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秋玉
南宁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市政公用工程也在不断完善。在开展市政公用工程工作过程中,其工程造价是能够影响最终成本投入和未来经济、社会效益的根本。因此,应该积极找出其市政公用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控制。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引言
在市政公用工程领域工程造价以及工程的成本控制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十分关注的重点问题,市政公用工程造价和成本控制的深入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市政公用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展开如下探析。
1工程造价的内涵
从本质上来说,工程造价就是市政公用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所谓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将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总成本支出降低,从而达到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标。目前,基于当今复杂的经济环境,加强成本控制工作力度已成为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发展趋势。通常情况下,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公司会将整个成本控制工作分解为各个部分,同时将控制、管理总成本的目标分布给各个部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做法就可以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与此同时,将各个部门的职责与成本支出紧密相连,各个部门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就会尽可能地将成本控制到最低,从而使得公司所花费的总成本最低,进而使得公司的总成本支出得到控制。
2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工程变更现象频繁发
建设项目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施工所需的时间通常非常的多,并且此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一些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当项目早期开发的时候,在构建过程中有多种因素无法准确预测和考虑各种条件。在建设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项目与实际施工情况存在一些不一致之处。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施工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当项目出现更改时,也会对成本进行管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控制成本将会变得更加的困难。施工现场的实际自然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也很大,因为天气是无法准确预测的,从而增加了施工期间的波动性,因此,有必要改变施工计划。
2.2管理方式落后,缺乏动态管理
对于部分市政公用企业自身来说,其不注重实施管理改革工作,忽略了应用动态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而盲目将管理工作定位于“定额管理模式”,以工时定额以及产量定额为基础,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未对市场中必然存在的波动因素进行考虑,导致报价偏高情况时常产生,严重影响企业的决策,易引起市政公用企业的经济损失;从市政公用企业管理人员方面来看,其普遍缺乏对动态管理模式进行应用的意识,思想观念不能够随市场变化进行改善,同时管理意识较为传统,并且不能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和接受培训,导致部分市政公用企业在开展造价控制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造价控制,导致招投标工作、设计工作、施工工作以及最终的决算工作均不具有有效的造价控制效果。
3市政公用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
3.1择优而用,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
施工设计方案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占据着决定性作用,强化施工方案的审查,不仅能在多种设计方案中择优而用,而且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源头降低造价成本。其不仅体现在对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用、施工技术与工艺、设备等的甄别,而且体现在对设计方案的交流与探讨,以市政公用工程质量为基本前提,集思广益,从各方面择优。从根本上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降低造价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最大化。
3.2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提高
由于工程造价和施工成本管理过程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性,因此在推进工程造价和施工成本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进行提高,要保证管理人员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能够针对市场的动态变化做好提前的预算、资金周转等相关活动。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到市政公用工程造价和成本管理的实际效果是应对市场变化不稳定因素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的能力的关键因素。
3.3打造科学有效的造价管理体系
在实施建设项目的早期阶段,项目的成本管理决定完全参与整个项目的建设监督,制定科学的成本管理监督计划,并且项目成本使建设进度合理化,成本预测分析计划需要进行微调,以便可以对其进行详细反映,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应注意成本的控制。鼓励成本管理人员积极参与科学设计,根据项目特点运用有效的方法,从设计角度充分运用项目成本概念。在施工阶段,有必要建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即安全比一切都重要,以加强成本控制和确保市政公用商的安全。
3.4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第一,应该明确把握在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相应因素,对其内容进行有效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二,应该实现实时测算,明确最终的测算结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施工合同、材料等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了解其施工造价和设计造价内容是否一致,如果发现存在不一致的内容,那么就需要及时进行核对、调整,调整后,再进行接下来的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后续投入成本的合理性。第三,应该将市政公用工程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在这主要是施工人员、材料和设备等方面的费用。对于其设备的成本控制就应该根据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情况来进行选择,在保证满足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需求上,减少成本投入。而对于材料而言,应该正确选择采购点,并且遵循就近原则,这样就能够减少运输上的浪费,更好的控制成本。
3.5加大造价管理力度,落实全过程监管工作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期间,要到施工现场进行查看,准确掌握施工建设运用的施工材料需求,从而能够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与市场发展趋势相吻合。如果市政公用工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施工决策,多个管理部门之间就要进行协商,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结合市政公用工程实际施工与管理需求,达到全过程高效监管的目的。工程造价管理质量,会受到多种不同因素影响,其中一些影响因素能够通过预防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而一些影响因素则难以对其进行管控。为了能够防止其他因素对工程造价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就要注重开展工程造价管理监管工作。市政公用工程企业在成立造价部门的时候,就要成立相应的监管部门,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状况进行监管。工程造价监管人员,在日常工作期间,要以市场实时变化状况为依据,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实际内容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出更加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案。一旦造价管理人员的实际管理工作状况与预算状况之间存在差异,监管人员就要对差异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深入挖掘造价管理工作与预算状况产生差异的原因,结合实际需求对造价管理工作方案进行及时调整。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的市政公用工程项目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那么相对应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在控制造价过程中,就应该从工程设计环节开始,然后对其市政公用工程的招投标、施工进行有效管理,在完成以上工作后,还应该对最后一步也就是工程结算进行把关,进而来保证市政公用工程造价合理,推动市政公用工程造价更加的有效化、合理化,为城市建设提供相应帮助。
参考文献
[1]宗晓丹,刘晓宁.建筑施工管理阶段的造价成本控制及措施[J].建筑与装饰,2019,15(12).
[2]何雄华.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1):277.
[3]李锦秀.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及合理控制方法探讨[J].居舍,2020,(1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