语实际交际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从而导致了“学”与“用”的严重脱节。
二、“线上课程+口语情景训练”的新尝试
        线上课程是新媒体时代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尤其在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模式受到高校师生的广泛重视,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线上教学的优势是不限地域、时间,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符合自身学习要求的课程。同时,教师在制作授课软件时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线上资源,结合多种音视频软件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线上课程的形式一般有直播、录播及直录混合三种方式,用于线上课程的平台也日趋多样化,例如腾讯会议、腾讯课堂、智慧树、超星学习通、钉钉等均可用于线上教学。另外,QQ、MSN、微信等传统的社交软件还可作为线上教学的辅助手段。


        本研究将线上教学模式应用到日语口语训练中,通过设置10个会话场景,具体包括初级口语表达(日常寒暄语及问候、自我介绍、致谢致歉)、中级口语表达(找人及询问、拜访及邀请、购物、乘坐交通工具)和高级口语表达(商谈与讨论、电话应答、求职应聘),并按不同场景分别讲授其会话特点,以及通过制作音视频课件实现师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以“日常寒暄语及问候”的会话课程为例,教师在课件中设置出不同场景及不同的人物角色关系,然后以动画或者小视频的方式演示说话人与家庭成员(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之间的日常问候语,以及处于学校(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职场(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环境中的问候语特点,由此加深学生对日语语境及位相语知识的理解。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线上课程进一步强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完成线上课程作业(包括单词速记、趣味外来语背诵、日常用语问答、即兴造句等内容),来考核自己的会话水平。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考核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进而对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做出合理的规划与指导。
        从实际授课效果来看,“线上课程+口语情景训练”的授课模式能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生动而有趣的线上授课模式,不仅打消了学生在传统课堂中的紧张感,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开口说日语的积极性。学生可以不限时间、地域自由收听、收看线上课程内容,还可以随时完成并提交相应的课程作业。同时,线上课程中不同会话场景的设置也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语境对于日语口语表达的限定作用,切实掌握日语口语的位相特点。另外,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方式也更为灵活多样,不再局限于学生的背诵水平而更多关注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日语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线上课程中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情况、线上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平时学习的自测情况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关于今后线上课程的设想
        今后,我们计划将线上课程的内容从日语会话拓展到其他专业课程,例如日语翻译、旅游日语、商务日语等,从而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网上现有的外语资源建设线上课程项目,还应制作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日语专业类学习软件,其授课对象除了高校日语专业的学生之外,还可以涵盖其他非日语专业学生或是成人教育类学生,从而进一步提升日语教学的影响力。关于线上课程内容的设计,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量身定制不同的学习方案,以充分发挥线上课程的灵活性。同时,我们还计划与国内知名的游戏软件公司合作,开发出几款将日语学习与手机小游戏融合在一起的趣味性学习软件,以让日语专业学生或对日语感兴趣的非日语专业学生能利用日常碎片化时间进行日语口语及基础语法的学习,从而充分满足这部分人群对于日语学习的需求。

四、结语
        高校线上课程建设在近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是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线上课程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摆脱传统的日语口语教学模式中僵化、陈旧、教与学脱节的弊端。同时,通过对网上相关资源的合理整合,以实现教学信息量的最大化以及相关知识点的及时更新。另外,灵活的线上考核评价方式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考试不再是试卷作答或口语问答形式,而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综合考量。学生无需再纠结于考试结果,而把更多精力放在平时的线上课程学习中,其学习效果就决定了考试结果。由此可见,在日语口语教学中,有效开展线上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有效改进授课形式及考核方式,对提高学生日语口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晓明.大学日语会话教学的问题及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2):24.
        [2]梁宏薇.大学日语会话课教学方法的探究[J].林区教学,2014(1):69-70.
        [3]吴晶,周雅杰.将多媒体技术带进现代日语会话课堂[J].科教导刊,2013(7):119.


        课题来源: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线上课程项目“日语会话”
        作者简介:冯莹莹(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日语翻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