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莹
南宁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各类公用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而当下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机制还不健全,监管人员安全管理知识水平良莠不齐,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应成立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严格明确的规章制度,保证能够安全开展生产活动。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引言
根据市政公用工程自身情况及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要求,准确的把握和分析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和优化,可使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作业开展更具安全性,满足施工资源高效利用要求,避免影响文明施工效果。因此,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需要加大安全文明施工方面的重视程度,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建设,构建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促使文明施工管理效果更加显著,拓宽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及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有利于降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发生率,丰富其在文明施工方面的实践经验。
1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市政公用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要实现经济增长,除了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企业实力以外,还需要强化企业管理,只有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尤其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才能在市政公用市场中脱颖而出,获得市场主动权。其次,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与落实可以降低施工事故的发生概率,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企业的财产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避免因为安全事故而导致停工,给企业和施工人员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市政公用工程实行工程总承包制度,鼓励设计单位申请并取得施工资质,但大部分市政公用工程设计企业在获取施工资质后,没有及时培养企业的专业施工人才队伍,在接到工程项目之后,往往选择将施工业务进行分包。而分包队伍人员构成复杂,存在大量临时性务工人员,前期未受专业的安全施工规范培训,施工安全意识与观念较为薄弱,在作业时存在多处操作违规现象,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埋下诸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市政公用工程整体的施工安全。
2.2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文明施工缺乏监督
部分施工单位项目建设中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且文明施工监督力度有待加大,导致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有所加大,无法满足文明施工要求。具体表现为:(1)当前某些施工单位采用的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满足当前工程建设的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使得其管理工作开展中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导致安全管理问题的发生,使得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目标实现中面临一定的风险;(2)监督力度不足是市政公用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之一,主要在于管理部门在开展检查工作时,只注重表面安全现象分析,对文明施工有所忽略,监督工作实际作用发挥不充分的影响,导致市政公用工程文明施工缺乏保障,会使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预防及处理效果不明显,间接地降低了与之相关的管理工作效率。
2.3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要想从法律规章的层面加强对安全管理的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就要制定相应安全管理法律并严格执行。在此方面我国已出台《安全生产法》,监管单位要深入学习法律知识并合理运用到监管工作中。该法律的出台为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者提供了法律依据,起到了良好的规制和监督作用。
然而工程的流程较为复杂,涉及众多环节,在安全事故的处理上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作为参考标准,由此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对于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安全事故不能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罚。此外,就工作能力突出、表现优秀的员工要进行奖励,合理的奖励机制能够大大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员工深入学习施工安全知识的动力,树立安全施工的意识和观念,将安全施工从理念落实到实处。所以对员工合理嘉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3加强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3.1坚持目标管理
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标。没有明确目标的安全管理是一种盲目行为,盲目的安全管理往往劳民伤财,危险因素依然存在。
3.2增强监管力度,确保工地安全
在市政公用项目的施工活动之中,想要更好地确保工地安全,还需要增强监管力度、加大检查力度。例如,可以引入第三方的监管单位,对市政公用项目施工行为予以管控,以此来当作施工单位自身管理人员的补充。同时,在察觉到安全隐患,或者是质量缺陷之后,管理人员需要马上予以指出,并要求相关的工人做出整改。作为施工企业来说,还应该定时地对管理人员实行考评,对于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人员做出惩处,这样才可以激起管理人员的监管主动性。
3.3重视安全管理,强化文明施工意识
施工单位及人员在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市政公用工程安全施工要求,给予其管理工作开展足够的重视,实施切实有效的工作计划,降低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避免影响市政公用工程结构应用中的安全性能。同时,施工前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做好宣传和指导工作,制定和实施与之相关的奖惩机制,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文明意识,并通过对招聘流程合理设置方面的思考,增强安全文明施工效果,为相应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及水平提升等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事业发展中带来更多的促进作用,避免人员因素对其安全管理效果、建设质量等造成较大影响。除此之外,随着安全教育培训力度的加大及文明施工意识的不断强化等,可使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操作更加规范,为其管理效果增强方面提供更多保障,全面提升现代城市的发展潜力。
3.4技术人员及时提供技术支持
在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中,技术问题是重中之重,处理好该类问题的关键是专业人员需具备强大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良好的专业技能。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务必要全程在场,密切关注施工动态,不漏掉每一个细节。项目施工一旦出现问题,就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攻克,确保项目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对于项目中容易出现危险状况的环节,技术人员要提前做出提醒,就出现频率较高问题提前拿出预防化解方案,以免在出现问题时被打个措手不及,同时要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注意施工安全,杜绝违规操作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公用项目施工建设需要重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通过对不同对策配合使用方面的思考,可实现对市政公用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存在问题的科学处理,避免其影响范围扩大,并使相应的施工计划能够在规定期限内顺利完成。因此,未来在提升市政公用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增强其管理效果的过程中,需要总结相应的存在问题,积极探索适用性良好的对策予以处理,确保市政公用工程安全施工状况良好性,逐渐实现其文明施工目标,充分发挥管理工作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方面的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策略分析[J].智能城市,2020,6(8):116-117.
[2]戴伟,张晓湘.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8):91-92.
[3]张永生.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01-302,305.
[4]李建兵.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1):30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