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1期   作者:岳中江
[导读]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是与日常生产工作密不可分的一项常态工作,
        岳中江
        国网黑龙江绥化市郊农电局有限公司   黑龙江  绥化  152000
        摘要: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是与日常生产工作密不可分的一项常态工作,是加强安全事故防范的重要举措,辨识与管控要贯穿到安全生产工作的始终。要强化“不安全不工作”理念,做到管理要求、各级职责和管理流程清晰,分级把关,落实完善、可靠、有效的安全措施抵消各类安全风险,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方法分析
        1导言
        风险控制,就是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人员、设备以及环境等因素进行评估,以此来相应地消除并控制一些不利情况,从而强化管理质量,是一个系统性、动态化的过程,对于电力安全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不足
        客观而言,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已经构建了较为系统的体系和流程,能够很好地支撑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但是随着社会对电力能源要求的不断提升,使得电力生产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事故,而当前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而言,一方面,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仍然有待提升。在实践工作中,电力企业在处理安全、稳定以及发展之间的关系时,做的并不是非常到位,往往存在着重绩效轻安全管理的情况,一些员工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具体操作存在失误等情况,一些安全事故始终无法得到足够的保证,且在检修过程中,现场安全组织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一些违规的操作等都不同程度地带来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基层性的管理制度并不是非常优化,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大型的电力生产管理给予了较高的关注,但是对于项目的日常管理缺乏系统完善的管控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小事故隐患较大,还可能引发大的隐患。且在管理过程中,缺乏良性的监督管理模式,一些监督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具体落实,跟踪检查的效果不佳,指导帮助环节建设也不到位,特别是在一些事故发生后,对于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不够严谨,处罚过于宽松,致使一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法取得突破,留下了安全隐患。
        3安全风险控制相关技术
        3.1监控技术
        监控技术对于电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安全风险控制技术的使用功能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监控技术是自动化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也就是只有监控技术在自动化系统的运转中提供正确的数据,才可以让自动化系统做出正确的反应,从而为自动化技术的运转提供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电力生产方式中,监控技术必然属于这一技术的发展要点,利用在终端基础上添加相应设备的方式,构建起当前电力生产的基础,这些在终端基础上所加持的设备,给电力生产的监控带来了巨大便利,也就是在当前自动化的要求下,这些终端设备的稳定性等相关性能对监控性能和自动化系统性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3.2新型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安全风险控制技术中重要的一个领域,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安全风险控制系统中现行的通信技术明显不能够满足自动化系统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安全风险控制系统的运转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通信技术对于电力生产系统的信息反馈速度,也就是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当前光纤通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情况下,将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于电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技术的构建中,有着诸多好处,尤其是光纤通信技术在信息传递速度以及成本上的优势,使得通信技术有着更好的发展空间。
        3.3电力生产一体化
        随着电力生产的发展,传统的电力生产安全防控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发展的要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了安全防控带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传递整合的效率越来越高,对于电力生产的安全防护而言,在其中运用关于自动化技术的元素,必然可以在安全防控体系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契机,从而构建出一个全网络、多节点的信息系统。通过对安全风险控制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可知,在安全风险控制系统的构建中,实现网络一体化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使电脑终端拓展到移动终端的领域。
        3.4电力系统集中化
        电力系统的集中化管理是当前电力生产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通过对安全风险控制的工作方式进行分析,可以明显发现在网络化的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对分散的用户信息进行转化,就会让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走入绝境。电力系统集中化主要是构建电力生产系统和安全防控体系的统一关系,在当前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对各个部分分散信息的整合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配网中所获得的信息将可以被更好地整理和评估,给智能化电力系统提供发展环境。
        4实施关键
        4.1保证安全措施的正确、完善和可靠
        不同种类的安全风险需要不同的安全措施来管控,风险控制的最终结果是通过各类安全措施的执行来实现的,安全措施的正确性、完善性和可靠性是控制安全风险的关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即是通过各级人员到位来强化安全措施在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做到正确、完善、可靠,消除或减弱安全风险。
        4.2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要将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有机地融入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避免“为了辨识而辨识”,片面、孤立地开展辨识分级,导致辨识结果与实际脱离等问题。如:有的企业事前逐个车间、岗位按设备、系统查找辨识安全风险点,制定预防措施,建库立册,尽管做了大量的工作,因为没有将静态、动态风险点和措施区别对待,导致在遇到具体工作时,因人员、环境、工作任务和工机具等情况变化,辨识分级结果和控制措施因与现有情况不符而无法使用。动态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必须与实际工作任务有效结合起来,融入到管理流程中,才能满足动态变化要求。
        4.3做好全员培训
        加强全员安全风险教育,强化安全责任意识。管理层和每名员工均应熟练掌握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方法,掌握与本岗位工作相关的安全风险基本情况、防范措施、到位标准和应急措施等。同时要清楚,人员安全技能不足将严重影响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和安全措施的正确执行,分级管控就不能执行到位,因此加强全员安全技能培训不容忽视。
        4.4加大问责力度
        安全风险会因措施缺失发生风险失控,转化成安全隐患。安全措施能否正确执行与人员到位履职情况密不可分,在整改安全隐患和安全措施问题的同时还要深查风险失控的深层次原因,如:工作安排、安全投入、措施方案、监督检查、教育培训等,对失职失查人员进行问责,教育和强化人员履职意识,及时消除管理短板。
        5结语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基本的保障,立足电力生产,针对性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风险控制流程,强化制度建设,推进员工综合素质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并优化监督管理体系,是充分保障电力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在当前电力供应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需要更为系统地做好各方面的风险控制工作,从而让电力生产更为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刘径恒,李洁.探究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9,26(09):254-255.
        [2]吴翊飞.浅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风险控制[J].中国新通信,2019,21(18):147.
        [3]李平芳.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方法的研究思路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2):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