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0期   作者:王亭亭
[导读] 电力线路在城市的发展下,不断扩展范围和电能运输量,
        王亭亭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庆云县供电公  司山东德州  253700
        摘要:电力线路在城市的发展下,不断扩展范围和电能运输量,但是在输配电运输的过程中,产生线损问题,大大提升了能源的消耗,减少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输配电工程和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内容,讲述产生线损的原因和对其管理的现状,最后阐述了线损管理的要点,旨在为相关人士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管理;要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形势下对于电力行业而言,除了要保障供电的持续性和安全性以外,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加强资源损耗管理,提高资源节约利用效率,才能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输配电工程及其用电工程线损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加强管理,才能切实降低能量资源损耗,保障安全持续供电,降低运行成本。加强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要点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内容
        线路损耗是电力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其中,配电网络可以采用能源技术实现对基础问题的调整。不过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线损管理工作无法获得理想效果。实际上,线损管理与电力企业的各个环节均存在紧密关系,无论是生产还是调度分配,或者是后续的传输流程、经营管理等,均需要对线路损耗予以合理控制。此外,电力工程中涉及的现场情况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细化,主要包括统计概率、线损理论基础、线损定额分配、线损管理不当造成线损及经济不当线损等。因此,在线损管理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控制,强化线路损耗管理的有效性。只有如此,才能够提高电路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2. 产生线损的原因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指用户进行电力的传送时,相关元件在运行时,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电能的消耗。线损的原因主要有技术型和用电型两种:①技术型指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中,生产与运输电力时,各个工作元件产生了损耗,主要是因为电网涉及范围广,客户呈分散特点,有的客户还在供电范围之外,对其服务需要延长电线长度,在此情况下就出现损耗。另外,我国电力发展时间长,很多设备和基础设施是很早之前建立的,至今还为人们服务,但是性能降低,已经处于落后和欠维修状态,提升用电安全隐患,减短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大成本输出。即使采取了电网改造,但是受导线横截面面积影响,在扩展供电面积的情况下,会加大输配电线路中的消耗,技术线损情况严重,阻碍客户用电质量。 ②用电线损就是指在电力运行过程中,管理部门工作不合理造成的一种电能损耗。 我国早期非法窃电情况严重,随着我国技术和电力企业的发展,已经阻止了很多这种非法行为,但是随之而来产生了更加高级的电力窃取技术,隐蔽性更强,电力企业很难发现,加上缺少更加健全的法律机制,执法力度降低,犯罪现象屡禁不止。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现状
3.1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随着生产生活用电量的激增,我国电力行业传统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管理制度出现较大的漏洞,并不能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制度方面,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有好几个方面的漏洞,首先在行业管理制度方面存在漏洞,电力行业的主要关注重点在于寻找电力资源,创造更多的电力来供给用户,对于线路耗损问题的制度建设重视程度不足;其次,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制度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仅需要在公司内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也需要在电路管理的下游企业及社区供电等方面建立管理制度,而这些制度的建立需要专业的监察人员介入,这会为公司的经营管理带来较大的压力。


3.2不重视电网架构问题
        电力企业中的线损管理工作,很多工作人员只单一的进行电路管理,忽视了电网构架问题造成的损耗。近几年,我国城市电网建设速度加快,技术水平提升,对应的,城市中电网的老化问题也在不断提升,超出电网建设速度,如低压与中压网架结构都出现老化情况,容易出现事故。加上城市中范围的扩展,很多电力企业供电半径加大,经常出现过载情况,这在人口密集的社区中比较普遍,是管理的主要问题。
3.3设备检修不及时
        各种电力设备是电力发展的基础,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出现设备问题,毫无疑问会造成大量的线路耗损。同时,随着我国电路密度的提高,电路架设范围的扩大,在设备检修方面很难做到及时修复。一方面,电力行业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电路实时检测系统,从而使得维修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电路出现的具体问题,从而减慢维修速度,出现较大地线损危机;另一方面,面对密度、大范围的电力设备检修,目前的技术人员数量还是不足的,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会受到限制。
4.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
4.1重视材料选择
        为了能够实现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损管理的目的,需要电力企业重视电缆材料的选择。建设方在构建配电工程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对导线的合理选择,并将其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标准、规范,选择质量佳、性能好的导线。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并减少电能的损失。如果导线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那么其相对应的寿命也会较长,同时抗腐蚀性良好,进而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发生短路问题。良好的导线可强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效果,减少电能的损耗,增强电力传输的稳定性。
4.2优化的路径布局
        中国其他地区的发展在实际电力需求上存在明显差异,过去的电网设计和布局不合理,当前的模型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要有效发挥电力损耗管理的作用,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就必须调整并计划下一行并适当增加网格点的布局,这意味着公用事业需要不断优化其旧的电源结构,为线损管理奠定基础。另外,应主动监视线路运行的实时电压并定期检查线路的组件,以进一步提高线路布局的整体安全性并减少线路损耗,以避免工作时受伤。另外,应综合分析和考虑线路的结构布局,以确保线路布局的科学依据以减少功率损耗。例如,可以减小电气设备和电源之间的距离,并结合实际的局部条件,可以减小线路的电阻,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
4.3建立线损管理长效监督机制,提高责任意识和水平
        要紧密结合智能电网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情况,在不断探索提高供电水平的基础上,对如何降低线损等积极探索,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的技术和经验,结合实际在电能表改进、先进设备引进、加强设备检修和日常维护保养、远程监督等方面不断探索,制定完善的保障机制,提高操作人员责任意识,从而严格保证制度落实到位,降低安全风险,提高科学化运行水平。
4.4对设备进行及时升级维护
        电力企业运营必须要考虑整个行业发展可持续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现有的电力设备进行及时的升级维护。一方面,要建立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实时监控系统,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及时降低线路受损带来不必要的电力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要分批对老旧的线路进行整改升级,既要科学控制线路长度,又要为未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留下一定的发展空间。
5.结束语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内容较多,需要电力企业加大重视,通过恰当的方式扭转现状。需要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合理选择,进一步完善与线损管理相关的制度,同时对线路的结构、布局进行优化,实现对计量设备的充分运用,并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以实现线损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兆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管理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7):74.
[2]孙振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问题及其管理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8(02):160-161.
[3]狄红武.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控制要点 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