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热电厂安全管理的问题及优化途径

发表时间:2021/3/1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1期   作者:苗硕
[导读] 新时期电力需求随着经济总量的提升而提高,这对于电厂的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
        苗硕
        大唐华北电力运营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要:新时期电力需求随着经济总量的提升而提高,这对于电厂的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厂需要保障供电的安全稳定。因此,作为实际业务从事者,必须要提升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度,从而满足生活、工作的电力稳定。在当前的电厂运行中需要保障安全体系的建设,并结合应急措施来实现有效管理。必须要对此予以重视,重视电厂的安全管理,特别是应对应急问题。如果出现了事故要有应对方案,努力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使得业务管理足够规范,在制度管理下满足电厂安全运行的需求。
        关键词:热电厂;安全;管理;问题;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   TM62     文献标识码:A
        1电厂安全运行及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众多安全事故发生是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从理论角度来研究,所有事故都存在可以规避的可能性,也都是可以防范的。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制造业,只要采取合理预警措施和管理体制,就可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特别是在电厂业务中需要重视整体的安全管理,避免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引发的严重事故。所以就必须要采取十分健全的事故处理管理系统,落实各类问题的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事故预警机制的构建和发生后响应,必须足够正确而迅速。如果在事故发生前后都能够迅速地反应,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很多事故在发生前都是有技术性先兆的,如果对这些要素做出合理研究,进而给出相应解决策略,那么将起到极大辅助作用的,即使无法完全避免事故也可以将损害降低,使得企业安全运行得到真正的保障。在电厂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建立起相关的事故预警机制和控制管理制度,实现高效应急管理。
2 电厂安全运行体系内容
        安全事故发生之后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各类意外,大部分超过人们预期,无法实现人为控制。电厂的安全事故不仅会对企业本身造成危害,也会对社会带来很多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危险,所以必须要建立其有效的机制来做合理保障。事故应急管理措施和安全事故是相伴而生,只要是有业务运转就会有发生事故的实际概率,所以就必须要建立起相关管理制度来处理各类问题。在电厂运转和管理中,必须要探讨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具体的原因,结合运行规律来建设起相关应急管理体系规范制度。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因为对各地区电力系统,如果发生事故就是大规模的,会带来很多问题,所以采取多么细致的应急管理方案都是不过分的。在实际体系中包含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处置。事前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在实际业务推进所做出的各类措施,大部分都是自主采取有效管理和实际控制,目的就是规避各类的问题,降低整体事故发生的概率。事中管理是在事故发生中所采取的控制,目的是降低事故制约和实际影响的范围属性,尽量降低损失,努力避免事故的蔓延。事后处置主要是结合事故发生原因、对整体做出研究和分解评价,进而给接下来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转打基础,规避再次发生概率,掌握和了解应对策略。
3热电厂安全管理
3.1发电机过热应对措施
        电气运行中,应加强发电机各运行参数的监视,防止发电机过负荷运行,定子电压、定子电流过大,应及时进行调整定子线圈层间温度差、槽出水温度差、定子绕组温度、铁心温度、转子绕组温度等参数值,若温度超限时应立即将发电机解列停机;内部短路,绕组损坏,应立即停机处理试验合格后才投入运行;若风道被积尘堵塞,需要清除风道积尘、油垢、冷却器。在故障未消除前,应降低发电机负荷,以降低发电机温度。


3.2直流系统接地应对措施
        一是根据运行方式、操作情况、气候影响进行判断可能接地的处所,采取拉路寻找、分段处理的方法,以先信号和照明部分后操作部分,先室外部分后室内部的原则。二是在切断各专用直流回路时,切断时间不得超过 3 s,不论回路接地与否均应合上。当发现某一专用直流回路有接地时,应及时找出接地点,尽快消除。三是查找直流接地的注意事项:查找接地点禁止使用灯泡寻找的方法;用仪表进行测量工作时,必须使用高内阻电压表;当直流发生接地时,禁止在二次回路上工作;处理时不得造成直流短路和另一点接地;查找和处理必须由两人同时进行;拉路前应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直流失电可能引起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误动。
3.3加强电气设备定期检查维护
        电厂中电气设备检修质量直接影响电厂的带负荷能力。在电厂电气运行中应加强电气设备的就地的巡检和盘上参数监视,发现设备缺陷隐患应及时联系检修处理,消除设备的缺陷隐患。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备用设备切换,发现缺陷及时处理,保证备用设备正常备用。此外,对电气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维护,保证设备能持续正常运行,减少设备老化和损坏。在机组大小修应对电厂全部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运行中不能处理好的缺陷,进行根治处理,对有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对于经常发生的设备顽疾,相关技术人员要进行全面分析给出技术方案,妥善处理好。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应强对整个电厂的分析管理,优化电气设备的运行方式,保证电气设备健康稳定运行,以避免发生威胁设备损坏,人身伤害事故[5]。
3.4加强运行人员的安全培训
        电厂单位应对运行人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电气安全事故往往造成重大人身伤害甚至死亡,重要设备损坏,后果严重。组织运行人员学习电力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避免发生同类型事故,加强运行人员安全意识培养,坚持安全红线不能突破,减少和避免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
3.5 打造完整管理体系
        在企业安全运行中,除了建立预警机制之外,还必须要有完整体系与意识。健全和完善管理系统是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特别是在电厂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大的技术意义和管理价值。健全管理系统可以使得各类技术得到真正的落实,责任得到实际分解,工作环节可以有效分配,规避因人员和技术层面问题所带来实际的影响,也可以让各个部门相互之间组织起来工作、各司其职和睦相处。不过为了落实好这些体系,必须让管理体系能够在符合国家政策规范基础上,和企业实际业务结合起来,严格按着范围来设计,否则相互之间不适配不仅不会起到正向积极的帮助作用,反倒还会影响业务的发展。所以对这方面必须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提升体系完整度和价值属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体系运转高效可靠。此外对整个设施体系也要做出相关设计,将各类设备纳入到体系中,比如做定期检修等。在整个电厂的安全运行中,需要严格按照各项政策规范实际要求来具体落实,对于业务的严密度、细致度、确信度要有足够的保障和技术要求,要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否则将会带来巨大的隐患。
结束语
        整体来看对我国各地区电厂运转中,无论是在机械设计还是在业务落实,以及在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中,都必须要提升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度,提升整体上管理合规性,提高重视度,这不仅关乎企业发展也关乎社会稳定和人员安全,因此,必须要在做好各类资源适配的同时,提升人员素质和责任认知,在技术保障前提下,处理安全问题,解决各类隐患规避事故发生,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社会需求,给国计民生稳步提高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宏.热电厂高效生产管理的两个关键因素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19):64-68.
[2]林秀峰.试析热电厂安全管理的问题及优化途径[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172.
[3]曹航,李刚.热电厂安全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研究[J].科技风,2017(21):170.
[4]徐超.热电厂施工风险及其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16(32):346.
[5]刘娜娜.热电厂安全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研究[J].化工管理,2016(20):3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