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光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汇口初级中学,安徽安庆,246542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让教师对自身有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但是教师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呢?作为初中数学教师的一员,我们要让自身真正融入到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主动学习新课改的教育理念,通过合理的思考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再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具体的教材内容研究优质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达到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信息技术;合理问题;现实生活;合作学习
数学是助力学生适应生活的一门学科,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都有着莫大的帮助。但是在传统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师中,有不少教师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授课,以致于无法令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造成了课堂氛围的枯燥性,阻碍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因此,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从事初中数学教师这份职业,我们需要拿出先进的教学思想去思索优质的教学策略,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良好发展,完成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任务。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从事初中数学教师这份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作如下几方面研究: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近些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得到了十分迅猛的发展,经济实力也有了显著提升。作为一个有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国家,在如今物质文明丰富的环境下,教育领域中有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师要懂得去挖掘信息技术的现实价值,利用信息技术授课,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使学生以更高的效率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以求能够在新课改背景下达到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这一节为例,首先,我利用信息技术将与三角形有关的建筑图片展示在了大屏幕之上,使学生对三角形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就三角形的特性与学生做了互动交流,引出了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课题。然后,我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引导学生经历了分析边角关系问题的过程,助力学生掌握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之后,我通过操作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了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最后,我引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做了积累,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授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由感性渐渐上升到了理性,为学生学习后续相关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切实在新课改背景下达到了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提出合理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下,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以往题海战术已经不再被教师所采取,但是问题教学法的价值依旧是极大的。基于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的一员,我们要懂得主动去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具体的认知能力,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合理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再通过从旁指导,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助力学生取得解决问题的愉悦体验,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实现在新课改下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目标。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勾股定理》这一节为例,首先,我在课件上展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树,对学生说道:“它有若干图形组成,每个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三个正方形和一个直三角形。”进而对学生发起了提问:各组图形大小不一,但形状一致,结构巧妙,大家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从而引入了新课。然后,我在学生思维充分活跃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证明了勾股定理,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之后,我对学生提出了相关问题,培养了学生利用此定理解决相关计算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提出合理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水平,培养了学生的探究习惯,在新课改背景下充分实现了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效率的目标。
三、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环境下,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辩证统一的哲学关系逐渐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充分认可,并且新课改也对教师强调了联系现实生活于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因此,作为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在研究教学内容之时找到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点,由此入手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以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深化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完成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任务。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节为例,首先,我在课件上展示了蜻蜓、雪花、枫叶的图片,调动了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让学生于观察中思考它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开动了学生的脑筋,顺势导入了新课内容。然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了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理清了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联系与区别,并带领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性,还是以美的形式存在的,从而增强了学生极强的学习动力,深化了学生对本节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顺利完成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四、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自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被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便引起了教师极高的重视程度。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知道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的价值,从而在了解学生具体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有效的引导方式使学生于民主的课堂环境当中高效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从而在新课改背景下绽放出精彩的初中数学课堂。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这一节为例,首先,我对学生说道:“平行四边形具有十分和谐的对称美,它的定义是什么?性质有哪些呢?”于是将学生划分成了学习小组,让学生对此进行合作探究,从而以合理的引导促进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理解。然后,我让学生经历了合作用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以极强的热情参与了课堂活动,在民主的课堂气氛下帮助学生高质量获取了数学知识与技能,充分实现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的精彩绽放。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提出合理问题、联系现实生活、开展合作学习都是经过教师多次教学实践证明后的优质教学方法,具有落实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价值。但是作为时代发展中的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还需要以崭新的教学思想分析更多助力学生进步与成长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爱上数学,使学生在数学课堂当中得到全面进步与发展,以求取得最大化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叶海连.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多元化教学策略探析[J].数码设计,2017,6(10):223-224.
[2]李长彬.浅议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5):62.
[3]周刚.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