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6期   作者:   苏瑞苓
[导读] 在我国的市政交通网络体系中,道路是当下交通运行的主要承担者。
        苏瑞苓
        天津万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1700
        摘要:在我国的市政交通网络体系中,道路是当下交通运行的主要承担者。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交通需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现下的交通道路工程必须有极高的安全保障和便利性。如何完善考虑道路施工的方法和质量管理,是当下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道路工程中施工和质量问题频繁出现,为当下交通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质量
        1导言
        道路质量问题是人们的重点关注对象,但我国的道路建设仍然有着很大一段路程要赶。施工水平间接决定着整体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只有不断提高建设质量控制水平,减少裂缝、下沉等道路质量安全事故,才能使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更加安全稳定地发展。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
        经过多年的施工实践经验,工程师们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创新施工方法,给道路施工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2.1道路工程填筑施工方法
        道路施工有其特殊的施工特点,必须根据其要点选择更加合适的方案。为增强施工效率,可以合理结合现代机器进行施工,高效提升施工质量。在道路填筑压实工程中,大多使用挖土机和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作业。在道路施工时,容易发生坍塌的风险,给道路的施工带来质量隐患。前期的工作准备必须着重把握,对施工方案应进行再三审查和改进,同时也需仔细核对设计图,避免出现错误。施工过程中的规则制定和验收标准都必须严苛实行。在工程进行测量时,要处理好各个员工之间的交接制度,对施工材料进行有序盘点,设置高效监察制度。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措施。
        2.2道路排水施工方法
        道路施工工程中,排水不便会引起较大的交通堵塞问题。因公路工程在户外,受到天气和地势影响,容易出现积水溢水等问题。因此,道路工程施工应该注重防水排水技术。填筑工程中,对于常见的积水问题有两大解决措施: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地下排水,顾名思义将水导入地下,通过设置暗沟、管道和渗沟,一步一步将道路上的积水导向地下水层。而地面排水则是通过在路基地面上设置水沟和渠沟来将水排放出去。不同的积水程度需要不同的排水效果,地面排水是十分高效的排水方式。将地面与地下排水技术进行结合协调,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排水工作。
        2.3道路施工用料方法
        道路的施工表面需要直接承担重力,如果用料发生问题,会出现路面裂缝等质量问题。因此,保证市政建设的道路安全使用,要求道路面层必须有足够的牢度和硬度。要选用最牢固的材料,根据施工地点的土地情况,分析土质成分,选择合理的材料,规范其使用标准。可以通过掺生石灰粉和水泥等方式进行配比调和,调和过程中要保证足够的搅拌时间,调配出来的材料结构会更加牢固,能更好地承担道路带来的压力,不出现裂缝等问题。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中的问题
        3.1质量管理上的问题
        质量管理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内容,现阶段来说,质量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一定的监督体系。首先,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监督体系,没有完全按照标准制度执行,有些管理方法并没有结合工程的实际环境进行考虑,尤其是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上,在各方面条件的发展下,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质量检验手段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它的质量管理没有一定的实时性,可能会在应用的过程中造成一定的隐患,包括可行性等方面,这是应该注意的。其次,质量管理手段具有一定的落后性,由于道路工程的施工工序是非常繁杂的,它的管理内容涉及的流程非常多样,它的质量管理手段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和完善,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不同环节的质量问题,甚至还会对工程进度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3.2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
        施工现场是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的主要场所,也是施工管理应用的具体位置,现场管理需要根据工程规模、技术复杂程度以及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但是从目前来说,大多数道路工程中都存在现场管理混乱的问题。首先,现场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岗位责任制度落实得并不符合预期,尤其是对于一些专业技能比较差的员工来说,没有一定的责任心,对施工技术没有进行质量检验,导致质量隐患比较严重。其次,为了追赶工期,通常都会在现场进行不同技术的交叉作业,涉及到的材料、技术人员比较复杂,如果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分配工作,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现场问题,造成严重的后果。
        4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质量水平是决定工程能否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要通过采用合理的控制措施,制定工程的最佳质量目标,可从以下几点管理措施着手。
        4.1健全施工技术管理机制
        基础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包括技术选择、材料使用、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以及图纸会审等管理制度。市政建设工作应当以全方位的角度规范施工的进行,由此来提升施工工程的质量,以安全、人力、技术、成本等管理的共同协作,确保道路施工技术能够顺应工程发展的潮流,让施工的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合适的发挥。施工工程中要多使用优秀、技能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和人性化管理,同时对其施工技术进行评定,实行施工责任制。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事故,即刻进行责任精准定位,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4.2加强质量监管,提高道路施工水平
        工程施工应严格按标准进行施工。需专门安排人来监察施工,禁止施工工人在施工成品上随意摆放东西,要按其施工的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增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施工质量完好,工程施工前的计算测量必须精准无误。施工构造要实行具体的结构分类标准,由此保证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同时,施工时要按照相关标准指标进行施工,监管部门应该对施工的进度进行监控和查验,才可以提升施工水平。
        4.3建立现场施工责任制度
        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施工人员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进行合理的分工,同时监管人员必须定期对员工进行考察评定,对责任是否真正落实进行监察。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按时、有质量、高效地完成分内的工作,提升施工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施工效率。制定奖罚分明的制度,签署工作责任书,收入与效率成正比。对于高效完成工作的成员们给予奖励,对导致出现事故的员工给予惩罚,长此以往,能提升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4.4加强人员培训,引进优秀人才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会对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进行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对实际工作内容与重点工作人员的培训等,能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施工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当工程施工人员的能力显著提升后,其在施工过程中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危机应变能力,提升施工效率和效益。虽然我国相关的施工人员充足,但随着我国工程行业的飞快发展,对优秀的施工人才必然有很大的需求。
        5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是一种综合性非常强的工程,它的施工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关人员需要认识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现场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的优化工作,从而促进市政道路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为它的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孟令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99-100.
        [2]黄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6):25+27.
        [3]匡军.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