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庆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800
摘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未能掌握正确的教学理念,未能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学生,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针对此类情况,高职院校需要开展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构建学生管理平台,积累多样化的教学素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工学结合;职业素养
引言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系统性,能够为学校维持教学秩序、进行学生管理和塑造良好学风提供支撑。即便不同院校在管理机制和管理工作上各有特色,但本质上也存在相同之处。目前互联网发展在多个层面上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冲击着人们的心理,此种情况下怎样高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确保高校学生可以健康积极成长,值得院校管理者深入关注与研究。
1高职工学结合模式中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念较为陈旧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开始应用信息技术,高职院校的教学也是如此。在教育行业中,可以利用的信息技术资源和手段有很多,但仍旧有部分教师未能认识到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将黑板转变成投影仪,将板书转变成多媒体课件等。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将教材、板书中的知识直接搬到多媒体课件中,未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无法将信息化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2缺少充足的教学资源
在高职院校中,教师需要搜集各式各样的教学资源,构建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拥有的教学资源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主要涉及到图形图像、文本、视频、动画等,未能积累大量的虚拟实训资源,而这影响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无法将职业教育的特色充分发挥出来。
目前,部门高职院校认识到搜集教学资源的必要性,逐渐构建出带有本校特色的数据库,但未能做好后续的共享和服务工作,出现较为严重的浪费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上出现了非常多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库等,但部分资源库的质量较差,建设较为粗糙。高职院校未能与其他院校共享教学资源,也未能进行数据库的后期维护与更新,存在较多重复资源,相关人员也未能做好教学资源的分类整理,教师无法及时获取想要的教学资源。
1.3学生未能合理应用信息化资源
网络上拥有非常多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库,帮助学生从更多不同的角度和方面理解知识。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尚不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缺少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愿主动学习知识,不够了解学习资源的获取渠道。教师在教学时也未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无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的应用要点
2.1创设学生网络,更新服务内容和方式
高职院校可以创设专业网络单位,安排专业人员实效性更新校园网。因为大多数的学生对政治教育不感兴趣,对于此种现象可以通过匿名的形式创设讨论小组,在不违反政策标准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发言机会,保护发言内容的隐私。最为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可以取得多样化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变动,之后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促使德育成效有所增强。除此之外,可以在校园网中结合需求增加娱乐模块,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开放。需要注意的是,高职院校应该保证校园网络足够规范化,强化网络监督。现阶段我国对于网络监督有所突破,开发了诸多的软件,所以高校要依据教育特征,目的性地加以探索分析,开发校园网需要的过滤软件。
为增加校园网监控力度,可以设置“网络警察”的职业,负责校园网指导与协调工作以及检查工作,基于实际情况,形成科学的网络管理规章机制,巧妙地把网络道德和管理工作相结合,形成满足校园网特征的机制,约束使用者行为思维,对违规者进行相应的处罚。
2.2以统一信息门户为基础的平台建设
按照由上到下、由中心向外扩散的设计原则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优先建成统一信息门户,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共享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最终达到消除信息孤岛的目的。
建设以身份统一认证服务为基础的用户管理、授权管理和身份认证体系,统一信息门户搭载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了组织信息、用户信息的统一存储、分级授权和集中身份认证。对用户而言,其实现了全部应用的单点登录;对管理者来说,既提高了应用系统管理的安全性,又减少了应用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成本。以统一信息门户为入口,根据“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的服务宗旨,完成网上办事大厅、人事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实习就业跟踪系统、协同办公系统、教务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以及迎新系统等关键信息平台建设。在向学生、教师、行政人员、领导等校内外用户提供与其身份和权限相适应的信息服务的同时,统一信息门户以业务流程为纽带,通过信息的有序流动,提高了学院业务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改善了学院各类管理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2.3适应信息化教学,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理念
以信息化教学为背景的教学改革是一种“上下流通”式改革,教师必须放弃传统教学方法,尝试借助信息化手段来设计和整合资源,完成信息化创新实践教学。元认知决定了个体对外界的认知,而认知决定了行为,教师潜意识里对信息化创新实践教学的认同感和知识储备决定了其的信息化创新实践教学能力大小,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学习本科院校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开展关于信息化创新实践教学专题报告等,引导高职教师认识到信息化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和趋势,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2.4实现实习管理信息化
第一,实习管理。高校可以利用各种软件构建系统、完善的就业实习资料库,以此了解学生的实习去向,快速、高效地查看学生实际情况。第二,安全管理。教师可以借助平台发布消息,检查学生每日签到的地理位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第三,实习报告。学生需要在平台上撰写并上传实习报告,教师可随时进行查看和审核,进行归纳和总结,了解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第四,技能展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借助平台展示个自己的技能,记录自己的整个成长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将自己的实习生活记录下来,还能将自己的成长、技能展示给他人,呈现出一个全新、有趣的实习简历。第五,实习鉴定。平台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标准的电子模板,学生需要认真填写其中的内容,生成电子版的实习报告表。学生还可以根据教师、学校提出的要求,上传与实习相关的文件,教师可及时进行查阅和审核,而这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能大大减轻学生的书写压力。第六,手机、PC的整合,便于轻松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都会运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而这要求教师能学会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高职院校利用信息化平台管理学生,逐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切实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羊城.基于工学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以金融服务礼仪课程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2):33-
39.
[2]廖文娟.浅析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9(24):69-72+96.
[3]李晓敏.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途径[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7):173-174.
[4]徐光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探析[J].人生十六七,2020,16(01):98-99+101.
作者简介:胡国庆,男(1971.10-),讲师,方向: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