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旭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唐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 保定 072350
摘要:在充分考虑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方法。配网运维综合管理计划不断探索最适合当地实际的管理方法,可以解决结构性短缺,技能水平低,薪资待遇低的问题。同时,参与配网运营和维护的综合管理系统的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管理系统的学习和认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个人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管理配电网络的运行和维护做出适当的贡献。
关键词:电力配网运维管理;现状;建议
1配电网线路的特点及故障危害
1.1特点
1.1.1线路长节点多
由于变电站的危险性比较大,一般情况下会将其建设在偏远地区,该地区会与居民区相距较远,用户要想获得电能需要通过配电网线路和电网进行相互连接,电网上的电能不能直接被用户使用,中途需要经过变电站进行电流和电压交换,所以就会使得配电网线路的线路比较长,且分布较为分散,节点比较多。
1.1.2施工难度大
由于配电网线路中包含乡村供电线路,乡村自然环境比较复杂,其中有河流、树龄和山钩等地方,所以会因为地理环境造成施工难度比较大。而且供电线路规划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或者是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就会使得线路设计不合理,存在很多交叉现象,所以当出现用电高峰期时,就会增大低压返供电现象。
在对配电网线路施工之前,会结合各方面因素制定出施工方案,每个工作之间紧密衔接。然而在施工过程中,某些施工人员会因为工作枯燥、累等原因没有积极工作,从而造成工期延误或者怠工现象,而且在偏远地区不方便对工人进行集中管理,所以更容易造成一些事故发生,就会影响到施工的进程。所以对于配电网线路来讲,其施工难度将会非常大。
1.1.3电能损耗比较少
配电网线路存在电能损耗比较小的特点。因为其属于高压输电,有研究表明当输电功率相同时,电压和电流成反比关系,当电压越高时,其电流就会越小,电流经过导线时所产生的热损耗就会越小,所以能够降低电能损耗,当电能损耗减少时,就会提高输电效率,对电力企业来讲还有助于降低成本。
1.2配电线路故障的危害
由于配电线路主要起到传输作用,当其发生故障之后,就会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处于危险状态,因为其无法将电能传输到用户,于是就会造成配电网线短路或者过流现象,这是配网线路最为常见的两种危害,并且这两种危害也是最为严重的。过流现象就是电流比较大,比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还要大,于是就会使得配网线路中的电线绝缘外皮出现损坏和老化的危害,并且会加速危害的发展,所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使得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的瘫痪。短路现象就是因为电流过大造成的,该电流会流到非故障元件中时,会造成发热现象,也会引起电动力作用,于是就会损坏设备,从而影响到用户用电的稳定性。当配网线路故障比较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系统振荡,从而瓦解整个电力系统。
2配网的运行与维护管理的探讨
2.1配网运维的专业管理模式
该电站专注于0.4kV低压设备的运营,维护和销售。例如,在美国,配电管理首先坚持配电政策的构建,然后研究先进技术以尝试建立配电模型,并承诺使用智能电网来应对数字经济的分布和崛起。新能源。新要求。10kV线路由配网络的运营和维护中心管理。存在一种现象,即操作和维护不到位,并且无法及时解决问题。电源中遇到的问题必须报告给配电和维护中心。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对较长;在旧社会中,中国主要以农业为基础,但科学技术的发展远低于美国。
因此,在讨论配电和维护运营的管理模式时,中国还可以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入手,研究配电设备,加强科学技术力量的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发展并逐步引入智能电网。
2.2差异化的运维策略
学校、商业建筑和其他场所将创建专业的配电场所,只有专业人员才能进入,但是专业人员通常等待问题解决。10kV线路和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着重于状态监测和工作条件的检查,0.4kV低压线路的运行和维护着重于设备的负载管理和电源质量,原则上,必须在网络中部署两组人员来执行10kV和0.4kV配网络。在配网运行维护管理中,必须加强对公共区域的检查,建立超负荷预警系统。红外线温度测量设备用于监视电源设备连接点的温度,以防止温度升高影响操作。结合网络中配电设备的级别和操作环境,可以对操作和维护策略进行不同的配置,以提高操作管理的相关性、及时性,降低故障率。
3配网运维管理的思维方向
无论采用哪种管理方式,都要保证日常运营和客户服务基本满足管理需求。
3.1基于外国建筑单位停滞点的运行和维护模式
根据县的地理区域,办公乡镇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相对固定,并由外包的施工单位负责,而中心则建立了相对固定的车站团队。原则上,扩建和紧急维修是外国协会派遣小组的责任,该小组应由该地区供电办公室和供电站进行管理。供电办公室和外包部门根据行业签署年度框架协议。同时,发电厂每年都要对该地区的外包单位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用作下一年的招标活动,以确保外包单位增加或扣除项目。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供电现场维修、工业扩容和紧急维修等技术改造的管理混乱,而且可以缓解核心人员短缺和安全压力,同时大大提高了供电速度和效率,但这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基本人员中腐败的隐患。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3.2重视配网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
在配网的运营和维护管理中,人才设备的管理至关重要。为了建立专业,科学的配网管理模式,在加强设备管理后,人才管理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具备高质量和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严格遵守管理模型中制定的规则,以进行配网络的运营和维护。并可以在后续过程中提出有效的建议。像某些较老的社区一样,由于专业人员的维护不足,许多用户会亲自出面,并且用户通常缺乏与之匹配的专业知识,并且在维护过程中容易受到人身安全的影响。在中国目前的配网管理中,专业人员的管理不善导致运维过程中对配网管理的忽视,小问题成为大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饲养需求,该饲养系统往往是10kV配电,维护管理将更加困难。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电网的供应和分配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上对配网的研究理论也层出不穷。
3.3思考方向
无论采用何种管理模式,日常运营和客户服务工作基本能满足管理需要,但修理技改,计量轮换,产业拓展,抢修等管理工作也直接影响到供电所的日常工作量,问题处理效率和用电服务,这也是供电所想管理但管理效果不佳的主要矛盾。供电局和外包单位按专业签订年度框架协议,而供电中心则每年对区内的外包单位进行评估,这是对下一年度的招标。该模型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工程抢修,措施轮换,行业拓展,应急抢修等管理混乱问题,而且可以缓解基层人员短缺和安全压力。然而,这必然会增加核心工作人员的潜在诚信风险,值得我们关注。
结束语
如今,一些发达国家的配网管理模式趋于稳定。面对中国目前的情况,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来完善中国配网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配网运营和维护的创新模型的研究,提高连续运营能力,指导公司配网的建设和发展,提高运营和维护精益配网的水平,并加速世界的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一流智能配网络。
参考文献
[1]杨云森.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网运行管控[J].通讯世界,2019,26(12):264-265.
[2]李廷城.浅谈配电网的智能运维与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4):17-18.
[3]朱星伟.信息技术背景下提高配电网运维技术水平的方法[J].科学技术创新,2019(33):186-187.
[4]郝雪峰.配电网运维管理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9(22):58+61.
[5]杨光.配电网运维管理及技术改造[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