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发表时间:2021/3/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6期   作者:边鹏元
[导读] 人防工程作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建筑法》还是《防空法》中均有明确规定:高层建筑或基础深度超过一定限度的建筑工程,均需建设人防工程。
        边鹏元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摘要:人防工程作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建筑法》还是《防空法》中均有明确规定:高层建筑或基础深度超过一定限度的建筑工程,均需建设人防工程。人防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将会直接关系到人防工程的质量。本文就现代建筑设计中人防工程设计的原则、特点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说明,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建筑设计;人防工程;设计原则
引言
        结合我国制定的《防空法》,在高层建筑和深度达到规定的建筑设计中,必须要配备人防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需要严格履行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落实对人防工程的建设。人防工程是建筑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发挥着居民生命安全防护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人防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建筑自身情况进行分析,保证建筑设计与人防工程等级相匹配,按照设计规范强化人防工程设计的平战转换功能,为战时提供科学的防空避难所。
        1.人防工程结构设计现状
        我国在人防工程设计中处于落后阶段,相比于其他国家,人防工程设置相对较晚,在人防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因此,设计人员在人防工程设计时,需要积极加大与其他国家设计人员的经验交流,结合我国建筑特点以及人防工程的实际需求,进行人防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让其能够满足我国对于人防工程的应用需求,发挥人防工程的实际价值。一般来说,在人防工程设计时,需要让人防工程满足承载力要求,抵御爆炸的冲击,但是在出现爆炸冲击时,测量有着较高难度,这一情况会让建筑设计人员对人防工程结构设计压力增加。如果仅考虑结构的承载力,在设计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滞后性,无法满足人防工程设置的安全性要求,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实现设计理念更新,摒弃以往传统的设计方案,加大对人防工程实际情况的分析,针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与调整,保障整体效果提升[1]。
        2人防工程的设计难点
        2.1施工要求较高
        人防工程作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受到充足的关注,可以明确的是人防工程的施工要求非常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工程规范设计方面,人防工程的规范和建筑工程的规范化内容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为行之有效地保障工程质量,此项工程通常具备独立的章程规范;其次,在筛选监督管理人员的时候,相关考核内容也需要获得相应的改善,诸如连续浇筑混凝土施工、地下建筑作业等等均是人员考核的重中之重;最后,人防工程的许多结构通常都是在一次成型的,这不管是对参与工程的工作人员还是工程的管理人员来讲,均是具备极高要求的,如果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想要修复处理的难度是非常高的[2]。
        2.2混凝土浇筑必须一次成型
        在进行人防结构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不允许预留施工缝,同时也不能和普通的民用建筑般进行分次施工,必须要一次完成,否则会严重影响到人防工程的整体稳定性以及合理性。这也导致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其基本质量难以获得管理控制,很容易引发漏浆、涨模的问题,此类问题对后期装饰装修工程的实行来讲,显然是有弊无利的,甚至会威胁到企业的整体形象,耽误施工进度。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的一次成型证明水化热的散发速度会受到影响,如果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管控处理,将会导致结构缝的出现概率显著提升,人防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在此种情况下降低。


        3人防工程设计主要内容
        设计人员在进行人防地下室设计时,主要考虑主体结构的设计和口部设计:
        3.1主体结构设计
        地下室通常能够分为平时地下室以及战时地下室,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实现二者的平战结合设计,首先,结合抗力级别以及需要建设的人防面积来明确建筑面积,划分相应的结构体系,并设置有防毒区、清洁区以及非防护区等等,将人防工程转化为多个防护单元,所有防护单元共同构成整体系统,相互接触的单元需要设置有防护墙。每个防护单元中按照一定规定设置抗爆隔墙,用以划分抗爆单元,以此来提升人员隐蔽性以及储备物资的生存率。与此同时,在清洁区和染毒区之间,需要采用整体浇筑的方式隔离[3]。
        3.2排风系统设计
        在当前的建筑使用和设计中,冷冻机房和防排烟通道式设计的必要条件,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加大对无用角落的分析,提升了机房面积,通过此类操作能够既满足技术人员的操作要求,又有利于机房内机械设备维修。但是在人防工程设计时,需要尽量降低防毒通道的范围,人防工程在设计和使用中不仅需要符合建筑的安全疏散需求,还需要确保具备二级避难场所的功能,实现每小时至少40次以上的换气。如果设置的防毒通道偏大,而风机型号也随之增大,这一情况不利于人防工程的实际应用需求,一旦发生战争,平时设置的通风管道将不利于战时管道应用需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结合设计方案展开分析,配合战时的排风系统,确保战时排风设备能够稳定运行,而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地下车库的层高展开分析,保障在战争时期依然能够发挥排风系统的作用[4]。
        3.3人防工程等效静载和设计
        在建筑的人防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构件的受力情况,结合人防工程承载力要求对建筑结构受力情况展开科学计算,防止建筑在遭受冲击,使人防工程坍塌而引起的生命安全威胁。在建筑设计中,需结合设计规范展开人防工程结构受力分析,明确设计要求,结合设计规范的内容作为参考,对建筑结构进行层层分析,每个结构的受力情况都需要经过科学计算,坚决不允许出现对任何细节的疏忽,保障人防工程受力情况得到准确计算。另外,在建筑设计时,需要将建筑内部顶层的梁支撑和外墙柱作为完整的体系,结合应力的检验方法,做出规范的人防工程设计方案。如果在出现承载力的复杂状况下,需要针对其单独结构进行计算,明确静荷载的设计要求,确保建筑结构能具备良好的应力表现。
        3.4和平战转换的设计
        建筑人防地下工程的和平战转换设计,主要指的是设计人员在实际的建筑地下室人防工程的结构设计工作中,需要综合考虑和平和战争时期的要求,使得地下室的一些设计既可以满足其日常的使用需要,也可以在战争时期起到保护作用,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二者之间的有效转换。首先,在进行转换构件的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综合分析转换前后的受力变化,在设计图纸中需要标明构件的位置和详细的转换方法;其次,设计人员在设计转换步骤时,需要尽可能的设计较为简单的转换方法,缩短转换的时间,保证在没有专业人员和相关的技术设备的支持下也可以完成[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地下人防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总量不断增大、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对广大人防工程设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相关规划、标准、规范尚不完善,设计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等诸多难题,还需地方政府和有关设计机构协同发力,提高重视程度,充实人防工程设计的规划、标准依据;加强设计质量控制,强化人才培训力度,为优化人防工程结构设计提供动力。多措并举,从而有效促进人防工程健康、合理、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建莉,奚贤慧.浅谈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J].中国住宅设施,2020(11):27-28.
[2]陈钱豪.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7):58-59.
[3]卢满昌.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5):61-62.
[4]司玉兰.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24):65-67.
[5]刘建鹏.浅谈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J].江西建材,2019(10):4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