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
湖北益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的施工技术手段升级有利于我国现阶段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改良升级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相关工作者应当明确施工技术的主要目的,以便能有效地解决相关施工技术的漏洞,对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化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效益和技术改革的进行。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问题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准备工作不到位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一部分施工企业还在使用传统的施工管理措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比较落后,没有形成明确的施工管理目标和管理制度,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工作,导致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之前需要相应地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提升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避免在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
1.2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我国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变更,影响施工进度。还有一部分施工阶段施工速度非常快,但是没有严格把控施工过程,同样会造成施工质量问题。施工道路路基和沟槽填土沉降、混凝土施工构件开裂、道路混凝土冻裂等,这些都属于道路施工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
1.3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施工企业需要及时改变管理观念,结合我国道路施工质量的现存问题,创新管理观念,重视道路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结合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施工管理还需要落实到工作实处,因此需要施工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创新管理观念,制定预解决方案,防患于未然;在施工全过程中贯彻落实施工管理观念,提升施工人员的道路施工责任感,把施工管理观念落实到施工细节处。
1.4工作人员素质不足
施工人员是市政道路工程的主要劳动力,但是目前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受到统一专业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生产指导,导致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容易因人为事故受到影响。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完善措施
2.1路基施工
2.1.1施工前的准备
市政工程路基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控制测量,包括高程测控测量以及平面测控测量;路基放样在施工前准备环节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部分主要是结合路基设计横断面的主要特点,在路基边缘、路堤坡脚等位置标定,以这个标定的路基轮廓为施工提供依据;最后,进行场地清理,保障施工场地平整、简洁。
2.1.2路基的挖方与填方
开挖前需要根据周边地形及既有建构筑物合理规划开挖范围。计划好临时截水沟、排水沟的设置,必须保证开挖路段边坡及坡顶的稳定。土方开挖要严格按照图纸以及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不能随意挖土,也不能超挖,在挖方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土层性质发生了变化,那么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同时上报监理部门获批。在填筑之前,要进行表层清理,并对基底进行平整压实。填筑时选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填料,控制好填料的各项技术指标。施工时应首先选择一段路基作为试验段来进行工艺性试验,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确定施工机械组合方式、卸料密度、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等等。
2.1.3路基的平整和压实
路基填筑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严禁不分层次,一次堆填。路基碾压按照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振动的步骤进行。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压实参数控制压实速度和压实遍数,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路基碾压要做到无死角,无漏压。
2.2基层施工
2.2.1备料、拌制
按照施工的要求,首先应该检查各种材料的相关属性,检查合格后,将材料拉入施工场内,然后分类放置在搅拌场当中,设置相关的标识牌。混合料制作时,应该按照标准配比来进行。混合料正式进行搅拌之前,应该先拿小部分样品来试样,保证混合料中的各种成分和组成都满足要求。明确混合料的实际需水量,然后在搅拌时,做好加水量的调整。
2.2.2运输、摊铺和整形
混合料运输时,需要使用专用的自卸汽车,在卸载混合料时,应该从路段远处开始,逐渐向着近处进行,如果运输的路程比较远,温度比较高,那么应该将混合料盖上,避免水分过度流失。摊铺过程,应充分的铺匀混合料,确保其厚度满足要求,然后根据路线的规定要求,进行整形。平整的过程可能发生离析和粗细集料成窝的现象,从而造成板结粘结效果不好,强度差,在后期对沥青面层引发不良影响。最好专门安排人员对粗、细集料成窝的部位进行铲除,替换均匀的混合料。在整平过程中,应始终保证混合料厚度,严禁出现薄层贴补的情况。
2.2.3碾压
完成整形之后,接下来就需要进行碾压操作,碾压时,应该使用12t以上的压路机与轻型压路机,然后对整个路段进行碾压。碾压应由低向高进行,直线段和不设超高段由两侧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段从超高段内侧向外侧碾压。
2.3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
2.3.1拌制、运输
首先进行试拌,然后对拌好的样品进行测量检验,然后再将试验值和室内试验结果对比,准确评估沥青用量,如果存在问题,可以进行调整。拌制的沥青混合料应无粗细料分离等不均匀现象,无花白、无结团成块、均匀一致。石油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有比较严的要求,需要保证其温度在135℃~170℃之间,根据选用沥青标号的不同,按规范严格控制相关的温度要求。沥青混合料运输时,应该选择自卸卡车,在装载沥青混合料时,应该在运输车的周壁、底板涂隔离剂防止沥青粘黏,通常采用涂抹油水的方式,油水的比例为柴油:水=1:3,另外在运输过程中,还应该在运输车上覆盖毡布以有效控制温度损失,还可以防雨、防污染。
2.3.2施工前的准备
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下承层的杂物进行清理并进行仔细地检查,将各种病害提前进行处理。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都能稳定正常运行,合理组织安排运料车辆。
测量放样:针对不同的路面,采取不同的测量放样方式。如果完成砌筑路缘石,可以明确高程,如果是在交叉路口等一些比较特殊的位置,可以设置指示桩,来标注标高程。
2.3.3粘层、透层
道路正式进行沥青混凝土下封层铺筑前,应该先洒布透层沥青,透层油宜采用高渗透性透层油,用量一般为1.0~2.0kg/m2。然后在洒布粘层沥青,粘层油宜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用量一般在0.5~0.7kg/m2之间。沥青的各层之间,还应洒布粘层沥青,粘层沥青应保证布满整个路面,喷洒均匀。喷洒时还要对路面的湿度进行检查,避免路面因为潮湿影响喷洒效果。完成喷洒操作,需要设置标识牌,不允许无关人员和车辆通过。
2.3.4摊铺
摊铺施工时,采用双侧平衡梁和划靴控制摊铺厚度和平整度,同时需要放置样桩,进而有效对面层的高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在进行摊铺时,需要根据混合料种类按照规范严格控制摊铺温度,不符合温度要求、结成团块、离析或遭雨淋的混合料不得用于摊铺。摊铺机后方以及接缝、及边角位置应指派专人检查,修补,确保各个部位的混合料均匀、平整,消除质量问题。
2.3.5碾压
碾压作业时,需要采用合理的碾压设备组合方式,按照初压、复压、终压的步骤进行。控制好压路机的速度,还要保证在适宜的压实温度内进行碾压作业。碾压时可能会出现粘轮的问题,这时候可以在压路机的轮子上喷洒少量水。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转向、调头、停留。当天碾压成型的路面严禁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整个路面完成碾压以后,通常在面层温度下降到大气温度以下后,就可以开放交通,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完成施工后的次日开放道路。需要提早开放交通的,可采用洒水冷却的方式降低混合料温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整体都是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为了进行更为快速和高效的城市发展,就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施工问题的解决,针对于施工企业的相关技术情况进行有效的部署工作,使得市政道路的质量和长期稳定运行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万泽.道路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9(3):202~203.
[2]周伟.关于市政道路施工的若干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2):249.
[3]邵韶.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1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