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6期   作者:郭肖秉
[导读] 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使水利水电工程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使水利水电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郭肖秉
        招远市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5400

        摘要: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使水利水电工程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使水利水电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地基处理施工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质的施工技术保证各种基础工程的稳步推进,可以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效果,但在混凝土施工中会受到基础条件、工程防渗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水利水电工程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地基处理施工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施工影响因素,改进施工方法,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效果,以满足行业稳定发展的需要。
1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特点
        项目单位在实施地基处理技术时,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分析工程地基的施工过程,通过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果,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需求。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由于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大,存在工期长、造价高的特点;其次,在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中,往往会受到自然环境和工程精度的影响。如果地基处理施工质量不当,地基结构会不稳定,地基会坍塌,从而降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应注重风险控制,通过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方案的实施,提高基础施工的整体效果。
2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处理施工的因素
2.1基础的稳定性
        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分析,地基处理施工容易受到地基稳定性的影响。首先,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地基处理施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地质环境。在以往的工程建设中,由于地基不稳定因素的限制,会降低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施工效果。其次,如果基础工程存在稳定性差、防滑不足的问题,会影响整个工程过程的稳定进行,增加基础工程的安全隐患。
2.2渗漏和地下水
        渗漏和地下水是常见的影响因素。如果渗漏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会影响工程地基的处理效果,甚至发生坍塌。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处理施工前,建设单位将根据工程要求提前进行测量。如果施工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操作不当或不规范,会增加地下水渗漏的风险,进而增加基础工程的承载能力,不会提高水利工程基础工程的稳定性。
2.3基础沉降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关键是确保工程适用于任何环境和地区。为了避免特殊环境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和复杂的施工环境中,地基沉降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风险。
基础沉降主要是由复杂的地质条件引起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地基条件,减少地基变化。用公式(1)判断地基沉降等级,即:
c(e)= Hj+TB(1)
        公式中,Hj代表基础沉降检测涉及的工作量,tb代表工作B的正常工作时间..
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效果判定流程图如下

3水利水电行业基本待遇要求
        如果外部自然环境不好(天气、温度、地质条件等。),可能威胁水利水电建设的进度。为了加强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应特别注意水利水电的基本处理要求,以保证施工质量,从而促进水利的发展和进步[2]。简述如下:
(1)水利水电工程开工前,技术人员应进行现场勘察,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和施工中,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应保持风险防范意识,提前计划,及时检查,分析和消除干扰因素。
(3)水利工程基础承载力不足时,结构会因偏心荷载或侧向土压力的影响而失稳,相邻基础会因填土或建筑荷载而上浮。因此,为了防止剪切破坏,应采取措施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4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4.1锚固技术
        由于锚固技术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施工成本低,将其应用于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中,可以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在锚固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将受力杆的一端固定在特定位置,然后将受力杆的另一端与建筑物连接,以保证地基处理施工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混凝土锚固施工方案,以增强水利水电工程的抗震性能,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的不合理现象。此外,锚固技术的使用可以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发展需要[2]。
4.2预应力管桩技术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特点和工程要求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并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具体的规范进行,以提高地基处理施工的效果。预应力管桩技术可以保持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使基础工程的结构强度达到工程标准,为各项施工程序的稳步推进提供技术支持,使施工单位能够按照规范完成预期的施工,充分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3大坝施工技术
        筑坝可以保证水体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水体对周围施工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以增强大坝建筑的稳定性,提高基础工程的防水性能。在基础设施的防水施工中,施工人员应根据大坝的冲刷时间和浸泡时间设置有针对性的防渗墙,以避免大坝渗漏,提高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施工中,施工人员应科学选择混凝土施工材料,避免内部水化,提高材料的放热效果,有效避免温差引起的裂缝,进而保证大坝施工质量[3]。
4.4硅化加固的施工方法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了保证工程基础的稳定,一些施工企业采用硅加固施工方法和网络管理,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效果。由于没有软土地基,水利建设项目的稳定性存在一些缺陷。在这个过程中,粘结材料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应用于软土的连接,以保证软土的力学稳定性,实现动态加固,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浪费。
4.5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优化管理模式
(1)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研发投入,设立大型科技创新奖,为员工创造良好环境。
(2)按照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标准,合理安排资金,增加技术和材料研究比重,使科技研究和技术研发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3)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调整和优化企业管理模式,创造更有利的管理模式。
4.6岩石地基加固
        岩石地基加固是提高工程稳定性、有效防止水电工程面临不确定风险的重要施工技术。岩石地基加固技术可以减少水电工程中的隐患。一般来说,岩石地基加固主要由断裂带和深河道组成。基础沉降不均匀,采用基础滑移加固。因此,可以采用混凝土梁进行处理。
5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重点。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必须提前做好水利水电基础施工准备,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必须高标准,确保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混凝土施工中,施工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根据工程要求合理使用锚固技术、预应力管桩技术和筑坝技术,通过各种技术的整合,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邱峰,陆娇妍.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1).
[2]王刚.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3).
[3]魏超.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特点及技术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