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新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勘察设计是公路建设的灵魂,是从技术上和经济上对公路建设进行全面细化,具体指导工程建设的蓝图。勘察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打造品质工程的成败。纵观以往的工程建设项目,很多在施工或运营期间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均是因勘察设计深度不足、方案不合理而引起的。勘察设计作为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控制的源头和品质工程打造的关键,越来越引起工程建设者们的重视。
关键词:山区;公路桥梁;勘察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山区公路桥梁施工需要面临复杂地形、地势条件,所以对勘察设计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基于此,本文对山区公路桥梁勘察设计要求展开了分析,然后从施工条件勘察、桥位勘察设计、结构勘察设计等方面对勘察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1 公路勘察设计的新理念及其含义、特点
公路勘察设计的新理念指的是对以往公路勘察设计经验进行不断总结,从而促使公路勘察设计理念的更新,这样来推动公路项目建设质量不断提升,确保公路交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公路路线勘察设计中,国家设计规范是设计工作的基础指南,在全面理解公路线路设计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将国内外最新的设计理念、技术等融入到公路路线设计中,以公路设计水平的提升促使公路项目建设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实现公路行车的安全、经济、舒适等方面的指标水平不断提升。例如,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公路设计追求和谐公路、美丽公路等理念,这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是一致的,在对公路设计与规范能够有效满足的基础上,将对山区巩固勘察设计起到很强的技术指导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双重影响促使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不断产生之下产生的,所以将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2 山区公路桥梁勘察设计要点
2.1 工程建设条件勘测
公路通常为线性分布,属于带状建筑。而山区地形复杂,修筑公路时容易遭遇沟渠、峡谷等特殊地势,给工程建设施工带来了较大难度,所以需加强施工条件勘察。在勘察工作中,需要完成地形地势图绘制,对可以施工的路线进行模拟分析,并通过比较从中筛选出最佳的路线。根据路线分布,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建设桥梁。如果地形起伏明显,沿途需要对河流等区域进行规避,意味着桥梁建设比例较大,还要在对应区域考虑填方路基建设要求,保证工程建设规模和总体投资数量不超过原有计划。对工程建设各个环节进行了解,如泥砂用量、材料来源等,能够根据勘察成果提出科学设计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成本节约,同时避免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工程建设还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符合地势要求,增强桥梁美观度,使工程能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且能够为后期维护提供便利。在实际勘察设计期间,需要完成工程建设方案的详细论证,使屏障效应得到尽可能消减。作为复杂工作,山区公路桥梁勘察需要加强现代外业操纵技术的运用,如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以便完成山区环境的综合评估,提出合理且可行的设计方案。
2.2 运用RS与GPS技术
在一些山区的地质条件勘察工作中,由于整体的勘查成本相对较高,并且会受到山区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直接造成了整个勘察工作质量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对此,相关工作单位,通过使用先进的RS技术和GPS技术来加以保障,通过先进的定位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地质勘查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勘察工作的精确度,为山区高速公路工程的边坡设计工作提供出良好的参考依据。
针对RS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所得到的图像清晰度较高,并且覆盖的面积相对较大,可以对整个山区勘察区段的整体地形分布状况加以充分的展现,同时在地质图像信息基础之上,相关工作人员有效运用相对应的阅读软件,对图像当中的重点信息进行有效的提取和处理,提高地质勘测工作的精确度,防止一些不良地质条件对整个勘测数据产生不良的影响。
2.3 分阶段系统勘察
(1)公路桥位勘察设计
根据山区公路测绘地形图,需要按照定线完成桥梁平面图和纵面图的绘制,实现桥位合理勘测。山区地形特殊,在勘察设计阶段应更多考虑桥型安全性、实用性等问题,保证桥型稳固、持久,能够达到要求的刚度和强度,从而使结构在遭遇地震等灾害后能够维持使用。根据图纸完对桥梁整个沿线进行现场勘察,完成所处位置纵、横断面的地面线测量,能够进一步掌握地形变化,对桥梁位置地质、地貌等条件深入分析,实现桥墩位置的恰当选择,保证桥梁跨径、净空界限等得到合理设置。根据路线纵断与平面设计方案,需要全面开展调查工作,掌握相关资料,完成桥位初步布置设计。
(2)桥梁上、下部勘察设计
在上部结构中,包含主梁、桥面系、防撞护栏、搭板等,需要根据施工难易程度进行设计。主梁采用钢筋混凝土,需要保证单孔跨径不超过10m。超出这一范围,需要采用预应力结构。如果长度不超过100m,跨径超出20m,可以采用简支空心板结构。下部结构主要包含桥墩和桥台,考虑对上部结构压力进行承载,通常采用框架式结构,设计有盖梁的柱式墩。在桥梁斜交角不超过30°的条件下,需要采用双柱式桥墩,否则可以采用三柱式。在横向坡度较大的区域,需要采用桩柱式结构,减少开挖面积,并加强桥台填土高度控制,以免工程整体受到影响。
(3)桥梁附属结构勘察设计
在桥梁附属结构设计上,需要结构抗震、承载力等方面的要求选择适合的结构。在山区公路桥梁设计过程中,连续和简支多采用T型梁和预制空心板,尽管能够使施工难度得到降低,但却导致结构抗震性受到了影响。采用混凝土材料进行桥梁施工,将导致材料因温度变化出现收缩问题,造成结构伸缩量受到影响。因此在勘察设计阶段,应对伸缩缝进行合理设计,需要结合实际长度完成综合性计算。如果为曲线桥梁,需要根据内外侧梁长进行伸缩缝设置,因此需要通过勘察掌握桥梁纵、横变形情况,并与矢量结合起来。在预制体系中,需要考虑行车平稳性问题,确定伸缩缝对桥梁平直度的影响。针对跨径不超过16m的桥梁,通常只设置一个伸缩缝,以免影响通行稳定。桥梁架设将受地貌等因素影响,通常采取曲线型,因此支座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扭矩带来的支座反力差和变形造成的方向变位差异。
2.4 提升设计效果
在公路线形设计中,为了提升设计效果,就需要从公路线形以及地形的和谐性控制上入手,根据公路项目周边地势地貌的特点,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设计公路线形,努力促使公路线形设计和地势地貌地形等实践高度融合,从而促使路路线的实用性、安全性等指标得到提升。比如,在公路线形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公路线形的平衡性和连续性,还要确保线形走向与地形、地貌、地势等相互配合,最大化地保证公路线路在山区的自然地势地貌,对公路线路沿线的自然环境要做好保护工作,对公路路线不要过于强调拉直。对公路路线设计要实现自然化的过度,促使路线的线形流畅,给行车司机打造一个良好的视觉景象,促使公路工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得到提升。
3 结语
在山区建设公路桥梁,能够起到带动山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但能否顺利完成工程建设工作,取决于前期勘察设计工作开展情况。在实践工作中,人员需要明确工程勘察设计要求,加强山区施工条件的勘察分析,合理进行桥位测设,并做好桥梁上、下部及附属结构勘察设计,继而使工程后期施工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波.山区公路勘察设计与环境保护[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6):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