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3/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5期   作者:刘姗姗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刘姗姗
        福建省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深入教学实际,科学的总结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探索,本文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为研究内容,总结了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实践应用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1 提出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思路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尽快把握文章意思。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大多直接按照教材排版顺序讲解,虽然也能带着学生一起理解文章意思,但是将学生置于了一个比较被动的位置,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合思维导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转换成问题的形式呈现在思维导图中,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获取文章信息,知道自己要通过阅读发现什么,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提升。
        比如,讲解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的《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之前,教师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问题,然后用这一系列问题建立思维导图:“Does Su    Hai    like her new home?—Where    does Su Hai live now?—How does Su Hai    come to school?—Where    does Yang    Ling live?—How    does Yang Ling come to school?—How does    Mike come to school?—How does Liu    Tao    come to school?”在课堂开始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尝试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答案,这样学生就能有目的地读课文,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很容易就理解了课文的意思。
        2 在课文内容中的运用思维导图
        在英语课程教学中,课文内容是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课文内容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接触语法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基础语法知识。在阅读当中运用进行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明确课文内容结构。在面对篇幅较长、生词较多的文章时,需要教师来进行引导,为学生先制作出一个基础的思维导图框架,简要概括一下全文的大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之后,让学生自行阅读,就细节部分进行深入探究,尤其是对其中的关键词与关键知识点所在句子进行反复研读,增强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虽然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生还没有接触到篇幅较长的文章,但是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也是学生之前尚未接触过的。所以,在遇到篇幅适中、生词还少的文章时,教师应锻炼学生,让学生独立制作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大会自己的引导作用,只有在学生真正遇到困难时,教师再予以提示和帮助,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进行思维导图制作。

三年级是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知识的时候,也是学生正式进行思维导图制作的开始,单独一个学生的思想范围有限,而在小组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并进行完善补充,能够让小组内学生都理解文章内容,从而促进小组学生的共同进步。以“Do you like pears?”一课的Let' s chant为例,整个篇幅较为短小,词汇学生都已经学习过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这个部分来进行课程整体内容,并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部分学生将关键词放在了“fruit”,有的学生将关键点放在了“一般疑问句式”上。但是学生基本上将短文中所涉及的内容都综合了起来,并且形成了简单的思维导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说一下自己的想法,选择关键词的想法,对于“Do you like pears?”一课重点的认识等。这样主要是为了夯实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整体理解。在课堂时间宽裕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以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为基础,带领学生进行内容扩展。以“fruit”为中心的思维导图为例,学生在“fruit”基础上延伸出了许多水果名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这些水果名次的基础之上再进行扩展,如“fruit—apple—sweet”“fruit—lemon—sour”等,不断进行延伸。
        3 基于语段框架的思维导图
        语段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难度最大,也是学生急需掌握的重点之一,而在此的思维导图分析上,教师需要能够扮演更多的角色。鉴于小学生的年龄还相对较小,所以教师所需要承担的任务也更多,教师要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情节几个要素筛选出来,为学生先构建一个基本的蓝图,不仅自己讲解知识体系的时候更为流畅,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设计上也更为鲜明,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节奏中,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除此以外,基础内容的讲解也是整个教学知识体系的核心,不仅仅是每一篇文章需要教师做好以 5W1H 为标准的分析,还需要分段落为学生设计专门的思维导图。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到每一个段落的重点,并且在重点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使得学生既能够掌握某一篇阅读材料的核心,还能够提升思维导图的创作能力,并延伸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上。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总语段的概括,将分支部分补充完整。例如,文章中出现三位主人公,就需要在who 的后面写出他们的名字,然后使用简笔画进行替代,学生做好标识后再进行阅读,会更清晰阅读思路,也能理清事件真相。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思维导图在我国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思维导图也确实能够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助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起思维导图教学,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适应思维导图的制作,并在脑海中构建起巨大的综合性思维导图,简化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同时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看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当然,事物的两面性也警醒着教师,教师在教学当中也应注意避免思维导图的弊端性,秉承构建思维导图的原则来进行小学英语教学,从而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娟.浅析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9):62.
        [2]管爱萍.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18):12.
        [3]王丽君.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运用[J].校园英语,2020(26):16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