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进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0期   作者:熊洋洋
[导读] 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后进生的学习能力逐渐下降

        熊洋洋
        新疆 昌吉州奇台县第五小学
        摘要:随着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后进生的学习能力逐渐下降,他们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最终导致他们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主动性较差,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若不及时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
        关键词:后进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
        过去的数学课程“繁、难、偏、旧”,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机械,再加上学生的智力和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导致部分学生成为后进生,这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缺乏逻辑性,缺乏学习兴趣,对学习有厌学心理,久而久之,导致成绩一落千丈。教师对于此类学生也是费尽了心思,但是对于这部分后进生的转化也不是很明显。然而,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让广大教师们重新点燃了希望,成为乐后进生的福音。《标准》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提现基础性、普及型和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就数学学科来说,我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摸清底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标准》提现数学的实用性原则,教材编写以《标准》为依据,所选择的素材绝大多数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反映了一定的数学价值,所有的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满足学生了解这个世界的好奇心。队伍后进生来说,我会要多关心后进生的思想和学习,经常同他们平等交谈,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制订学习计划,清除紧张心理,鼓励他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尽量引导发现闪光点,鼓励扬长避短不断进步,逐步改变差生印象,培养自信、自尊,激励积极学习态度,让孩子用及时的甘露在心底写下一份自信!
        二、主动参与,提前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的新知识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老师上课上什么内容,自己通过预习可以了解在哪些方面还弄不懂,这样带着问题走入课堂,效果明显会增加。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讲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
        三、方法指导,促进后进生自主学习。
        根据他们的特长、爱好、兴趣,建立学习小组,把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小组中以好带差,在不知不觉中,使后进生和优秀生一起“起跑”。

诱发了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使他们由可学向愿学、乐学转化;其次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多让他们回答问题,让他们“说题”。 如在教学《画角》时,我就故意把画角的步骤说错,但是就有后进生及时的指出来,“老师,您说错了。”针对孩子的表现,我是非常欣慰的,及时给予了表扬鼓励,并纠正了错误。这时给予了后进生认可,增加了他的自信心,接下来我发现他坐的很端正,并且听课更加认真了。这样一来,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顺理成章的达成目标。
        在布置作业方面,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同步练习册,优化作业设计,突出培优生题、后进生题和一些少量的综合题,用不同的符号标明哪些同学做哪些符号的题目,使后进生能主动、认真地去做作业,在做这些作业时发现他们的不足,及时指导,使后进生相对于自己平时水平有所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四、家校联系,共促后进生成长。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应该说,这是校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关系。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教育环境,教师作为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与纽带,必须掌握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并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家长要主动同教师建立联系。现在许多老师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以及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是由于学生比较多,并且有时候老师找不出时间进行家访,或者不能经常性地家访,了解每时每刻学生的情况变化。所以家长这时就应主动地同老师取得联系。一方面,家长可以积极向老师通报孩子在家的情况和家庭的情况,以便老师了解孩子现时状况的心理背景;还可以向老师说明家长教育孩子的思路、方法等情况,同时也赢得老师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互相探讨。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比如: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兴趣爱好、人际关系、行为表现、思想品质等等,既可以了解孩子不良方面的表现和孩子优良方面的表现。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多请老师到家里做客,这样既能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同时,家长对老师的尊重、热情,也会影响孩子对老师的尊重、信任。
        总之,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决不会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俗语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而我们的每位教师要有耐心,对后进生要求要适度,应懂得“大目标,小步走”。针对他们这种一个特殊群体,作为教师的我们,坚持“低要求、小步子、多活动、勤辅导、勤总结、快反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他们身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证他们探究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重视方法和技巧的点拨,让自主学习的意识根植于头脑之中,希望他们能够每天进步一点,只是与自己比较,而不是与别人比较。
        参考文献:
        【1】何先耀.浅谈小学数学后进生教育的提高策略[J].数码设计(上),2018,000(003):192-193.
        【2】朱继红,姚猛.浅谈小学高年级后进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8,000(004):220.
        熊洋洋
        2020年11月11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